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上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

发布 2022-08-06 20:32:28 阅读 7836

2019-2019学年度上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核外电子b.原子c.分子d.离子。

2.科学家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he),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则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b.2c.3d.4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2019·营口中考)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na+的是( )

5.最近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含四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o4)。针对以上事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和o2的化学性质相同。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是一种混合物。

和o2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6.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还可以再分。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7.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是由原子核的质量决定的。

b.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呈电中性。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8.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2周期。

b.该粒子为阴离子。

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0

d.该粒子为na+

9.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c.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10.某物质受热后分解得到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则这种物质中( )

a.只含铜元素、碳元素、氢元素。

b.只含铜元素和氧元素。

c.含铜元素、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

d.可能含氧元素。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共47分)

11.(7分)写出下列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

1)氮元素。

2)三个氧原子。

3)cl4)2s

5)na6)4个镁离子。

12.(8分)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水是由氧、氢两种组成的。

2)在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反应中,最小粒子是。

3)氯化钠是由构成的。

4)铁是由铁构成的。

13.(5分)在下面(1)~(5)事实后的空格内,选择填写有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均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如图所示,用长颈漏斗小心地将硫酸铜溶液(蓝色)注入水的下面,可以看到明显的界面。静置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___

3)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后,液体体积小于。

100 ml___

4)湿衣服经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___

5)25 m3的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___

14.(8分)(2019·武汉中考)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元素符号为br。

1)右图中xbr属于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填序号,下同),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

15.(4分)下表是某原子(在x x为元素符号,z为原子的质子数、a为该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和)的相关数据:

分析以上数据,你得到了哪些结论?

请写出其中两条:

16.(7分)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用序号填空,下同)__属于阴离子的有属于同种元素的有达到稳定结构的有。

通过以上各图还可总结出,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在于:

17.(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12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b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

2)ne的化学性质___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4)如图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周期。

三、实验与**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18.(12分)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提示:氨水可使酚酞试液变红)

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这说明了。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4)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具有挥发性。

19.(11分)小明同学在商店买到一种“果冻蜡烛”(如图所示)。他想对“果冻蜡烛”进行**。

提出问题】“果冻蜡烛”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查阅资料】“果冻蜡烛”可完全燃烧,燃烧时无烟尘,燃烧过程和熄灭时无异味;

**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结论】该同学分析:二氧化碳是由___元素和___元素组成,因此“果冻蜡烛”含有碳、氢、氧元素。

反思】你认为该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答案解析。1.【解析】选a。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核外电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2.【解析】选b。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2。

3.【解析】选d。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大,例如水分子的质量比铁原子的质量小,故a不正确。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故b不正确。微观粒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故c不正确。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d正确。

4.【解析】选c。na+的核内质子数是11,核外的电子数是10,由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可知:只有c、d核内质子数为11,而c项核外电子数为10,d项核外电子数为11,故选c。

5.【解析】选d。o4和o2为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不同分子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o4分子不可能含有其他分子;纯净物有固定的化学符号,故o4是纯净物;o4和o2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6.【解析】选b。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构成品红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故a正确;物体的热胀冷缩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非分子本身大小发生变化,故b错误;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c正确;一滴水中大约有1.

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水分子的体积非常小,故d正确。

7.【解析】选c。原子核中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因此原子核带正电。

8.【解析】选d。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又由于该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其核电荷数为11;该元素核电荷数为11,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周期表第3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为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故选项d正确。

9.【解析】选c。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而由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种类、数目都发生了改变,可判断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反应前的两种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两种物质的分子,反应后的两个分子构成完全相同,属于同种物质的分子,故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由微观图可以看出,分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题。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班级姓名成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ca 40 fe 56 一 选择题 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

2023年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测试题

姓名 班级第小组号分数。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24分 1 2014潍坊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2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 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 2 b 8 b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

2023年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课时 复习教案。复习目标 1 进一步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其性质,能用分子 原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变化和现象。2 明确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区别和联系。3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4 了解原子的结构及离子的形成。5 通过对知识的回忆,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