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散文第一单元练习

发布 2022-07-15 20:43:28 阅读 5933

c.作者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d.作者对西山特立之貌的描写赋予了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和恢弘远大的志向,西山即我,我即西山,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答案:a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醒来之后就起身,起身后就返回。我原以为凡是永州稍有特异之态的山水,都已为我享有了,但还不曾知道西山的奇异和独特。(4分)】

超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

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面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

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有改动)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服:遭受,忍受。

b.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固:坚持。

c.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烈:功绩。

d.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吊:哀伤,哀吊。

解析: b.固:一定。

6.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体现作者“超然物外”的一组是( )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②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③始至之日,岁比不登 ④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⑤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⑥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曰:乐哉游乎。

a.①②b.②③

c.①②d.②④

解析: ③皆是客观表述,没有表达作者“超然物外”的思想;⑤是作者对韩信的评价和态度。 答案: c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如不能超然物外,则乐少悲多;如能超然物外,即使在困苦的环境中,也有可乐的东西。

b.这篇文章围绕一个“乐”字,先叙事后议论,语言如行云流水,洋洋洒洒,收纵自如,得心应手,颇有大家风范。

c.文章详写超然台的美景,是为了说明作者能在既有的景况下获得较大的快乐,突出了他的超然物外的思想。

d.文章篇末点题,借弟**由的文章来给台子取名,并表示自己“无所往而不乐”的生活态度,以及面对困境的豁达胸怀。

解析: 文章应是先议论后叙事。 答案: b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彼挟其高大以临我作师说以贻之。

b.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c.因城以为台者旧矣蒙故业,因遗策。

d.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顷之,持一象笏至。

答案:a【解析】a组两个“以”都是目的连词。b组两个“而”分别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和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c组两个“因”分别是动词“靠近”和“继承”。d组两个“之”分别是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和音节助词。

9.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作者“超然物外”的思想的一组是。

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

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⑧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

a.①②b.②③c.②③d.①③

答案、d【解析】第②句是说明条件的艰苦,是客观的,而不是有意为之;第⑤句是作者对韩信的评价和态度,第⑧句是对求祸辞福主观愿望和客观结果的分析。

道山亭记》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

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头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

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

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揖自任也。

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

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生.而习水事者生,通“性。

b.其门之内外皆涂涂,通“途”

c.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属,集中,聚集

d.或侧径钩出于不测.. 之溪上不测,不可测量

解析:a项“生”应是“生下来”。 答案:a。

11.选出下面加点词的活用不同的一项:

a.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

b.始舍.于其址。

c.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d.沛公军. 霸上

a.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

b.又以刃刺酒翁、坏.酒器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解析:① a 名词作状语,像钩子一样弯曲,bcd 名词活用作动词。 ②c 形容词作动词,abd 使动用法。 答案:①a②c。

1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具体详尽地描绘闽地的险且远,“或逆坂如缘绠,或垂崖如一发”,“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极为具体,读之使人惊心动魄。次段又极言福州人力的瑰诡殊绝。这是此篇的主意。

b.首段“其途或逆坂如缘绠,或垂崖如一发”一节,前状山行之奇,后摹水行之险。巧妙地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险状迭出,炫人眼目。又从高处俯视,一展全貌。

文章短句纷陈,用字尖新巉刻,视觉感受非常强烈。

c.这篇文章,曾巩以壮阔浩瀚的思潮,雄伟奇崛的文笔,描写了福建的山川形势,水陆交通以及风土民情,然后点出道山亭的景状及其寓意,如画龙之点睛,独传其神。

d.这篇文章用了寓主意于客位的手法,写闽地山水之险不是主意,写程思孟不畏其地险远,而能安于其居,抗思尘外,这样好整以暇,才能做出政绩来,才是全文的主心骨。

解析:a项不是文章主意。d项才是文章主意。 答案:a

百丈山记。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

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

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

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

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

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最其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年月日记。

1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磴:石台阶。

b.循磴而东,即得小涧循:顺着。

c.阁据其上流据:拥有。

d.老屋数间,卑庳迫隘隘:狭小。

解析:c项,据:占据,位居。答案:c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

b.山之胜盖自此始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

c.循磴而东又为石梁,度而北。

d.虽盛夏亭午无暑气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解析:b项均为“助词,的”。a项,乃:

副词,才/副词,是,表判断。c项,而:连词,表修饰/表顺承。

d项,虽:连词,虽然,表转折/连词,表假设,即使。 答案:

b15.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游记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式,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

b.文章第2段以“涧”为中心,贯穿着水的描写,详写涧水美的形貌和作者由此而萌生的审美情趣。

c.作者认为山庵,壁其后不足观,游人不必前往。

d.山门伴水,枕席卧闻水韵,但时间长了更加悲伤,不过终究是可爱之景。

解析:c项文中作者认为没有什么可看的,但并未说游人可不必前往。答案:c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林薄间东南望薄:迫近。

b.日光烛之烛:照耀。

c.不可殚数殚:尽。

d.既皆赋诗,以纪其胜胜:胜景。

解析:a项,薄:密林。 答案:a

1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百丈山“最可观”的一组是( )

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②一峰独秀出 ③皆若飞浮来往 ④下临峭岸, 深昧险绝。

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 ⑥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

a.①②b.①②

c.③④d.④⑤

解析:①是最后记小结之用;⑥此句不是写百丈山自然景观的,是介绍祠堂的作用。

答案:c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长的游记。作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行程上面,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景,抒发对百丈山的喜爱。

《唐宋散文选读》“游记体散文”单元检测试题

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一 基础题 每题5分,共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睥睨 p偃仰 y n夷狄 d径直 j ng b 开阖 h骋婺 w瓮牖 w ng 倏忽 h c 衡缩蟉糅 li 沟通潮汐 ch o 罕不踬也 zh 麓多桀木 ji d 叠石为蹬 d ng 其声溅溅 j...

《唐宋散文选读》“游记体散文”单元检测试题

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一 基础题 每题5分,共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睥睨 p偃仰 y n夷狄 d径直 j ng b 开阖 h骋婺 w瓮牖 w ng 倏忽 h c 衡缩蟉糅 li 沟通潮汐 ch o 罕不踬也 zh 麓多桀木 ji d 叠石为蹬 d ng 其声溅溅 j...

《唐宋散文选读》游记体散文单元检测试题

唐宋散文选读 游记体散文 单元检测试题。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一 基础题 每题5分,共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睥睨 p偃仰 y n夷狄 d径直 j ng b 开阖 h骋婺 w瓮牖 w ng 倏忽 h c 衡缩蟉糅 li 沟通潮汐 ch o 罕不踬也 zh 麓多桀木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