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词汇。
一、问答:*1.什么是古用今废词?什么是古今通用词?
*2.什么是古今义同词?什么是古今义异词?
*3.古今词义范围上的差异表现在几个方面?
*4.什么是词的本义、引申义、直接引申义、间接引申义?
二、指出下列句中画线词的古今义(古义指句中义):
1.薛谭乃谢求反。(薛谭学讴)
2.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史记·商君列传)
*3.报而罪之。(韩非子)
*4.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齐晋鞌之战)
*5.独两人及从奴十余骑驰入吴军,至戏下。(汉书·窦田灌韩列传)
*6.秦氏有好女。(古乐府·陌上桑)
7.其友竖谷阳奉酒而进之。(竖谷阳献酒)
*8.抟扶摇而直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9.恭王驾而往视之,入幄中闻酒臭而还。(竖谷阳献酒)
10.此行小忠而贼大忠者。(竖谷阳献酒)
11.公四望其地,喟然叹,泣数行而下,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而死乎?”左右佐哀而泣者三人。(景公置酒于泰山之上)
*12.塞向墐户。(诗经·豳风·七月)
*13.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1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季氏将伐颛臾)
*15.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16.射其右,毙于车中。(齐晋鞌之战)
*17.多行不义,必自毙。(郑伯克段于鄢)
*18.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郑伯克段于鄢)
*19.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齐桓公伐楚)
*20.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郑伯克段于鄢)
*21.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齐桓公伐楚)
*22.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冯谖客孟尝君)
*23.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2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2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26.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
*27.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左传·僖公五年)
*28.韩厥执繋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齐桓公伐楚)
*29.下臣不幸,属当戎行。(齐晋鞌之战)
*30.赦之,以劝事君者。(齐晋鞌之战)
*31.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冯谖客孟尝君)
*3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33.吾之不遇鲁侯,天也。(孟子·梁惠王下)
*3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子路从而后)
*35.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北冥有鱼)
*36.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北冥有鱼)
37.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
*38.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39.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晋文之事)
40.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41.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齐桓晋文之事)
42.便国不必法古。(更法)
43.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更法)
*44.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齐桓晋文之事)
三、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义:
1.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学射)
2.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欲学不畏暮年)
3.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欲学不畏暮年)
4.罢师而去之。斩子反以为大戮。(竖谷阳献酒)
5.若使小忠主法,则必将涉罪以相爱。是与下安矣,然而妨害于治民者也。(竖谷阳献酒)
6.夫盛之有衰,生之有死,天之分也。(景公置酒于泰山之上)
*7.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齐桓公伐楚)
*8.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齐桓公伐楚)
*9.楚子使屈完如师。(齐桓公伐楚)
*10.以此攻城,何城不克!(齐桓公伐楚)
*11.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郑伯克段于鄢)
*12.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郑伯克段于鄢)
*13.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1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15.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齐晋鞌之战)
*16.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冯谖客孟尝君)
*17.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18.谴太傅赍**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详,被于宗庙之崇,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冯谖客孟尝君)
*19.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郑伯克段于鄢)
*20.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和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1.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齐桓晋文之事)
2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齐桓晋文之事)
*2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子路从而后)
*24.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子路从而后)
*25.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鱼)
*26.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北冥有鱼)
*27.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
*28.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9.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更法)
30.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送薛存义序)
31.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送薛存义序)
32.其为不虚假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送薛存义序)
四、说明下列各词的本义:
面善泣肖向城食揭邦域舍废伦修脩明阴阳至崇盗令牢盥元叔解节缘监末寺昏斗弦车崩景官历永险举归。
五、解释下列词的句中义,说明在句中使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通假义:
㈠止。1.或百步而后止。(孟子·梁惠王上)
2.当斩左止者,笞五百。(汉书·刑法志)
3.技止此耳。(柳宗元《黔之驴》)
㈡振。1.新浴者必振衣。(楚辞·渔父)
2.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
3.声振林木。(薛谭学讴)
㈢著。1.视小如大,视微如著。(纪昌学射)
2.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
3.都护铁衣冷难著。(岑参《白雪歌》)
㈣绝。1.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纪昌学射)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3.若此者绝尘弭辙。(伯乐荐九方皋)
㈤相。1.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伯乐荐九方皋)
2.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鄢)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4.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5.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季氏将伐颛臾)
㈥见。1.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2.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季氏将伐颛臾)
3.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4.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燕策)
5.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伯乐荐九方皋)
6.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㈦败。1.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齐桓晋文之事)
2.败矣,子所使求马者。(伯乐荐九方皋)
3.涉河,(晋)侯车败。(左传·僖公十五年)
㈧安。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欲学不畏暮年)
3.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5.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
6.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㈨好。1.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欲学不畏暮年)
2.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㈩疾。1.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2.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3.恭王欲复战而谋事,使人召子反,子反辞以心疾。(竖谷阳献酒)
(十一)归。
1.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之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管子·霸形)
2.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3.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十二)兵。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郑伯克段于鄢)
2.擐甲执兵,固即死也。(齐晋鞌之战)
(十三)伐。
1.蔡溃,遂伐楚。(齐桓公伐楚)
2.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
(十四)从。
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师,师必退。”公从之。(烛之武退秦师)
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子路从而后)
3.故中御而从齐侯。(齐晋鞌之战)
4.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十五)鄙。
1.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
2.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4.有鄙夫问于我。(论语·子罕)
(十六)执。
1.韩厥执繫马前。(齐晋鞌之战)
2.擐甲执兵,固即死也。(齐晋鞌之战)
3.执邾悼公,以其伐我故。(左传·哀公十九年)
(十七)当。
1.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赤壁之战)
2.楚战士莫不以一当十。(史记·项羽本纪)
3.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代汉语平时作业
古代汉语练习题。一 选择题。以下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 a 鱼曰戒哀 b 马本牛锦。c 高甘受牧 d 下皿亦疆。a 辟 避 b 睹 覩。c 说 悦 d 度 渡。a 陈 阵 b 知 智。c 赴 讣 d 距 拒。二 填空题。2一书,汇集了唐宋金元...
古代汉语平时作业
第三部分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的词序。词类活用。一 问答 1 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几种情况?2 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有什么不同?3 什么是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有几种情况?4 什么是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有几种情况?5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是什么?6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作用有几种类型?二 指出下列句...
古代汉语平时作业 二
一 问答题。1 人称代词 疑问代词 指示代词各分为几类?常用的有哪些?2 辅助性代词 者 和 所 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3 无定代词 或 和 莫 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4 代词 焉 和 诸 的主要用法是什么?5 副词的基本作用是什么?6 古代汉语的副词分为哪几类?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