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来自草原》之感悟。
姓名:李绩。
学号:201006050123
专业:2010级英语。
班级:文学与人性周一班。
教师:朱明。
读《来自草原》之感悟。
题记-——季节可以不停地循环更替,生与死不可避免,抓住成长的蒲公英,找到属于自己的恬静庄园。
当我将《来自草原》这篇文章读完一遍时,我很震撼,我感觉关于布和的形象写得很逼真很贴切,从某种意义上讲写出了因民族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现实中的种种问题,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大学生布和的一段成长经历,向我们诠释了“成长”。并且我觉得文中布和的形象仿佛是我身边某个人的原型,因此在品文章的时候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般来说,品析感悟一篇文章首先要从作者的性格、思想、观念等入手,只有对作者有一个宏观的了解才能正确体会他作品中所想要反映及表达的现象和思想感情。那对于《来自草原》的作者苏童来讲,苏童对自己有一套观念,他认为对于作家来说,不存在生活匮乏的问题而只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匮乏的问题。他是个唯美主义的**家,他的**注重意境和营造,张力强,氛围气足,语言华美而柔软。
在《来自草原》一文中便有体现这些,情节跌宕起伏,故事简单却充实,语言简练且道理深刻,多次营造布和与老师同学之间的矛盾氛围,将故事一步步推向高潮紧扣读者心弦,极富感染力和说服力。苏童的文字向来晦涩阴郁,甚至在刻画人物的时候,他常用细微而琐碎的南方式的幽默。但看到最后的时候才发现那些绝望颓废的感觉,是一点点的渗透到骨子里面,很冷,而且到最后都是悲剧。
悲剧的表露形式也很极端,摧毁自我或是其他人,这些《来自草原》中也有体现,像主人翁布和经常会用反问的语气跟那些反驳他的人说“为什么……”对于自我摧毁或其他人这一点更有明显载入到该文章中,布和因为严莉和他分手重新找了男朋友而气愤颓废,更因为严莉欺骗他,说过要和他一起去锡林郭勒草原,可最后却没有兑现诺言,因此布和一气之下便拿刀刺向那个称之为情敌的男生。对于这样的结局我非常惊愕没想到布和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事情。
在此文章我对**中布和的感情大体上讲很复杂,这么来说吧,如果站在布和本身的角度讲,我对他带有些许同情怜悯之心——当看到上体育课布和由于不会走正步便被同学嘲笑,被老师鄙夷地贱骂为‘笨蛋’时,我的心咯噔一下被揪了,我为布和感到愤慨,更为他的老师感到羞耻,他的语言行为有违师德,为人师表应当悉心教导自己的学生,不应对学生以予讽刺。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时下教育区域的某些漏洞及不妥之处。如若站在其他同学的角度上看布和,我又对其感到恐惧、恶心和厌恶,特别是他把草原上的一些坏习惯道道宿舍里边——经常光着身子走动,在床上用瓶子接尿……这些行为在我看来很龌龊,很肮脏,根本不符合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大学生的基本形象和气质,其不礼貌甚至越轨的行为让舍友们不堪忍受。
但唯物辩证法的方**告诉我要全面的看问题,所以从大局来看应“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毕竟不同民族有不同文化,更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布和生长在大草原上,他习惯了不羁、无约束的生活,他的成长蜕变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布和其实是一个本质善良的蒙族,从它对严莉说的那一句“你可以欺骗我,但不可以欺骗我额吉”便可看出他对父亲的爱至深、至纯以及他性善性纯。谈恋爱是大学的重要标志。所以布和自然会成为组成这一标志的其中一个元素,因为他浓重的民族气息美少女严莉一步步向他凑近,当然作为正常男人的他对于严莉的进攻很快就投降了,顺势地和严莉展开了一段昙花一现的短暂爱情,严格来讲也许根本不算真正的男女爱情,充其量就算是个美丽的错误。
至少对于布和来讲在他的成长路上曾几何时也有一个笑容出现在他的生命里,虽然最后还是如雾般消散,而那个笑容便成为他心中深深埋藏的一条湍急河流无法泅渡,那河流的声音就成为他每日每夜绝望的歌唱。
随着布和短暂春天的消逝,酷寒的冬日接踵而至。严莉的绝情离去,布和一开始还不以为然,仍然坚持他的大男子主义,绝不向女人低头,认为女人总会不时的耍点小脾气,之后又会回到自己身边。这一点也是在他成长路上认识到的,不错,他是对的。
但这次却不如他所想的那样,严莉再不会回到他身边。霎时布和的心仿佛被划了一道伤口,更因为严莉欺骗了他,用它的话说其实是欺骗他额吉,所以致使他再度回到以前的那邋遢样子,最后忍无可忍或是在内心恶魔的驱使下将水果刀捅向了严莉的表哥(男朋友),被警察带走时,布和边走边喊‘没有一个地方比草原更好’。由此可见他对故土的挚爱,也因为这份挚爱牵引他踏上服务故乡的征途——做了马背小学的教师,教孩子们读书写字。
也只有在这篇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他的满腔热情才可肆无忌惮地挥洒,他犹如一匹奔跑在锡林郭勒草原的脱缰野马。他成熟了,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真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恬静庄园。
季节的循环更替,生命的轮回,命运的的捉弄,我们有太多的措手不及,太多的无可奈何。生命宛如一朵轻盈的蒲公英:成长、飘零、尘埃落定。
唯有把握好飘零的方向,虽会有无可避免的遗憾和错过,但终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尘埃落定的恬静庄园。
旅游文学与人生
学校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系部 应用语言系。班级 涉外旅游1111 旅游 文学与人生。题记 旅游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伴随着文学写就了辉煌的历史,同时也牵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原始社会时期,一般人认为,当时人们认为没有旅游,只有迁徙,这是出于谋生的目的,或者出于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的威胁而被迫离...
论人性与人生态度作文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确,外面的世界太纷杂,不在心里安扇窗户又怎能心安,可有时令人心慌的却是这扇窗上的 斑点 因为一扇窗,材料的主人公得以看清领导的动态,也是因为这扇窗的斑点,让他误解与抱怨。其实,这 斑点 又何尝不在人性与人生态度上寄生呢。有一部影片的主人公叫派,即...
环境与人群健康期中作业
姓名 马批黑。专业 10艺术设计。学号 201008050249 教师 张德刚。绿春县环境问题调查报告。摘要 绿春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西南部,东与元阳 金平两县接壤,北与红河县相连,西北依墨江县境,西南隔李仙江与江城县相望,东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边境线长153公里。地理坐标 东经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