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基础存盘】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崩殂陟罚臧否( )
猥自枉屈夙夜忧叹( )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候)
b.庶竭驽钝(表示期望)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回头看)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3.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a.先帝不以臣卑鄙b.以塞忠谏之路也。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何以战。
4.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句子。
奉献是什么?奉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奉献是什么?奉献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奉献是什么。
【课内精读】
阅读“臣本布衣……”到文末,完成5~8题。
5.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善”的含义有:①好,好的,善良的;②亲善,友好;③善于,擅长;④应答之词,表示同意;⑤副词,好好地。
根据你的理解,给下列句中的“善”选择合适的义项。
1)咨诹善道。
2)京中有善**者。
3)王曰:“善。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7.“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道出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
8.结尾处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希望与要求?分别是什么?
【拓展迁移】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选自《后出师表》)
9.用“/”标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停顿处。(仅标一处)
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先帝之明以伤先帝之明。
b.臣受命之日先帝称之曰能。
c.并日而食面山而居。
d.今贼适疲于西还于旧都。
11.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2)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
12.作者在文中说现在正是进兵的时候,其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综合性学习】
九(2)班学习了《出师表》后,举行了“走近诸葛亮”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3.下面这两幅图都和诸葛亮有关,请你简要概括故事内容。(不超过10个字)
图一图二。图一。
图二。14.下面这副对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请你从对联中找出诸葛亮所经历的至少三件事。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收二川——诸葛亮收取东川、西川。
出师表》pǐ wěi sù nú rǎng
探望,拜访。)
项和例句中的“以”均为连词,相当于“以致”;a.因为;c.介词,把;d.凭借。)
4.示例:奉献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1)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2)至于斟酌情理,考虑得失,毫无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诚的劝谏,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7.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报答之情,对陛下的忠诚之心及勉励之意。
8.自己:讨贼兴复汉室;攸之、祎、允等:需有兴德之言;陛下:要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9.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介词,凭/连词,以至于;b.结构助词,的/代词,他;c.表修饰;d.介词,在/介词,到)
11.(1)只是坐着等待灭亡,**比得上去讨伐敌人呢?(2)我不是不爱惜自己啊,而是想到蜀汉的王业绝不能够居处在蜀都而得以保全。
12.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
参考译文】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是不能同时存在的,复兴王业不能偏安一方,所以他才把征讨曹贼的大事托付给我。凭着先帝的英明来估量我的才干,本来他是了解我,才让我去征讨曹贼,我的才能差,而敌人强大。但是不征讨曹贼,他所创建的王业也会丢掉。
只是坐着等待灭亡,**比得上去讨伐敌人呢?因此,先帝毫不迟疑地把讨伐曹贼的事业托付给我。
我接受遗命以后,每天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为了征伐北方的敌人,应该先去南方平定各郡,所以我五月领兵渡过泸水,深入到连草木五谷都不生长的地区作战,两天才吃得下一天的饭。我不是不爱惜自己啊,而是想到蜀汉的王业绝不能够居处在蜀都而得以保全。
所以,我冒着艰难危险来奉行先帝的遗愿。可是,有些发表议论的人却说这样做不是上策。如今曹贼刚刚在西方显得疲困,又竭力在东方和孙吴作战,兵法上说要趁敌军疲劳的时候向他进攻,现在正是进兵的时候。
13.图一:空城计;图二:草船借箭。
14.示例:六出——诸葛亮六出祁山讨伐魏国;七擒——诸葛亮七次擒住南蛮首领孟获;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与周瑜联合,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愚公移山练习
愚公移山 练习题。1 基础题。1 为下列划线的字注音。万仞 荷担 箕畚 孀妻 始龀 穷匮 2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杂然相许 惩山北之塞 且焉置土石 何苦而不平 寒暑易节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1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通词义 2 甚矣,汝之不惠。通词义 4.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隆中对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 隆中对 教案课文题目 隆中对 课堂类型 新授课。学习目标 教师学生批注栏 1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翻译 丞相的祠2 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堂要到 寻找?策略。在锦官城外柏树繁3 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 极其锐利的...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经两首》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 诗经 两首 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 诗经 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把握 诗经 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3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同学们,你知道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什么吗?谁能够来谈一谈?二 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