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特岗教师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命题**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陶冶教育法 d.说服教育法。
2.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提示我们应注意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
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 )
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心理现象 d.生理现象。
4.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
a.教育方针 b.教学原则 c.课程计划 d.学科课程标准。
5.冬天走进橙色的房间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是( )现象。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视觉。
6.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意识形态 d.民族文化传统。
7.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
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8.在托尔曼的迷宫实验中,白鼠在没有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称( )
a.操作性行为 b.辨别学习 c.潜伏学习 d.获得。
9.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a.创造力 b.思维力 c.观察力 d.记忆力。
10.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b.促进生活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11.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纳 d.凯洛夫。
12.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材料 c.教育手段 d.教学媒介。
13.一名5岁儿童,在智力测验中,测得的智龄是6岁,他的智商应该是( )
a.83 b.100 c.120 d.1lo
14.科学家通过观察动物来****,说明思维的(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创造性 d.敏捷性。
15.“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连续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16.小陈是某中学初三学生。临近中考,学校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并划定了分数线,规定凡低于这个分数的学生都将被班主任“劝退”,不能报名参加当年的中考。考试结果出来,小陈的名字赫然在被“劝退”之列。
小陈的父亲曾找过班主任和学校领导,要求学校准许孩子报名,但被学校拒绝。案例中学校的行为侵害了小陈的( )权利。
a.受教育 b.发展 c.生存 d.知情。
17.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课外校外教育 b.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8.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
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迁移。
19.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培养(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识。
20.参加教师资****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a.2 b.3 c.4 d.5
二、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l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实物或模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以使学生获得有关感性知识的方法叫。
2.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与个性心理。
3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4.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5.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对象具有执行具有结构具有。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服务,必须与相结合。
7.失明者的听觉一般都比较好,这表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8.格塞尔强调机制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9是表现在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提出,以德育为中心,把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无目的论主要是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的观点。(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意志。(
3.教师的幸福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感受到或意识到自己教育理想和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4.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5.长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5—9(即7±2)个项目,平均值是7。(
6.教师的职能是教授科学文化知识。(
7.孟子是中国古代外铄论观点的代表人物。(
8.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可以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9.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10.沉思型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总会比冲动型学生更占优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2.商述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3.简述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4.简述现代学生观的主要观点。
5.简述记忆的品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终身教育思想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2.教师如何应对课堂上发生的意外情况?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小强平时读书很用功,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对所学知识能够自觉复习,看了一遍又一遍,从不懈怠;背诵语文、数学等有关知识时,总是一字不漏。可是尽管学习很刻苦,常常比别人多花很多时间,然而事倍功半,一到考试时,总是该记的记不住或者记得不准确,成绩不太理想。 针对小强的情况,如何提高小强的记忆效果?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奖惩属于品德评价法。
2.c【解析】题干体现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3.b【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4.d【解析】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
5.c【解析】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
该题中,走进橙色的房间引起温暖的感觉,这是联觉。
6.b【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7.c【解析】2023年,清**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
8.c【解析】潜伏学习是指在无奖赏时能够发生的,但在有需求时才表现出来的学习过程。例如,在没有直接奖赏时,收集和储存信息,以备将来之需。
9.b【解析】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10.d【解析】教育的功能有社会功能和本体功能,选项a、b、c都属于社会功能,只有d属于本体功能。
11.b【解析】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
12.d【解析】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教育手段都属于教学媒介。
13.c【解析】智龄(6)除以实龄(5)乘以100,等于120。
14.a【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地认识。科学家通过观察动物这个媒介来认识**,所以体现的是思维的间接性。
15.d【解析】“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敢于创新,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16.a【解析】参加考试是学生享有受教育权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侵犯了小陈的受教育权。
17.b【解析】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18.a【解析】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19.d【解析】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要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20.b【解析】《教师资格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二、填空题。
1.演示法。
2.心理过程。
3.感觉。4.理解教材。
5.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6.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劳动。
7.互补性。
8.成熟。9.气质。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判断题。
1.√【解析】杜威曾经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2.×【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3.×【解析】教师的幸福不仅体现在精神上,还体现在物质上。
4.√【解析】班级规模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到班级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还会影响到交往模式及小群体的形成。
5.×【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短时记忆的容量。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6.×【解析】教师的职责不但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还要育人。
7.×【解析】苟子是外铄论观点的代表人物,孟子是内**观点的代表人物。
8.×【解析】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但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
9.√【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他提出了联结一试误理论。
10.×【解析】在解决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时,冲动型学生更占优势;在解决高层次问题中沉思型学生更占优势。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2.(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3.(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
4)发扬教学民主。
4.(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5.(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
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身不忘,这就是记忆持久性良好的表现。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它是指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
1.(1)终身教育理念和理论是二战后在**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它是对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观念的否定。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中。
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2)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人员并且在教学中越来越成熟的转变过程。也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的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
3)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其终身学习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素养。
2.(1)理解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内涵;(2)重视教师的实践缄默知识;(3)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具体来说就是:第一,加强教育理论修养,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理论思维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第二,注重实践锻炼,获得对教育实践的感性认识和教育经验,积累在不同教育情境下的恰当行为模式;第三,教师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在有意营造的教育情境中,自觉地整理从事实中产生的并且由于事实而得到升华的思想。
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2019特岗教师考试
2011特岗教师考试 教育学基础 论述题一。1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有何趋势?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许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渐延长...
2023年特岗教师考试
2013年特岗教师考试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命题 试卷 5 1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 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 相一致。a 动机原理。b 强化原理。c 学习的发展准备原理。d 成...
特岗教师考试复习
教育学概念考点48个。1.教育 广义的教育 指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 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 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 是指学校教育。2.教育研究 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 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