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专业课

发布 2022-09-13 02:58:28 阅读 8153

《信号与系统》大纲。

注:(δ表示重点内容。

参考书目:1] 徐天成,谷亚林,钱玲。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

2] 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一、参考书目[1]大纲:

第1章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1引论。

1.2信号的分类和典型信号。

1.2.1信号的分类。

1.2.2典型信号。

1.2.3奇异信号(δ)

1.3 信号的运算。

4信号的分解。

1.5系统模型及其分类。

1.5.1系统的数学模型。

1.5.2系统的分类。

1.5.3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特性(δ)

1.6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方法概述。

第2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1系统响应的经典求解。

2.1.1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δ)

2.1.2微分方程的求解。

2.1.3初始条件的确定。

2.2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δ)

2.2.1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2.2.2系统响应的线性特性分析。

2.3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δ)

2.3.1定义。

2.3.2h(t)的求解。

2.3.3阶跃响应g(t)的求法。

2.4系统的卷积积分分析(δ)

2.4.1卷积积分。

2.4.2借助于冲激响应和叠加原理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2.4.3卷积积分的**法。

2.5卷积积分的性质。

2.5.1卷积积分的代数性质。

2.5.2卷积积分的微分与积分。

2.5.3与冲激函数或阶跃函数的卷积。

第3章傅里叶变换分析。

3.1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傅里叶级数。

3.1.1三角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3.1.2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3.1.3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其特点。

3.1.4波形的对称性与谐波特性的关系。

3.2典型周期信号的频谱。

3.2.1周期矩形脉冲信号

3.3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傅里叶变换。

3.4典型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3.4.1单边指数信号。

3.4.3对称矩形脉冲信号(△)

3.4.4符号函数。

3.4.5冲激函数和冲激偶函数(△)

3.4.6阶跃信号(△)

3.5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3.5.1线性。

3.5.2对称性。

3.5.3对偶性。

3.5.4位移特性。

3.5.5尺度变换特性。

3.5.6微分与积分特性。

3.5.7卷积定理。

3.6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7取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7.1信号的取样。

3.7.2取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7.3取样定理。

3.8调制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8.1调制的概念及调制的分类。

3.8.2几种调幅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常规调幅与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

3.8.3解调概念。

3.9系统的频域分析。

3.9.1系统响应的频域表示。

3.9.2系统的频率模型——系统频率响应特性。

3.10 信号的传输与滤波。

3.10.1无失真传输。

3.10.2理想低通滤波器。

3.10.3理想带通滤波器。

第4章拉普拉斯变换分析。

4.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4.2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

4.3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

4.3.1线性特性。

4.3.2时域微分特性。

4.3.3时域积分特性。

4.3.4延时特性。

4.3.5s域平移特性。

4.3.6尺度变换特性。

4.3.7s域微分特性。

4.3.8s域积分特性。

4.3.9初值定理。

4.3.10终值定理。

4.3.11时域卷积定理。

4.4拉普拉斯逆变换。

4.5微分方程的s域求解。

4.6s域的元件模型(△)

第5章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

5.1系统函数与冲激响应(△)

5.1.1系统函数的定义。

5.1.2系统函数与冲激响应的关系。

5.1.3系统函数的求法5.2零、极点分布与时域响应特性。

5.2.1零点与极点的概念。

5.2.2零、极点分布与时域响应特性。

5.2.3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暂态响应与稳态响应。

5.3零、极点分布与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关系(△)

5.3.1频率响应特性的定义。

5.3.2频响特性的矢量作图法。

5.4典型系统的频响特性(△)

5.5全通系统和最小相移系统。

5.5.1 全通系统。

5.7系统模拟及信号流图(△)

5.7.1系统的框图。

5.7.2信号流图。

5.7.3系统模拟。

5.8 系统的稳定性(△)

5.8.1稳定系统的定义。

5.8.2系统稳定的条件。

第6章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6.1离散信号基础。

6.1.1离散信号概念。

6.1.2典型离散信号。

6.1.3序列的运算。

6.2离散时间系统与差分方程。

6.2.1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

6.2.2差分方程。

6.3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时域经典法求解。

6.4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

6.4.1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6.4.2单位样值响应。

6.5离散线性卷积(△)

