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待学生作业评价。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对学生的作业评价由原来的单一等级评价变成了等级加评语的评价。几年的运作让我们确实感觉到,这样的评价更能以发展的眼光评价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更适合孩子的心理,更具科学性、鼓励性和全面性,这种评价方式无疑是促动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但长期的机械使用却使有些评价更多的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其实效性。
例如:小学生的演算作业,每学期要完成60次,要给学生一定次数恰当的评语,因为批改量特别大,导致评语往往是集中在某一次或某几次作业中集体写,评语的描述也是很单一的“棒”、“很棒”、“好”、“很好”等无特色、无针对性地去评价,使评语流于形式,有和没有一样,老师机械地写,学生看也不看,仅仅在检查时领导数一数给每生写了多少评语。更有甚者,为了使作业看上去整齐规范,有些老师还将作业事先让学生做好,再誉写在作业本上,有些学生作业的真实性都需要考证,可他的作业照样能够得优,照样能得到一个鲜红的“棒”字。
试想长此下去,学生心理的“优”和“棒”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优”和“棒”是否还有一定难度,是否还需努力?如此一来,是否失去了写作业的目的?
甚至形成作业两层皮,上交学校检查的作业是样子,老师私下里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的作业才是真作业,而练习本又无约束,随便乱写,有时批的也不一定即时,导致作业和巩固训练脱节,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该怎样对待学生作业的评价,提升作业实效性,已经成了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以下是个人的几点浅见:
写在学生作业本上的“优”和“棒”要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实际情况,不要人为地把“优”和“棒”贬值,也就是说作业就是作业,要让学生在认真上课的基础上独立去完成,真实地去书写,能写对写好的得“优”,不能写对写好的得“良”很正常,要让学生向往作业上“优”的标志,不要让学生对“优”和“棒”麻木了,同时教师更不要人为地造成作业就是随便抄写的,不用认真思考,不用用心去写的错觉,只有提升了“优”和“棒”的含金量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2明确评价的标准和要求。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无论是写“优”还是写“良”,心中是有一定尺度的,而这个尺度必须明确给学生,才能知道珍惜,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本学期,我校就制定演算作业明确的评价标准,学生作业本上的“优”、“良”、“及”是根据学生作业的准确水准给出的,无论一次作业几道题都要根据百分制折合成等级,1——2年级能在95分以上的才能得“优”;3——6年级能在90分以上的才能得“优”,这样学生明确了得“优”的标准,他才能更专心写作业,提升作业的准确率,发挥作业的实效性。同时,教师再将得“优”的次数折合成小红旗、小红花等奖励给学生,学生就一定能重视作业的完成,而学生对作业的重视不正是我们多年来要解决的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的难题吗?
当然注重了学生作业准确水准不是不要书写规范,如果学生作业做得又对书写又好,那他将得到“优上”,以此类推还可给同良上、及上、优下、良下、及下等级,让学生一看作业等级就知道自己毛病在哪。再定期组织学生数一数各等级的次数,给以适当的奖励,长此以往,何愁学生作业不认真、不专心呢?
3丰富评价形式。
学生明确了评价要求以后,就会企盼自己作业本上那醒目的“优”字和真诚的评语,所以我们在准确打出等级的同进,还要以形式多样的评语对学生的作业实行了评价和鼓励。评语的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和班级奖励的标准而定,如一二年级作业的评语能够是一朵小花、一面旗帜、一张笑脸;中高年级的评语能够是一个代表一定含义的符号、一句有针对性话语、一个幽默的提示等等。评语有多则多,有少则少,不要用数量去衡量评语的质量,要看评价的实际效果。
此外不要闻“分”丧胆,以为素质教育了,不能再提分数了,其实要看怎样应用分数这个尺度。如果把分数作为评价作业或成绩的唯一标准,那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但如果就我们的国情、校情和班情适当分数做为评价的一种手段,是完全能够的。
怎样评价学生的作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这句话放在作文教学中,我觉得也颇有道理。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来欣赏会得到不同的感受,有着不同的评价,我们只有善于发现,才能教好作文,可以说评价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写作上获取自信心,敢于自由表达是习作成功的第一步。我们需要的是一双慧眼,前...
怎样评价旅游资源
怎样去评价旅游资源。1 旅游资源自身价值评价。1 旅游资源特性和特色。任何类型的旅游资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即使完全同类的旅游资源 由于分布的地域环境差异,往往也各具特色。旅游资源特征和特色是该区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地区旅游资源的独到之处,是衡量其对游客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也是资源开发可行性的决定条...
作业评价标准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数学作业分数制评价的实践与思考。摘要 数学作业呈现给我们的一直是单纯的红批黑字,abcd,优良差等,多年来。好象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模式,无论是老师 孩子还是家长都早已习惯于这样的形式,细细看,显得无情 冷漠。在 轻负高质 号召下,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作业评价机制,让我们利用这些 减出 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