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 B4版

发布 2022-07-20 19:55:28 阅读 5042

1咏鹅。

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经典名句】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1. 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 项:颈的后部。 3.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诗句意思】

大白鹅啊白鹅, 你也就只能弯曲着脖子仰天欢叫, 洁白的身躯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 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

赏析】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

“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2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经典名句】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注释】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田田:莲叶茂盛的样子。

诗句意思】

这首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乐府解题》云:“《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也。

”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古代诗歌中用“莲”字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莲”和“怜”同音,因此也借来表示“怜爱”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宋朝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更赋予莲花以品性高洁的形象,从此莲被誉为“花中君子”。

这首诗分“唱”、“和”两个部分。前三句是一人领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后四句是众人和唱,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变化描绘出鱼儿们在荷叶间嬉戏游弋的动人情景,显得活泼、自然、有趣,具有很强的**感。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写,却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3所见。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经典名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欲:想要。

捕:捉。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

4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诗词注释:小娃:男孩儿或女孩,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艇:船。白莲:白色的莲花。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诗句意思】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5悯农(一)

唐代李绅。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un),

国内由于飧字用的很少,是个冷僻字,当初为了让诗歌更通俗易。

懂,改为餐了。

【诗句意思】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

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赏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

一、二句“锄。

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

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

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

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

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

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

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

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

约食物,不浪费 。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

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

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6悯农 (二)

唐代李绅。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

【注释】 1.悯:怜悯。

2.粟:(sù)谷子;栗粟。

3. 犹:还。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诗句意思】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名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简析】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

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

收”,概写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

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

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

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

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

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

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

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7风。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诗句意思】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名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赏析】这是一首构思别致的咏风诗。诗中不出现一个风字,也看不到常用来描写风的“吹”“刮”等字眼,但我们仍能从四种自然现象中感受到风的力量。前两句从季节变化的角度描写风温和的一面:

秋风吹来,树叶飘落,春风拂面,百花齐放。

后两句从地点变换的角度描写风粗犷的一面:大风吹过江河,掀起千尺巨浪;

刮进竹林,万竿翠竹歪斜起伏。这首诗对仗工整,韵律优美,每句诗中巧妙。

地嵌入一个数字,显示能。了诗人高超的语。

8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①床:指井台。(对于床的解释有争议,见下)

疑:怀疑,以为。

举头:抬头。

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诗句意思】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 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信手拈来,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本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客居他乡的游子,面对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乡、不想念亲人呢?如此一个千人吟、万人唱的主题却在这首小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致千年以来脍炙人口,流传不衰!

9《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经典名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韵译】: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赏析】:这是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

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10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爱:喜欢。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7年级历史b4卷

兴明中学2017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题 2017.10 一 选择题 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将其答案代号填入答案卡中。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中国历史是中国人的历史,标志着中国历史开始的事件或现象是。a元谋人的出现 b北京人的出现 c盘古开天辟地 d禹建立夏朝。2...

七年级语文测试题 B4版

答卷时间 60分钟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50分 一 填空。6分 1 在汉语拼音中,声母有 个,韵母有 个,整体认读音节有 个,音节中除读轻声之外,使用的声调符号有 种。2 侮 施 饮 怨 梢 五个字的注音中,只有 的注音不是整体认读音节。3 木偶似的 中的 似 的读音是 二 在 里写出同音...

二年级语文月考卷B4

龙王乡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月考考试。基础知识 60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 u ji j zh zh u y c n l n l o d ng su n y qi m d mi n t ng chu z u 二 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 表示出来。6分 供 g ng g ng 认车辆 li 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