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发布 2022-07-23 06:23:28 阅读 1428

祁元红。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包括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图形认识初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四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其中每一章都是相关领域的基础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本册书供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学期使用,全书共需约6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章有理数约21课时。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约18课时。

第三章图形认识初步约14课时。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约8课时。

一、本册教科书的内容与课程学习目标。

第一章“有理数”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要性、有理数的意义,能够从事有理数运算,体会“数的扩张”的一致性,并能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首先,教科书在前面两个学段学习正数的基础上,引入了负数的概念,这不仅是实际的需要,也是学习第三学段数学内容的需要;接着引进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关于有理数的一些概念,这样一方面加深对有理数(特别是负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学习有理数运算做准备;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及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与运算律,这是本章的重点。在本章,有理数加法与乘法都是在介绍运算法则——着重于符号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基本运算,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引入运算律;减法与除法,则是着重介绍如何向加法与乘法转化,从而利用加法与乘法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进行运算;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分散安排在相关内容中。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其中,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 实际问题贯穿于全章始终,而对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

在许多教科书中,整式及其加减运算作为基础知识,通常集中安排在一元一次方程之前。在本书中,是将有关整式的内容分散地融于对方程的讨论之中,不过于强调式的概念, 只要它们能自然地为讨论方程这条主线服务即可。

在本章,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讨论始终是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教科书首先从一个行程问题的实例入手,让学生从用含x的式子表示有关数量并进一步表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从而体验方程的特征及从算式到方程的变化;接着从讨论解方程的需要出发,认识等式的性质,从而自然地产生解方程的方法;接下来,教科书又结合两个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分别讨论了“合并(同类项)”和“移项”,在对另两个实际问题的讨论中引出解方程中的“去括号”和“去分母”,进而归纳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目标和一般步骤。另外,为切实提高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章最后一节安排了“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选择了三个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设置了若干**点,给学生提供具有一定深度的思考,把全章所强调的以方程为工具把实际问题模型化的思想提到新的高度。

使学生能在更加贴近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得到提高。

第三章“图形认识初步”的主要内容是对图形的初步认识,教科书首先从大量的实例入手,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物体抽象出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以及进一步认识点、线、画、体,在此基础上,通过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展开立体图形等活动,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直线、射线、线段和角都是简单的几何图形,比较复杂的图形都是由简单的图形组成的,有关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也是研究比较复杂的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的必要基础,有关它们的画法、计算,也是有关复杂图形的画法、计算的基础。各种简单图形的表示方法、几何语句等,也与以后各章的学习密切相关。因此,教科书在3.

1节“多姿多彩的图形”之后,在前一学段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的基础上,给出了它们的表示方法以及线段大小比较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得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在此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实例,给出了关于角的概念、角的两种定义、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画法、角的比较、补角和余角等内容。

本书的第四章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是全套书统计部分的第一章,主要内容是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教科书首先从一个具体问题入手,介绍通过全面调查获得数据的方法和步骤,在解决这个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过程,学习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收集数据以及利用**整理数据的方法;接下来又以一个具体实例介绍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步骤,再一次让学生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对抽样的必要性和样本的代表性有一个初步的体会。最后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亲自动手收集整理和处理数据并对所得结论进行解释和质疑等活动。

二、本册教科书的编写特点。

(一)承上启下,注重基础。

本册书作为七至九年级的六册数学教科书的第一册,应是前两个学段数学教科书的后续。因此,本册教科书的编写特别重视与前面学段的衔接,本册书中许多地方都是前面学段所学数学知识的总结和提高。

例如,学习有理数的有关概念以及运算,都必须从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数的概念及运算出发:学生对负数的认识离不开对已学过的数的认识;有理数的运算, 当符号确定后,就归结到已学过的运算上去;当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之后,原有的运算律仍然保持。

再如,从《标准》看,在前面学段中已经有关于简单方程的内容,学生对于方程的认识已经历了入门阶段,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本章的内容是在前面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即对一元一次方程做更系统更深入的讨论,所涉及的实际问题要比以前的问题复杂些,更强调模型化思想的渗透;对方程解法的讨论更注重算理,更强调未知向已知转化以及解法程序化的思想。

