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子动理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
2、能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扩散现象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认识微观世界的方法——实验间接的证明和推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到微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微观世界经过了漫长的历程,而且意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二)教学难点引力和斥力的作用机制。
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周围有空气、石头、水等,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新课讲解:多**演示:
扩散现象、打铁的过程、超高压钢瓶渗油现象。
启示:牢固的钢瓶为什么会渗油?它说明了什么?(分子间有空隙,油分子从空隙中被挤出。)
一)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分子的直径极小,通常用10m来量度。10
m又叫埃。1埃=10m。分子。
极小的程度:1cm水中有3.35×1022个分子,如果我们每分钟数80个分子,要用100亿年。
才数的完。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是指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扩散现象的宏观趋势是有“方向”的;但一个分子的运动方向是无规则的。
2、扩散现象的理解:不仅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有效的例证,而且是分子无规则运动一种宏观的表现。“相互接触”;“不同状态”;“方向确定”;“不同物质”。
1)不同的物质一定要相互接触;
2)并不局限于处于同一状态的不同物质之间;(香水在空气中扩散、糖放入水中);(3)表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就大量的分子而言,可能朝某一方向进行,但对于某个分子而言,它的运动是作无规则的运动,(从浓度高的向浓度低的方向扩散)
4)只发生在不同物质之间。(三)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1、吸引力。
二个小水滴溶到一起;物体有固定的形状;打铁时使压力促使接近到一定的程度,分子间发生吸引作用(合拢、分开他们需要有力的作用)。
2、排斥力。
气体的压缩(外力的作用使分子间的距离减少);液体和固体很难压缩,但也能压缩(其分子间的距离比气体分子的距离更小,继续减小分子间的距离,需要强大的外力的作用,分子间显示出巨大的排斥力)。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成在的,并不是有引力时没有斥力,有斥力时没有引力。只是有时引力起主要作用,有时斥力起主要作用。这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4、当引力和斥力相等时,分子间的距离称为平衡距离。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少。(>10倍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力略。)当大于平均距离时斥力减少的更快,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1)r=r0时,平衡。
2)r>r0时,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3)r<r0时,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4)r>10倍分子直径时,可认为没有作用力。(四)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三个论点: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例1、下列事例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桌上放着敞开口的一瓶香水,整个房间充满香味b.将泥沙投入水中,水变浑浊了c.糖放入水中,不久整杯水都变甜了。
d.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尘埃做无规则运动(五)能力训练。
1、物质是由大量的___构成的,它的直径的数量级只有___米。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___做无规则的运动,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之间都会发生___现象。
3、分子间相互作用,同时存在着___力和___力。
4、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米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起主要作用的是()
a.引力b.斥力c.引力和斥力相互平衡d.无法确定。
九年级物理上册1分子动理论练习题新版教科版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 2020最新九年级物理上册 分子动理论练习题新版教科版 word版。年 月 日。部门。一 单选题。1.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破镜难重圆 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b.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
九年级物理上册1《分子动理论》导学案教科版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 2020最新九年级物理上册 分子动理论 导学案。教科版word版。年 月 日。部门。第一节分子动理论。学习目标。1 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 知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4 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应用分子动理论解释...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 电现象》教案
1.电现象 教案。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知道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是常见的静电现象。2 知道在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过程中,电荷只是在物体间发生转移,电荷的总量是守恒的。3 知道火花放电和尖端放电是发生在大气中的电中和现象。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得出正负电荷及相互间的作用,培养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