乡村旅游综述

发布 2022-09-17 01:52:28 阅读 1926

摘要:乡村旅游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旅游形式。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

随着乡村旅游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分别对乡村旅游的概念、类型、特点、国内外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研究综述。

关键词:乡村旅游;概念;类型;特点;国内外发展历程及现状。

乡村旅游的产生在欧洲发达国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但大规模的开展还是在本世纪80年代以后。乡村旅游可以说是现代旅游文化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在发达国家的影响下,在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应运而生的。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学者都分别对乡村旅游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且成果丰富。本文对分别对乡村旅游的概念、类型、特点、国内外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研究综述,以期能有利于今后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1 乡村旅游的概念。

我国对乡村旅游的提法有很多,如农业旅游、农庄旅游、观光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家乐等[1]。从这些不同的提法,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学术界对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是众说纷坛的。各国学者都对乡村旅游在不同方面进行了界定,比较典型的有:

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将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买点”。因而乡村旅游应该是发生于乡村地区,建立在乡村世界的特殊面貌,经营规模小,空间开阔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旅游类型。

[2]gilbert和tung(1990)的定义:乡村旅游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3]

国内学者的诠释主要有:

杜丽和向萍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4]

马波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系统的一种旅游类型。[5]

王兵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6]

从以上定义看,乡村旅游的内涵都不全面。由于乡村旅游是一种复杂的、多侧面的旅游活动,因而远不只是在乡村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那么简单。[20]而gilbert和tung的定义与农业旅游的概念相混淆,他把乡村旅游的对象局限于农场、牧场。

由于乡村旅游资源的范围较广,不仅仅限于农业旅游资源。它不仅包括乡野风光的自然资源,还包括乡村建筑、乡村聚落、乡村民俗、乡村文化、乡村饮食、乡村服饰、农业景观和农事活动的等人文资源,即不但包括乡村景观的有形的旅游资源,还包括乡村社会文化的概念无形的旅游资源。因此,杜丽和向萍的定义只是指出了乡村旅游资源的有形的一面,未包含无形的一面;而马波和王兵的定义则没有将乡村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含进去。

[1]然而,尽管学者们对于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不同,但基本上都认同乡村性是吸引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的基础,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标志。[2]因而对于乡村性的理解就变得尤为重要了,bernard lane对乡村性的概念进行了描述,即它是与较低的人口密度、居住地分散和开阔的空间相联系的。另外,乡村性概念还包括以农业、林业和自然占地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建筑物占地面积较小;社会结构和文化趋向于传统等。

[7]此外,在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理解中还应注意到它与农业旅游和观光农业的区别。农业旅游指的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式,由于它是发生在农村,所以是乡村旅游的一部分。[1]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乡村旅游的定义至少应包括以下4点:

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空间环境的一种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是都市居民。

乡村旅游的旅游吸引物包括乡村的自然和人文等有形、无形景观。

乡村旅游活动形式多样,并不仅限于农业观光,而是一种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

2 乡村旅游的类型。

2.1 按资源类型来划分。

田园风光型:主要以乡村自然风光、农业活动、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主要存在于富有特色的种植业、渔业、牧业、果业和副业中,具体表现在甘蔗林、香蕉园、苹果园、花卉园、瓜果园、基塘地、油菜花、刀耕火种、水车灌溉、围湖造田、鱼鹰捕鱼、采藕摘茶以及“人—村落—农业事象”构成的和谐的生态环境等。

民风民俗型:主要以当地民间的日常生活方式及其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民间居所,主要表现在各类聚落景观、乡村民居、乡村宗祠和其它建筑形式。

复合型:旅游对象不是以某一种类型为主,而是包括多种内容,如农业景观、民族风俗、各种建筑、聚落形态,甚至包括附近的山水景观和周边优美的生态环境,这是一种内容较丰富、活动最多样的类型。[1][2]

2.2 按旅游方式来划分。

休闲度假型:旅游者居住在农民家里;吃的是农民自产自制的新鲜食品;观赏农家周围的自然风景、农事生产、农家民俗风情;到附近的水体嬉水、垂钓;向农民学习面包、奶酪、果酱、葡萄酒等食品的传统制作手艺。通过融入乡间环境和农民日常生活,达到调节身心、休闲放松的目的。

[8][6]

参与劳作型:旅游者通常以类似短期帮工的身份到农场、牧场、渔场参与农事生产劳动,因此,这种类型又被称为“务农旅游”。 6]

其它类型:旅游者出于考察、修学、科普等需要,到乡村研修考察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农民日常生活与环境、以及农村民俗风情,其中乡村修学旅游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中小学教学的需要。[8]

