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九年级 上 知识点总结

发布 2022-08-08 05:27:28 阅读 7574

第一章:酸碱盐。

一、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

1)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2)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思考:指示剂只能反映某种物质的酸碱性,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就是酸或碱。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二、常见的酸。

酸和碱都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

闻溶液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许气体飘进鼻孔。

如右图所示),千万不要直接凑近鼻子闻,因为这样做很危险!

一)、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分析:1)①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易挥发。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后,看到有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

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工业用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而略带黄色。

2)浓硫酸的质量增加,原因是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吸水性。因此,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如右图所示)。

状元笔记。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都会变稀,但原因不一样。浓硫酸变稀,是因为吸水性,溶剂增加,溶质不变;浓盐酸变稀是因为挥发性,溶质减少,溶剂不变。

因此,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要密封保存。

二)浓硫酸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实验**2】**浓硫酸的腐蚀性。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的原因:因为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布料、**(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和氧原子按2:1即水的形式夺取出来,生成黑色的碳。

我们做实验时不掌握好浓硫酸的这一“个性”,很可能就会腐蚀**、衣物。

实验** 】**浓硫酸的稀释。

实验步骤:在500ml锥形瓶中盛约25ml浓硫酸,水从分液漏斗中。

缓慢滴入锥形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水立刻沸腾,液滴向四周飞溅。

实验结论: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里。

浓硫酸溶于水时液滴飞溅的原因:这是因为水的密度小于硫酸的密度,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的热使水立刻沸腾,沸腾的水携带着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危及人身安全。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步骤: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不慎将硫酸沾到**或衣服上的处理方法:

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涂上碳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把稀硫酸中和掉---生成无腐蚀性的物质。

三)、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溶液中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2. 活泼金属+酸=盐+h2

mg + 2hcl = mgcl2 + h2mg + h2so4 = mgso4 + h2↑

zn+2hcl = zncl2+h2zn + h2so4 = znso4+h2↑

fe+2hcl = fecl2+h2fe + h2so4 = feso4+h2↑ (亚铁溶液浅绿色)

2al+6hcl = 2alcl3+3h22al+ 3h2so4 = al2(so4)3+3h2↑

3.酸+金属氧化物=盐+h2o 在工业上,可利用此性质除去金属表面的锈。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三价铁溶液黄色)

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

cuo+2hcl= cucl2+h2ocuo+h2so4= cuso4+h2o

4.酸+盐=新酸+新盐反应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caco3+2hcl= cacl2+h2o+co2↑

na2co3+2hcl= 2nacl+h2o+co2na2co3+h2so4= na2so4+h2o+co2↑

agno3+ hcl=agcl↓+hno3bacl2+ h2so4=baso4↓+2hcl

5、 酸+碱=盐+水

naoh+hcl=nacl+h2okoh + hno3 = kno3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四、常见的碱。

一)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naoh): 有强烈的腐蚀性,俗名为火碱、烧碱、苛性钠。使用氢氧化钠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如果碱液沾到**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溶液。

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利用这种性质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氢氧化钠的用途: 在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中作化工原料,在生活中用来除去油污。

状元笔记: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一方面易吸水潮解,另一方面易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因此,氢氧化钠一定要密封保存。

2)氢氧化钙〔ca(oh)2〕俗名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在化学实验中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

cao俗名生石灰,加入少量水。cao+h2o= ca(oh)2

现象:放出大量的热,水立即变为水蒸气,生石灰变为粉末状。

应用:因为氧化钙易与水反应,故可以作干燥剂。

状元笔记: 浓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钙都可以作干燥剂,但原理不同。浓硫酸与氢氧化钠作干燥剂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氧化钙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在选择干燥剂时,被干燥的气体不能与干燥剂发生反应。

3)碱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2、so3等)=盐+ h2o

ca(oh)2+co2= caco3 ↓+h2o 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

2naoh+co2 = na2co3+h2o naoh即能吸收空气中的水,也能吸收空气中的co2,故naoh要密封保存。

so2、so3与碱的反应与上面的反应类似:

2naoh+so2=na2so3+h2o2naoh+so3=na2so4+h2o

亚硫酸钠硫酸钠。

3:碱+盐=新碱+新盐反应条件: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cuso4+2naoh=cu(oh)2↓+na2so4fecl3+3naoh=fe(oh)3↓+3nacl

ca(oh)2+cuso4=cu(oh)2↓+caso43ca(oh)2+2fecl3=3cacl2+2fe(oh)3↓

na2co3+ca(oh)2=2naoh+caco3nh4hco3+ca(oh)2=caco3↓+2h2o+nh3↑

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4: 酸+碱=盐+水

naoh+hcl=nacl+h2okoh + hno3 = kno3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1.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见下图)

ph<7 溶液为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ph>7 溶液为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ph=7 溶液为中性,如纯水显中性。

测定溶液ph最简便的方法是用ph试纸。

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取一小块ph试纸,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立即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与标准比色卡上颜色相近的ph即为该溶液的ph。

说明:1.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要在半分钟内完成。

才能较准确地测出液体的ph。时间稍长ph试纸可能会与待测液发生其它反应,或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反应,酸碱性发生了变化,结果就不真实了,测定的ph也就不准确了。

2. 不能将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这样会污染待测液。

试纸不能用水湿润。如果ph试纸用水润湿,就等于把待测液稀释了,测出的ph就不准确。

六、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组成相似。

盐酸、硫酸、硝酸等酸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 + 和酸根离子,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 +,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oh-,即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所以碱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 +)的化合物叫酸。

九年级化学上知识点全面总结

物理变化。生成。形状改变 玻璃破碎等 状态改变 干冰升华 水结冰等 化学变化。生成。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 白 s 蓝紫色火 氧气中 p 白 fe 四射 al 耀眼白 mg 耀眼白 h2 淡蓝色火 co 蓝色火 ch4 蓝色火。都放。在生成o2 h2 co2等气...

科学三年级上知识点

第一单元。1 好奇心 让我们不断的提出 为什么 并找寻答案。2 小朋友的 活动与 科学家 十分相似。3 科学 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猜测 寻找证据 得出结论。4 琴纳 发现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5 罗杰特 发现人眼具有暂时记忆功能,电影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6 让物体站起来的秘密 上轻下重 左右平衡...

浙教版九年级上知识点 学生版

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1.1 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物质变化 1 形状改变 2 出现沉淀 3 颜色改变 4 状态改变 5 产生气体 6 发光发热 7 温度变化 8 酸碱性变化 1.2 物质的酸碱性。1.电离 一些物质或时,能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2.酸 酸根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