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诗歌赏析zwz

发布 2022-08-03 00:18:28 阅读 2532

制卷:詹文志姓名。

一、课内部分。

望江南】 (温庭筠·宋)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1、“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中的“独”字透露出女主人公怎样的处境? 答:孤独寂寞之情。

2、词人用“过尽千帆”写归船之多,接着用“皆不是”一转,其用意是什么? 答:写失妇失望之深。

3、最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思妇的什么之情? 答:即景生情,拟人。抒发思妇的惆怅之情。

4、这首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加以描绘。

答: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依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等人等得肝肠寸断。(意近即可)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边塞的萧瑟与荒凉),下阕写思乡之情(思念家乡慷慨悲壮的情怀)。

2、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加以描述。

答: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意近即可)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答: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4统领全词景物特点的是哪一个字?描写了哪三个方面的景象?分别表现了什么特点?

答:统领全景特点的一个字是“异”。描写了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闭的景象。分别表现了塞下秋景天冷、声杂、战事紧张的特点。

5、“孤城闭”有何妙处? 答: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

6、“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用典,奏出昂扬之音。

7、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 答:上阕侧重描写,下阕侧重抒情。

8、“燕然未勒”的意思是边患未平,敌人未退。

9、想象“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描绘的画面,并写出景物描写的作用。

画面:在崇山峻岭之间坐落着一座孤城,傍晚时分,夕阳夕照,烟雾弥漫,城门紧闭,显出几分苍凉悲壮之感。

作用:写出边塞之城的孤寂悲凉景象,也表现出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点。

10、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两句诗写出了戍边将士的矛盾心理。他们常年在外戍边,免不了要思念远在万里的家乡,但一想到边患未平,敌人未退,只好把归家之事放在一边。表现了将士们以国事为重,以天下为先得高尚精神。

11、这首词表达了戍边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主要通过哪两句表现出来?

答:这首词表达了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他们思念家乡、壮志难酬的激愤抑郁之情。主要通过“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出来。

12、请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

这句词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共同营造出一种伤感凄凉的氛围,“羌管悠悠”既表现了边塞乐曲的绵长,也是将士们内心思乡之情的真实写照。

霜”字暗示了是在深秋季节,渲染了一种凄凉寒冷的氛围,很巧妙地与文中的“白发”相呼应,更为诗歌增添了一层悲凉的色彩。

13、请揣摩“霜满地”的作用。

渲染气氛,表现出将士们的凄清悲凉之感,表现了戍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1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互文。含蓄表达了作者要建立军功的爱国情怀和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场面;下阕言志,抒发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遣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3、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有什么好处答:狂。突出作者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4、“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有什么写作特点?分别表达是什么意思?

答:都用典。“亲射虎”表达作者年纪虽老,但仍有少年狂气;“遣冯唐”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射天狼”表达作者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

5、“千骑卷平冈”(或“卷”)有何表达效果? 答:极言行走之快,表现出狩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的场景。

6、词的上阕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倾城”。

武陵春】(李清照·南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抒发作者的什么心境? 答:抒发作者凄凉落寞的心境。

2、词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这两句诗运用比喻,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着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

3、作者在词中是怎样表现愁苦之情?

答: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这哀愁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可触摸;然后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愁比着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的连船都载不动。

4、“闻说”“也拟”“只恐”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答:三个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

5、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夸张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比喻、设问、夸张,将无形的“愁”比作有形的一江春水永流不尽,生动形象地写出愁之多。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答: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绪从词中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两个细节看出来。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中“秋”“点兵”的表达效果。

答:“秋”既点明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点兵”透出战斗即将开始。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对偶、借代。营造出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

6、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梦回”的情景?)

答:抒发作者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7、这首词融梦境(梦幻、理想)与现实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可怜”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8、试从艺术手法上对“沙场秋点兵”一句作赏析。

运用虚笔,“秋”让人联想到秋高气爽,草肥马壮,渲染了出征将士威武的气势,充分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9、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表现了将士英勇无畏,奋力杀敌的精神风貌,也暗示了战斗的顺利。

10、作者为什么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答:作者希望收复失地,却因朝廷无能而难以实现,而自己已年老,心中不由涌起壮志难酬的悲愤。

11、作者在理想和现实中各是怎样的形象?

答:理想中是雄姿英发、驰骋沙场、气概豪迈的将军形象;现实中是隐居乡间、忧虑国事、壮志难酬而悲愤的诗人形象。

12、为什么说这首词是一首“赋壮词”?

答: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生活情景,种种都极其勇猛、雄健;

②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③从语言风格上看雄壮而不纤巧。

二、课外部分。

月夜】 (刘方平·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作者在月夜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气息,最能表现所感的词是“虫声新透”“绿”。

2、第三句中表现诗人对春天独特感受的一个词是“偏知”。

3、“虫声新透绿窗纱”中“透”字有何妙处? 答:写出声音的穿透力,标志着生命萌动,万物复苏。

4、“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答:描写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诗人喜悦之情。

5、这首诗表达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迎春回归的无限喜悦之情。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 诗的第二联历来为人称道,为什么?

答:纯用名词将早行所见景物一一呈现出来,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九年级上册诗歌赏析

一 渔家傲 范仲淹。1 本词上阕描写边塞下阕抒情。全词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的艺术风格。2 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阕围绕 异 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b 衡阳雁去无留意 意思是 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c 燕...

九年级上册诗歌赏析

一 渔家傲 范仲淹。1 本词上阕描写边塞下阕抒情。全词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的艺术风格。2 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阕围绕 异 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b 衡阳雁去无留意 意思是 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c 燕...

九年级上册所有诗歌赏析

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1 温庭筠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 派 首要词人。本词中 脉脉 悠悠 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花间。2分 脉脉 悠悠 既写点出了时间也写出了夕阳余晖下江水悠远的景象,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