2.3 按地理位置来划分。

城市郊区型:主要分布于大中城市附近。

边远型:一般交通不便,这种类型或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游客有巨大的吸引力,借此来发展旅游。

景区边缘型:在著名风景区的边缘,一般是结合风景区、依靠现有一些旅游资源和景区的客源来发展。[1][6]

2.4 按对资源和市场的依赖程度来划分。

资源型: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这种旅游地资源品味一般较高,特色较浓。

市场型: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一般来说,位于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交通方便的地方,特别是在大中城市的内部或附近分别较多,如城市内部的民俗村、城市附近的农家乐等。

中间型:即对资源和市场没有明显的偏向。[1]

2.5 按游客目的来划分:

传统型: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

现代型: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而主要是源于对优质的环境和回归自然的追求。[24]

3 乡村旅游的特点。

我国学者对于乡村旅游的特点研究略有不同。如肖佑兴认为乡村旅游具有乡土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高效益性和低风险性以及能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需求性等特点。[1]熊凯认为乡村旅游具有活动对象上的独特性、时空结构上的可变分散性、主体行为上的参与性以及文化层次上的高品位性等特点。

[9]韩丽和段致辉认为乡村旅游具有景观的丰富性、地域多样性和时间可变性、可实践性和体验性、高效益和低风险性的特点。[10]

上述学者尽管用词不同,但所描述的内容大多相近,例如熊凯的参与性相似于韩丽等的体验性和可实践性特点,而肖佑兴的知识性相似于熊凯的文化高品位性特点。因此,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乡村旅游至少应具备以下6个特点:

3.1 乡土性:它是乡村旅游的特色,也是区别于城市旅游的基本特性。

3.2 参与性:乡村旅游不仅指单一的观光游览项目,而且包含观光、娱乐、康疗、民俗、科考、访祖等在内的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的复合型导致游客在主体行为上具有很大程度的参与性,如垂钓、划船、参与劳作活动等,乡村旅游重在体验。[9]

3.3 地域性差异性: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不同地域乡村的农业生态-文化景观风格各异。

这种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的分散导致乡村旅游在空间上的分散性特点。这种空间上的分散可以避免城市旅游出现的拥挤和杂乱,缓解游客游览时的紧张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游客的旅游热情。[11]

3.4 季节性:乡村旅游的活动具有季节性:

农业生产是在人们定向干预和调节下的生物再生产过程,生产的各个阶段深受水、土、光、热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从而导致农业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11]

3.5 高效益、低风险性:乡村旅游将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获得多重效益。

由于乡村旅游是在原有农业生产条件和资源基础上,通过经营方式的调整,不破坏原有生产形态,而使其精致化、特色化的过程,所以,其开发难度小,投资报酬率高,见效快。[10]

3.6 文化层次上的高品味性:乡村文化属民间文化。

乡村各种民俗节目、工艺美术、民间建筑、**舞蹈、婚俗禁忌、趣事传说等,都赋予很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于乡土社会的这种“浓厚的区域本位主义和家乡观念特色的非归范性”的特点[9],使这种民间文化具有很大的纯朴性和神秘性,这对于城市游客来说,尤其具有极大的**力。[9]

4 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4.1 国际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简述:

现代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作为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的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发展起来。由于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发展,改善了乡村的通达性,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使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和美国、加拿大落基山区成为世界上早期的乡村旅游地区。

早期的乡村旅游具有比较明显的贵族化特点,普及性不强。旅游者的数量和规模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2023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关注程度的提高,世界范围的“绿色运动”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其成为发达国家现代旅游者可持续旅游行为的重要选择。

进入2023年代,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乡村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推广。[8][12]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13]

国庆旅游综述

2015年国庆假期旅游综述。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国庆假日期间天气晴好,全市各景区秩序井然 节目丰富 游人如织。按照省市的工作要求,市旅游局提前部署 精心安排,切实加强安全检查,确保旅游市场秩序。一 严防死守生命线。市旅游局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确保节日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一是制定下发了 关于做好2015年...

旅游文献综述

引言 本课题主要 礼仪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国际上有越来越多的新闻 披露有些中国公民在外旅游的种种劣迹。着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礼仪的缺失。我们是不是该反省国内的礼仪教育是否做到位,礼仪 道德 规则又怎么才可以在知行合一中得到落实。通过本课题我们理顺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得到警示作用,在加强礼...

工业旅游综述

工业旅游发展及现状分析综述。摘要 国内最早对工业旅游的概念是 人们通过有组织地参观工业 科技 手工业 服务业等各类企业,了解到某些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并能从厂家以低于市场价的 购买产品。国外对工业旅游的研究相对较早,侧重于工业遗产旅游方面,以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为主,研究较为深入和详实,体制也相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