对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内容,《标准》在三个学段都有要求,呈螺旋上升的方式。根据《标准》的这个特点,本章注意系统整理前面两个学段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同时注意增加一些新内容,比如增加了设计调查问卷、利用抽样调查来收集数据的初步知识等。

引导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更好地体会统计思想。

同时,本册书在全套教科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册书的主要内容是整个七至九年级教材体系的基础,本册书中的某些思想方法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从知识内容上来看,有理数的有关概念与运算是整个学段“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基础;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内容也能为今后学好有关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打好基础;在“图形认识初步”中所学习的如何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如何把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以及图形的表示方法,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运用等,也都是整个“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中,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初步培养统计观念,也是今后学好有关统计知识的重要基础。

从数学思想方法来看,整册教科书中体现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化思想;许多性质、运算律呈现时体现了从特殊对象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想;“有理数”中利用数轴研究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性质时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一元一次方程”中体现了解方程的化归思想和程序化思想;等等。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不仅在本册书中,而且在后面其他各册书中,也都是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对于本册书的基础地位,编写时给予了充分重视,体现了从算术到代数、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确定性数学到不确定性数学等过渡,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在这些转折中的作用,返璞归真,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数学打好基础。

(二)密切联系实际,体现知识应用。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其中存在大量问题涉及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现实素材。在编写教科书时,我们力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概念的产生力求从实际需要出发,内容素材的选取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并注意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

例如,在“有理数”一章,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数轴、有理数大小比较、有理数加减法、科学记数法等,都是结合实际问题,从实际需要出发引入的。在“一元一次方程”一章,实际问题情境贯穿于始终,对方程解法的讨论也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全章涉及了诸如物理问题、几何问题、经济问题、农业问题、生产效率问题、中外名题、体育问题、社会问题等许多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中,也是充分利用现实世界的物体,通过观察大量丰富的立体、平面图形,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从中“发现”几何图形,归纳出常见几何体的基本特征,从而更好地“把握图形”。统计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就离不开大量真实的素材,教科书中的素材也涉及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生的身高、体重、视力、脉搏,保护动物、收集废电池、不丢弃塑料袋等环境保护问题,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工资、雨伞销售等经济问题。

(三)改进呈现方式,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编写教材时,我们也是力求改进教材的呈现形式,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说起,主动收集寻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并更多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互相交流,在主动学习、**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在教科书中,穿插安排了大量“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等栏目。让学生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如观察温度计获得对数轴的直观感受,观察天平发现等式性质,观察优美图案从中发现平面图形等);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获得结论,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加深认识(如思考在不同解法中运算律所起的作用,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得到直线的性质,思考如何设计调查问卷中的问题等);通过**解决问题,探求结论(如结合数轴和两次运动**有理数加法法则,**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等);通过讨论互相启发,促进数学思考,扩大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如讨论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等);在观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归纳结论,体会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如归纳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等)。在教科书的边空,还提出了许多思考性的问题以及有关内容的注释,引导学生思维,拓展知识面。

在教科书正文叙述中,适当“留白”“留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

教科书对于练习、习题的处理,是按照“使练习、习题成为学生学习正文内容的自然延续”的原则来安排的。例如,“一元一次方程”中有关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列代数式)、解方程,“图形认识初步”中延长线的画法、几何语言的转换等内容,都是在练习、习题中体现的。练习题的安排,也不是简单的课时划分,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安排。

对于习题,改变了以往根据题目难度分为a、b组的方法,而是按照习题功能设置了“复习巩固”“综合应用”“拓广探索”三个层次,有针对性地选配习题,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三 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四章,第1章 有理数 第2章 整式的加减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4章 图形认识初步 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 观察与猜想 试验与 阅读与思考 信息技术应用 等以及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 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 a的形式 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 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姓名。一 班情分析。我执教七 班,全班38人。通过查阅新生录取成绩册,发现本班新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全校前30名成绩的学生我班仅有一名,80分以下有人,其中不及格的有人,总体成绩一般。从小学毕业试卷分析可以看出,相当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简单计算,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 知识点掌握不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