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培优十

发布 2022-08-18 02:19:28 阅读 4950

八年级物理培优试卷。

1.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 ab在 (

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

2. 下图为小红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的像为下图的 (

3.某班同学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4.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

a.光屏上仍能呈现出一个缩小的像

b.光屏上将能呈现出一个放大的像。

c.光屏上不能呈现出像,但眼睛透过透镜能看到像。

d.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像才能呈现出来。

5.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

a.10cm <f<20cm

6.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照相机 b.凸面镜 c.平面镜 d.幻灯机。

7.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 )

a.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b.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

c.烛焰倒立缩小的虚像 d.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

8.小明同学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镜

9.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 )

10.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11.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2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潜望镜。

12.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处.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现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移动光屏后,又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 )

a.像变小,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大 d.像变小,像距变小。

13.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15.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 缩小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

a.10cm

b.20cm

c.30cm

d.5cm16.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能在2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40cm b.30cm c .20cm d.10cm

17.如图7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18.以下是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的距离有关。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9.图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 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的虚像( )

20.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 )

a.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21.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7.5 cm b.12.5 cm c.4.5 cm d. 10 cm

22.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6cm b.10 cm c.16 cm d.20 cm

23.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24.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

a.不能成像

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c.能成两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25.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

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

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

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

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

26.如图12 所示,mn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画出来。

27.如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蜡烛,a′b′为蜡烛所成的像,请用作图法确定凸透镜及一个焦点f的位置,并将它们画出。

28.图16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

填“等大”、“缩小”或“放大填“正立”、“倒立”)

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

焦距不可能小于cm.

29.某实验小组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___填 “上”或“下”)移动。

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___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___上(填一种器材名称)。

30.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为了能使像清晰的成在光屏的**位置,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重新调整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 cm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睢中附中八年级物理培优辅导 十

1 某同学需要清理金鱼缸中沉在底部的污物,其手中只有一根透明的塑料软管,采用虹吸的方法来将鱼缸底部的污物排除。软管的一端插入鱼缸的底部如图1所示,该同学用嘴在软管的另一端吸气,使管中液面到达某点时停止吸气,管中就能自动排出鱼缸底部的污水,同时保证污水不能流进该同学的嘴中,该点是。a a点 b b点 ...

物理八年级培优

八年级物理考试试卷。一 选择题。1 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中只有水,乙中有一小球漂浮于水面上,丙中悬浮着一个小物块,则下列四个说法正确的是 2 如下图所示,玻璃水槽中装有一定深度的水,一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在水槽口下方设有固定的水平金属网。现缓慢向水槽中注水,使水槽内水面上升...

八年级物理培优试卷

八年级培优习题。1 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a 不断改变b 始终不变。c 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 无法确定。2 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 a 一定吸引地球b 不一定吸引地球。c 一定不吸引地球d 无法确定是否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