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教学目的】1、理解《关雎》所表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
2、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手法【教学重点】
诗歌的反复吟唱所表现出的情感【教学难点】比兴手法的运用【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电脑多**,电视机【教学过程】
一、**《蒹葭》动画,引入新课学习。二、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三、课文朗读:**《关雎》动画,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词。(读)
四、认知讨论:就课文内容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讨论,教师可以罗列部分问题引导。(说)
五、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合作**:讨论《关雎》之美,美在何处?(议)六、学生试译课文内容(按节),教师补充并归纳。讲解有关《诗经》的基本常识,对重点的生字词提出要求。(说)
七、**《关雎》动画,学生现场演绎现代版《关雎》(听,看)
八、主题归纳并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警示。
这首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们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洁朴实,全无庸俗虚伪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九、课堂作业:
完成单页练习,进行“双基练习”。十、课后作业。
1背诵全诗(记)2板书设计:见有关课件。
翻译全诗(写)2
蒹葭》一、引入课题:(**幻灯片2)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的作品,是《诗经》中的另一篇佳作《蒹葭》。(**幻灯片3)
二、初读诗文:感受音韵美,感知诗歌内容。(一)感受音韵美(**幻灯片3)
1.全班齐读诗歌,要求学生结合上一课时介绍的关于《诗经》的艺术特点,体会《蒹葭》的音韵美。
2.听学生朗读后,教师正音,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作品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
3.教师明确:《蒹葭》的音韵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2)作品押韵:
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
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
3)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运用叠章,统一内容的反复咏唱,这样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4.请男女生交错进行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音韵美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二)(**幻灯片4)感知内容。
1.联系旧知识:我们知道诗歌有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咏物诗等类型,那么《蒹葭》属于哪一类的作品呢?
(—抒情诗。)抒什么情?(—爱情)是不是这样?
我们来看看原文吧。
2.请学生结合注解,尽量用优美的语言翻译作品第一章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对比第。
二、三章的内容是否是第一章的重复?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明确:三章所写的内容是相同的,表现了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恋、追求和求之不得的伤感。
三、(**幻灯片5)听读诗文:现象诗歌的画意美。1.引导:
唐代的王维,不仅是有名的诗人,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人们曾用这样的话语赞誉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诗情画意”这四个字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蒹葭》正是这样一幅精美的图画。
下面,请先听老师配乐诵读,大家边听边想象,看看脑海中会有怎样的画面?
2.教师配乐朗诵,学生闭目自由想象。
3.小组自由讨论、沟通、交流。
4.个学习小组选派一位同学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教师明确描绘时应达到的要求:有什么景物?
有什么人物?他们的衣着打扮?各自的活动?
而且发言时应该用一段话来描绘给大家欣赏。
5.审美提升:
刚才大家精彩的描绘,再一次证明了“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咱们所想象的“伊人”,都有每个人的审美情趣,并不统一。之所以能让大家产生这么丰富的联想,应该归功于谁?——应归功于作品本身!
因为它给我们读者留下。
了适当的艺术空白:“所谓伊人”,从头到尾都没有清晰过她的面容,从来都没有正对过读者;她似乎就在眼前,忽而又远在天边;她似乎无影无踪,又忽然出现在水中的小洲。这简直像镜中花、水中月,她如梦似幻,若隐若现。
这就是整首诗所表现的朦胧美、神秘美、含蓄美,而诗又贵在含蓄,将最浓烈的爱恋用最不抢眼的色调、最不华丽的辞章表现出来,得确是诗中的精品呵!四、(**幻灯片6)赏读:体味诗歌的情感美。
1.请男女生各一人完成朗读,同学们一起体味作品流露的各种情感,说说这些情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2.学生讨论、交流后,发言。
3.教师点评,明确:深深爱恋——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痴痴守望。
执著追寻——道阻、长、跻、右,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畏险阻失意伤感——宛在水**、水中坻、水中沚——求而不得,可望而不可及。
4.审美提升:
男子用情很深,深秋时节,静物是萧瑟的,色彩是暗淡的;深秋时节,秋水是寒冷的,清晨是彻骨的。那滴滴打在芦苇从中的寒露,也是痴情男子对心爱的“伊人”求之不得而之后落下的伤心的眼泪吧?
那么,除了追求美好的爱情时会出现这样的情感体验,对哪一些事物的追求也有相同的感受呢?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可贵的亲情、纯真的友情、美好的理想、心爱的事业等。
5.全班再读诗歌,表现情感美,配乐。
五、(**幻灯片7,点击超级链接)品读:欣赏flash歌曲《在水一方》,邓丽君演唱。要求学生将画面中的情境与刚才自己所想象的情境对照,全身心的体味诗歌各个角度的美。
六、(**幻灯片8)创读:**背景**,鼓励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要读出自己的个性美!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读比赛。
附板书设计:蒹葭。四。字。
拍情。ang齐恋。押。
韵物?人物?
i韵已道阻长跻右水**坻沚音韵美。
叠词:苍苍6
句。诗画韵。
寻韵。痴痴守望二。二。意。
整。伤i
景。想象不。
畏险阻可望而不可及萋萋采。采。一。
唱。三。
叹朦胧美爱情。
理想事业友情亲情。
重章:反复吟咏。
神秘美7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诗经二首》教案苏教版
诗经 二首。总课题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第二单元学会读书 二 总课时。第1课时。诵读欣赏 诗经 二首。1.了解 诗经 有关常识,感受古代民歌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 2.认识古代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3.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和反复咏唱的章法特点,体会表达效果。目标 目标3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诗经》两首
诗经 两首教案1 教学目标 1 分析 诗经 艺术表现手法在 关雎 和 蒹葭 二诗中的具体应用 2 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纯洁 真挚 健康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 通过课文诵读,体会古典诗文诵读的技巧 2 了解 诗经 中赋 比 兴的表现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所营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教学方法 分...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
九年级 上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 单元教学目标 1 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学习和运用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2 通过反复吟诵,能说出作品所写的自然风景的个性特点,及给予人们的种种启示。3 掌握 吟哦讽诵 的要领,学会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其深蕴的人文内涵。4 学会合作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