卷积的定义与计算。

离散线性卷积的性质。

零状态响应的卷积求解。

第7章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7.1离散信号的z变换。

7.1.1z变换的定义。

7.1.2z变换的收敛域(△)

7.1.3z平面与s平面的映射关系。

7.1.4典型离散信号的z变换。

7.2z逆变换方法。

7.2.3部分分式展开法(△)

7.3z变换的基本性质。

7.3.1线性性质。

7.3.2时移性质。

7.3.3z域微分。

7.3.4序列指数加权。

7.3.5初值定理。

7.3.6终值定理。

7.3.7时域卷积定理。

7.4差分方程的z变换求解。

7.5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7.5.1系统函数与单位样值响应(δ)

7.5.2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对系统特性的影响(其中,2.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域因果性为重点)

7.6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7.6.1序列的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7.6.2序列的傅里叶变换与z变换之间的关系。

7.7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δ)

7.7.1频率响应的意义。

7.7.2频率响应的几何确定。

7.8数字滤波器的一般概念。

7.8.1数字滤波器原理。

7.8.2数字滤波器的结构(△)

第8章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

8.1系统的状态变量和状态方程。

8.2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8.2.1网络状态方程的直观编写。

8.2.2系统状态方程的间接编写。

8.3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8.3.1根据给定系统的差分方程确定状态方程。

8.3.2根据给定系统的框图或信号流图建立状态方程。

8.4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其中求系统函数矩阵为重点)

8.5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其中求系统函数矩阵为重点)

二、参考书目[2]大纲:

第一章绪论

1.1信号与系统。

1.2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示例。

1.3信号的运算。

1.4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

1.5信号的分解。

1.6系统模型及其分类。

1.7线性时不变系统(△)

1.8系统分析方法。

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1引言。

2.2微分方程式的建立与求解。

2.3起始点的跳变——从0到0状态的转换。

2.4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δ)

2.5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δ)

2.6卷积(δ)

2.7卷积的性质。

第三章傅里叶变换。

3.1引言。

3.2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 △

(一)三角傅里叶级数。

(二)指数傅里叶级数。

(三)函数的对称性与傅里叶系数的关系。

3.3典型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3.4傅里叶变换。

3.5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6冲激函数与阶跃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3.7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3.8卷积特性(卷积定理)(△

3.9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10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11抽样定理(△)

第四章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

4.1引言。

4.2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收敛域。

4.3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

4.4拉普拉斯逆变换。

4.5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电路、 s域的元件模型(△)

4.6系统函数(网络函数)(△

4.7由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决定时域特性。

4.8由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决定频响特性(△)

4.9二阶谐振系统的s平面分析

4.10全通函数与最小相移函数的零、极点分布。

4.11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第五章傅里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滤波、调制与抽样。

5.1引言。

5.2利用系统函数求响应。

5.3无失真传输。

5.4理想低通滤波器。

5.7调制与解调(△)

第七章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7.1引言。

7.2离散时间信号——序列。

7.3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

7.4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

7.5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单位冲激)响应。

7.6卷积(卷积和)(△

第八章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8.1引言。

8.2z变换的定义、典型序列的z变换(△)

8.3z变换的收敛域(△)

8.4逆z变换(△)

8.5z变换的基本性质。

(一)线性。

(二)位移性。

(三)序列线性加权。

(四)序列指数加权。

(五)初值定理。

终值定理。时域卷积定理。

8.6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

(一)z平面与s平面的映射关系。

8.7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

8.8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

8.9序列的傅里叶变换(dtft)

8.10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δ)

第十一章反馈系统。

11.6信号流图。

第十二章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

12.1引言。

12.2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12.3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用拉普拉斯变换法求解状态方程。

由状态方程求系统函数。

12.4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12.5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变换域求解)(△

