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教案。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旅游概论》是一门研究旅游及旅游业发展历史和运动规律的学科。经过多年发展,该学科已成为与历史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法学、环境保护学、心理学等学科发生交叉又有自身独立体系的学科。是一门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始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和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明确旅游的本质和社会性质以及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结合我国旅游发展的现实状况,分析旅游的作用与影响,旅游发展的模式和趋势。
二、教材分析。
旅游概论》作为旅游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内容安排上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系统介绍、讨论了构成旅游活动的各种要素的概念;二是将各种旅游要素分别进行**,进一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类型、特点、功能等。本课程力求在总体上囊括构成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与旅游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旅游理论对实践**现的旅游现象进行分析评价,提高旅游管理、决策水平,同时提高学生在旅游方面的素养。
各章的教学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按“了解、理解、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概述。
1、旅游的特征。
2、旅游活动的类型。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1、分析不同发展时期的旅游特征。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构成。
1、掌握旅游者的基本概况。
2、旅游资源的分类。
第四章:旅游经营行业。
1、旅行社。
2、旅游饭店。
3、旅游交通。
4、旅游会展。
第五章:旅游市场。
第六章:旅游业的影响。
四、学生情况分析。
职业中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成绩不够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多数对学习信心不足,平时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又不太端正。上了职高以后,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对所学专业和发展前景不太了解,导致出现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的逐步缺失,从而对学习活动兴趣淡漠,这种“学习冷漠症”,使得学生对一切的学习活动甚至包括专业技能的学习都表现出无动于衷,得过且过的态度。这些学生失去的不仅是职中生涯的学业,而且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和激情,同时他们对周围学生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消极不良的。
教师通过寻找学科知识与学生态度、兴趣、能力的契合点,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索和尝试富有发展意义的教学新方法。在这个基础上,采用发展性的、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才能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发展。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1、鉴于《旅游学概论》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在要求学生掌握上述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辅之以适当的实验课形式,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能力的培训,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为学生学习本专业内的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验,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
3、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建议布置适量的作业题,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掌握旅游的定义、特征、本质及属性;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了解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和划分方法。
重点:旅游的定义、构成、旅游的分类。
难点:旅游的本质与属性。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节旅游的概念、性质及特征。
导入:测试: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
学生异地读书。
农民异地打工。
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
三峡大移民。
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
外籍教师来我校任教。
留学生到外国留学。
来到某国家担任外交人员。
外国高层**代表团来华访问。
判断的标准:旅游的本质特征(主要目的是追求愉悦)和外部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和国家相关的规定。
活动:辨别词义:
旅”,旅行、离家出行(反义词:居家)。
游”,游览、游玩。
二者关系:离家出行不一定是旅游;反过来,要去游览、游玩必须要离家出行。
迁徙:由此地到彼地定居,主要目的是求生存,不再回来。
旅行:tr**el 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不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
旅游:tour或tourism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
一、旅游的定义。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某些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从横向比较角度)
异地性:旅游一定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即旅行。
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国际上一般规定不超过1年),最终必须返回原住地。所以,移民不是旅游。
综合性:旅游是人们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审美性:或娱乐性。即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奇特、快乐的活动。
人们之所以到某地去旅游,或者是因为那里很美、奇特,或者是去散心。总之,旅游的目的可以是休闲、商务、公务、会议、探亲等,一定不是移民就业。
三、旅游的本质和属性。
一)旅游的属性。
旅游是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追求,包括休闲、追求新奇、追求体验感受等,所以主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但与经济、政治联系紧密。
与经济联系紧密。
旅游与政治关系密切。
二)本质属性(学术界有争议)
旅游属于社会文化活动。旅游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旅游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旅游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
讨论:你认为旅游最本质的属性是什么?为什么?
分析:从旅游活动产生的原因看,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旅游者角度)
从旅游业兴起的原因看,人们之所以会经营发展旅游,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本质属性是经济性。(旅游经营者角度)
总结内容:第二节旅游活动的类型。
导入: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类型是多样的,那该如何划分呢?
