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需求体验经济走向共享经济

发布 2022-09-16 12:20:28 阅读 4224

文旅经济为何如此火爆?旅游热度为何迟迟不退,现在选择旅游的体验者越来越多,套用一个时髦的说法,文化旅游就是“贩卖幻想”——一种对“诗和远方”的幻想,追求诗和远方的人越来越多。

当文化旅游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体验经济的推动,共享经济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越加体现出来。体验经济与共享经济本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简单来说,“体验”注重的是过程中的感受,而不强调对事物的长期占有,当大家都追求“体验”时,就有了“共享”的必要。

而反过来,实现“共享”也为体验式旅游拓展了更多诸如社交、教育、分享等方面的功能。如今共享经济已渗透到旅行的方方面面,滴滴、uber、airbnb、小猪短租等在出行和住宿上给人们带来新的旅游方式的体验。

但更广义的“共享”,不应仅停留在物质设施层面,而应涵盖包括有形或无形的资产、实体或虚体的空间等在内的一切资源,使更多的人获得共享的福利。

香港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就充分体现了广义的“共享”理念。香港**和非**机构共同合作,通过将保存的历史建筑,用创新的方法予以善用,使之改建成为独一无二的文化地标,从而一方面推动市民积极参与保育历史建筑,另一方面也为本地创造就业机会。

美荷楼改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美荷楼原先是香港的第一批公屋,开启了香港公屋的历史,意义非凡。经过改造后成为国际青年旅舍和艺术中心,来到此地的年轻游客,可以在体验生活的同时听原居民口述历史,而美荷楼社区也因新生力量的加入而生机勃勃。

走向“共享”的4个思路。

1. 业态融合。

业态融合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也是消费升级的内在要求。随着旅游业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文创、科技等元素不断丰富到“旅游+”的理念当中,发展出更加多样的文旅产品和业态,以满足越来越多追求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在这两年我们辅助了不少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县城摘下“国家特色小镇”殊荣。以其中一个以森工产业为经济支柱的小县城为例,文化在这里已不仅仅是陈列的形式出现,而跟多的是与每种业态做主题化提炼,强调文化的“活”性。

2. 资源共享。

如今旅游经济中的资源共享比比皆是,出行、住宿等设施的共享市场日渐成熟,私人导游、私厨等服务型共享也应运而生。此外还有如“共享餐厅”、“共享农场”等许多深度参与的项目,让游客真正过足一把文化体验的瘾。“共享模式”建立有赖于各类整合资源的“平台搭建。

当今火热的“智慧旅游”概念,本质就是在强调和去兑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最大化服务价值。

3. 人群互动。

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就是建立一个生态圈的过程。如何使这个生态圈能够自发活动和充分交流,从而充满生命力和亲切感,关键在于文化实践者与文化消费者之间的融合。文化通过传播与交流而存在,而原住民与游客之间的互动,分享的不仅是故事和经验,更是情感和生活方式。

举个国人不陌生的概念:旧改。除了拆建和领导意志的尽可能强调,国内大部分的旧改都兑现不了所谓的文化沉淀与复兴。

同样的话题,到了欧洲却是一个有趣的人群互动的长期事业,以英国纽卡斯尔格兰吉尔历史老城保护与复兴为例,参与旧改是件全民皆兵的大事,专家对接技术,民众把脉文化,开发商引进资本……多年发酵后才有种种我们去过欧洲却忘不了“特色小镇”。

改造前后对比。

纽卡斯尔格兰吉尔历史老城保护与复兴项目主要成就。

区内环境大幅提升。

公共投资:约四千万英镑。

私人投资:约八千万英镑。

新增企业:约300家。

新增住宅:超过500套公寓。

新增商业楼面积:超过80,000平方米。

新增就业:约2,700个(其中1,900个直接新增就业机会,800个间接机会)

获奖情况:英国皇家规划学会(royal townplanning institute)授予“银禧碑”奖 (silver jubilee cup)(该奖项为英国规划领域最高奖项),英国城镇中心管理联合会(association of town centre management)授予“最佳成就奖”(best completed project)

4. 效益共养。

文化旅游项目需要培植一批最体现当地文化原真性、独特性、可谓“点睛之笔”的产品。这些产品可能是待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或是日渐衰落的传统产业等等,也许其本身不具备直接产生经济收益的能力,甚至需要持续不断的成本投入,但作为整个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其形象价值却可以为整个产品体系“加持”,对提升项目的文化价值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通常在一个文化旅游项目或者说文化旅游区域内,纯粹的文化环节通常很难产生较高的经济收益,即便可以,也不足以供养上规模的人口。

我们做过一个不完全统计,一个优秀综合型文化旅游项目irr(内部收益率)通常在10左右,而一个纯文化类项目irr通常只有3,这之间的差距如果用纯粹的商人逻辑,恐怕纯文化类项目通常是在第一轮就要被丢到垃圾桶的,然而也就是这效益上拖后腿的“后进生”往往给整个项目带来了“特色”的价值。

因此怎样供养文化生产环节的各类开销,是需要整体项目的经济效益共同承担的责任。比如说:古北水镇里补鞋的老师傅,他的摊档不但不收费,反而水镇运营方还要发工资给他。

为什么其他商家要收钱,他在那里摆摊反而能收钱,很简单一个逻辑,他和他的鞋摊就是古镇还原“古”的文化的必要存在,失去了这些文化细胞,古镇不过是一条条简单的商业街。无独有偶,万科良渚文化村里,老杨的烧饼店,也是万科花钱请来当地居民卖烧饼的,不但不用给万科物业缴费,同样受到万科物业的共养。

目前,国内的文化旅游需求正从“圈养”状态着急地向外释放,**、开发商、运营者、消费者以及更多的参与者,正在共同推动这一进程的加速,而最终要走向大家喜闻乐见的“共享”盛世,相信还需要不止一点点的时间,以及更多试错。

体验类旅游经济体验类旅游经济

作者 曹炎龙恩深成受明。商业时代 2012年第32期。内容摘要 洛带古镇是成都市近郊区游客最多 开发程度最高的古镇,目前其商业开发出现严重同质化现象,阻碍了古镇的长远健康发展。体验经济是近年来广泛运用在旅游业开发中的商业形式。作者通过城市规划的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到游客对洛带古街商业业态的体验元素主观...

旅游经济不是门票经济

章映。今年以来,国内不少景区纷纷上调门票 山西平遥古城门票从100元调整至125元,湖北黄鹤楼门票由50元涨至80元,山东 三孔 景区联票由150元涨至185元 涨价理由说起来都非常充分 或为增加景区保护经费,或为调控客流,或弥补建设和运营投入不足,或景区进行了改造升级。照笔者看来,随着景区的发展,...

旅游经济作业

零负团费初探。专业 旅游管理。姓名 学号 零负团费初探。零负团费是指地接社不向组团旅行社收取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费用,而通过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某些消费来弥补团费并获取利润。在这种经营方式下,旅行社不是依赖正常的团费收入 提升旅游服务的品质来获得利润,而是通过在旅游者购物和参加自费项目的消费环节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