三)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z变换解。

四)用状态变量法分析离散系统举例。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名:《数字电路》

一。 考试内容。

1.数字逻辑基础。

(1)常用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数及其转换。

(2)几种简单的编码bcd码:8421码、5421码、2421码、余3码;格雷码。

(3)基本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运算与、或、非、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同或。

(4)基本逻辑定律和规则逻辑函数的相等,基本逻辑定理,逻辑代数的三条规则,常用公式。

(5)逻辑函数的标准形式与-或式和或-与式,两种标准形式,真值表和逻辑函数式。

(6)逻辑函数的化简公式化简法,卡诺图化简法。

2. 逻辑门电路。

(1)晶体管开关特性半导体二极管开关特性,半导体三极管开关特性,mos管开关特性。

(2)ttl门电路ttl与非门典型电路及其工作原理、电压传输特性、静态输入和输出特性、动态特性。

(3)其他类型的ttl门oc门、三态输出门电路结构、工作特性。

(4)mos门电路各种nmos门电路的电路结构,各种cmos门电路的电路结构,cmos集成电路的特点。

(5)ttl与cmos电路的接口。

3. 组合逻辑电路。

(1)由门电路构成的组合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组合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组合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

(2)由中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组合逻辑电路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方法;二进制、二-十进制编码器的电路结构,通用编码器集成电路的扩展和应用;二进制、二-十进制译码器的电路结构,通用译码器集成电路的扩展,利用译码器构成组合逻辑电路,led显示器,显示译码器的设计和应用;数据选择器电路设计,通用数据选择器集成电路的扩展,利用数据选择器构成组合逻辑电路;数据分配器的构成和应用;半加器和全加器电路结构,高速加法器电路,加法器应用(如码转换器、减法器、十进加法器等);数值比较器电路结构,多位数值比较器的构成。

4. 时序逻辑电路引论。

(1)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时序逻辑电路的结构模型,状态表,状态图。

(2)存储器件锁存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门控rs锁存器、rs锁存器、d锁存器);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主从rs触发器、主从d触发器、主从jk触发器、维持阻塞d触发器、cmos边沿触发器);触发器逻辑功能转换,触发器应用。

5.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1)由中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电路结构和常用集成电路,移位寄存器应用;计数器电路设计(同步二进制计数器、异步二进制计数器、二进制可逆计数器、同步十进制计数器、异步十进制计数器),利用通用集成计数器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环形计数器和扭环形计数器的设计和应用。

(2)由小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脉冲型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

(3)序列信号发生器设计计数型,移位型 。

6. 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电路。

(1)存储器rom的结构及应用,promd的应用;ram的结构,ram容量的扩展。

(2)可编程逻辑器件pal的基本结构, pal的主要特点;gal的基本结构, gal的主要特点。

7. 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型。

(1)555定时器555定时器的电路结构和逻辑功能。

(2)施密特触发器用555定时器构成施密特触发器,集成施密特触发器的特性,施密特触发器的应用。

(3)单稳态触发器用555定时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 用施密特触发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集成单稳态触发器的应用。

(4)多谐振荡器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用施密特触发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二。题型。选择、填充、电路分析、电路设计、电路修改等。

三。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四.参考书。

阎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蒋立平。 数字电路。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3

nelson vp等。 digital logic circuit analysis and design.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专业课大纲

华北电力大学 保定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学校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招生 10079 825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 算法与数据结构部分。一 考试内容范围 建立有关数据结构最基本的概念,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 存储结构和算法,算法分析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掌握线性表的定义,顺序存储线性表的基本运算及其...

专业课大纲

2011年江南大学研究生入学。管理学原理 考试大纲。一 性质。管理学原理是报考江南大学管理学科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该门课程以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要求考生系统地理解并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管理实...

专业课大纲

动物医学专业。第一部分 家畜生理学。课程简介。一 内容概述与要求 家畜生理学 是研究家畜正常的生命现象 生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知识内容在机体与环境 器官和系统 细胞和分子三个层次上进行阐述。主要包括生命的基本特征 血液 血液循环 呼吸 消化与吸收 体温调节 肌肉 泌尿 神经 内分泌 生殖与泌乳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