一、按旅游目的划分。
1. 消遣旅游: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包括观光、度假、探险等。
1)观光旅游:以参观、欣赏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主要目的和游览内容的旅游消费活动。它是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旅游活动类型。
2)度假旅游:以度假和休闲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旅游消费活动。或利用假期进行休养和消遣的旅游活动方式。
3)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以生态景观欣赏和体验为内容的自然旅游活动。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继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之后发展的第三大领域。
2. 事务旅游: 包括商务、公务、会议等。
1)商务旅游:以经商为目的、将商业经营与旅行游览结合起来的旅游活动。
2)公务旅游:**人员因公出访在公务之余进行的参观游览活动。
3)会议旅游:以组织、参加会议为主要目的,并提供参观游览服务的一种旅游活动。
3.个人或家庭事务旅游:(1)探亲旅游 (2)修学旅游。
二、按地理范围划分。
1.国内旅游。
公民在本国国境范围内的旅游活动。②不属于所在国居民的长驻(1年以上)外国人在所在国进行的旅游活动。
2.国际旅游。
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包括国际来访的入境旅游和本国居民出境旅游两种情况。
入境旅游:①一般指外国公民到本国的旅游活动。②特殊情况:
迄今为止,港澳台同胞来大陆地区的旅游访问活动。(原因:台湾还没有统一,港澳虽然已经回归,但都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
)出境旅游:①一般指本国公民到他国的旅游活动。②特殊情况:大陆居民前往港澳台地区的旅游活动。
三、其他划分:
一)按组织形式:团体旅游(简称git)、散客旅游(简称fit)
二)按计价方式:包价旅游、非包价旅游。
包价旅游是旅行社以一定**向市场推销的成批量组合的旅行路线产品。它分为全包价和小包价两种。前者包括一次旅游活动的全部旅游服务;后者只包括其中主要的几项服务。
非包价旅游是指旅行社根据旅游者需要按单项计价的旅游活动。主要对象是散客,所以非包价旅游又称散客旅游。
三)按费用**:自费、公费、奖励。
四)按旅游距离:远程、中程、近程旅游。
五)按旅行方式:航空、铁路、汽车、海上、徒步、骑车。
六)按活动内容:观光、考古、探险、宗教等。
七)按旅游资源特征:风景名胜、城市旅游、海滩、山地、温泉……
八)按享受程度:豪华、标准、经济。
九)按旅游要求的特殊性:特种旅游。
课堂练习:书中的7页复习与思考。
课后反思: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认识人类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重点:中国古代旅游的类型;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托马斯·库克被尊为旅游业先驱的原因。
难点: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人类的旅游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一是限定在有闲阶层中的古代旅游,其特征是以游乐为主,规模较小。二是开始普及到中产阶层的近代旅游,它源自于人本主义意识和科学技术进步,并直接促成了现代旅游业的出现。三是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现代旅游。
第一节古代旅游。
导入:古代有旅游吗?
一、迁徙和旅行。
1、原始社会的迁徙活动。
一般人认为,原始社会没有旅游,只有迁徙活动。
迁徙与旅游的区别:(1)目的是为求生存而不是消遣游玩。(2)离开原来居住地而不是暂时的。
2、人类旅行的产生。
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可以是经商、学习,也可以是旅游,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旅行与迁徙的区别:(1)目的不同;(2)离开后一般还要返回原来住地。
但旅行又不同于旅游,严格地说,二者是有区别的。旅行与旅游的区别:(1)目的不同。
单纯的旅游是指人们出于消遣性目的而暂时离家外出的活动;而旅行则是泛指人们出于任何目的,商务、求学、打工等,往来于不同地点间的空间转移活动。(2)离开时间不同。旅游人们在完成目的地访问活动后,必须返回其原来的居住地;旅行则不一定。
(3)内容不同。旅行仅仅是为完成某个动机的一般空间流动过程,旅游则包含旅行和游览。有旅游必定有旅行,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旅游者同时是旅行者,旅行者不一定是旅游者。
所以,人类的旅游行为虽然孕育于人类的迁徙和旅行行为中,但迁徙和旅行都不是人类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为。
旅游学概论教案
旅。游。学。概。论。教。案。红河州商贸旅游技工学校谢静。第一章旅游的概念 性质和类型。学习目的 掌握旅游的定义 特征 本质及属性 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了解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和划分方法。重点 旅游的定义 构成 旅游的分类。难点 旅游的本质与属性。教学时数 2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节旅游的概念...
旅游学概论教案
本章通过对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 根本特征 基本概念的 初步了解旅游活动。最根本的问题。现代社会对旅游活动关注和研究的动力是经济,是市场,是产业。所以,论及旅游的概念和本质常常与旅游经济 旅游业 在一起,弄得概念模糊,认识分歧。实际上,旅游活动的内涵和外延本身是有其内在规定性的,概念是容易把握的。只要剥...
旅游学概论教案
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文化 专业技术理论教案首页。授课教师 于凤华科目 旅游概论时数 4时。授课班级。授课。3 1世界旅游历史的发展。课题。酒店班。授课方法讲授。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认识人类旅游活。教学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目的。旅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