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模块第二单元检测题

发布 2022-07-12 10:21:28 阅读 2891

高一语文必修二单元过关测试题2

班级姓名分数。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范晔(yè) 善属文(zhǔ) 合契(qì) 骸骨(hái)

b、茕茕孑立(qióng)敕令(shè) 遴选(lín) 初露头角(lòu)

c、一模(mó)一样连辟公府(pì) 璇机(xúan) 陇西(lǒng)

d、邓骘(zhì) 鼓捣(dǎo) 擎天(qìng) 咀嚼(jué)

2、对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逾:过度。

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

c、中有都柱都:大。

d、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很。

3、下列句中“因”字的用法与“因入京师”的“因”相同的一项是( )

a、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b、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伺者因此觉知d、相如因持璧却立。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②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精思附会,十年乃成 ④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5、下列句中“发”字的用法与“机发吐丸”的“发”相同的一项是( )

a、野芳发而幽香b、常一龙机发而地不觉东。

c、见其发矢十中** d、舜发于畎亩之中。

6、下列词语不属于古今义的一项是( )

a、不好交接俗人b、衡下车,治威严。

c、公车特征拜郎中 d、因已讽谏。

7、下列句子与“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月出于东山之上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客又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d、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a、领导干部的子女及其配偶已全部从流通领域的公司推出。

b、托尔斯泰的记忆力和观察力是十分惊人的,他能迅速捕捉形象并长久地储备在头脑中,创作需要时,一“呼”即出。

c、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如何。

d、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

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

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

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

a、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b、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琳琅满目。

d、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琳琅满目。

1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__使用“想。

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

2)小屋的出现,__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3)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___了。

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4)看见母亲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___

a以至点缀衬托反应。

b以至点破布置反应。

c以致点缀布置反映。

d以致点破衬托反映。

11、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大自然的神秀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描绘的,只有设身处地地看一看,才能真正领略到她的魅力。

b、下车伊始的老杨不顾长途跋涉带来的疲倦,没顾上回家看看,就兴冲冲地带着新菜种一头钻到责任田里去了。

c、鲁迅是一个赤子,大地与人民的赤子——仅此一点,就与当时形形色色的作家、学者、名流拉开了距离。

d、相比之下,《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听、说、读、写这些建筑在文字基础上的能力要求就具体而微了。

二、科技文阅读,完成1—3小题(每小题3分)

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

长达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与绵延的万里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长城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邗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唐宋繁盛一时,元代截弯取直,明清屡加疏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运、水利灌溉的生命线。

大运河涉及黄河与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沿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址密集的地区。各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不仅如此,大运河在开凿的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特别是沿岸几十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保存了极其特色的内河文化。

但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的保护现状确定令人忧虑。除千百年来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水量匮乏等自然原因外,更有乱开支渠、截流用水、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而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也使大运河的保护无法形成综合性的全盘规划。

大运河虽然历尽沧桑,却衰而未亡,江南河段仍然泽被今人;已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涉及到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因此,亟需通过文物调查与文化保护研究。提交完整的大运河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及其沿岸相关古迹不仅应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12、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河堤决口,泥沙淤窝,河段缺水,大运河已经是衰败不堪。

b.乱开支流,截流用水,管理不善,大运河的保护现状令人忧虑。

c.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大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常被随意改拆。

d.分省分段的管理,使大运河的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无法提交。

1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运河实际上下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b.从开凿时间和规模上看,大运河是世界同类工程所无法企及的。

c.部分河段借用湖泊和河流,影响到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位。

d.大运河的文物价值至今没有得到专门的法律法规的肯定和保护。

14、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有利于提升沿岸文物古迹的文化价值,传扬其“古代文化长廊”的美誉。

b.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大运河将更有利于沟通交流,昔日南粮北运、商旅交通的胜景将得以恢复。

c.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的保护,从而加速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

d.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历史上极具内河文化特色的大运河将会呈现出新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

三、诗歌鉴赏(8分)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15、从体裁看这首诗属于什么诗?(2分)

答。16、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

四、文言文翻译(每小题10分)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2、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性,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3、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之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4、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5、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第二模块第二单元说课稿

module2 unit 2 it will snow in harbin.西交口乡中心学校王丽芳。1 教材。外研版六年级下册第二模块第二单元,这是一节复习课,主要学会用一般将来时描述天气。二 教学目标 复习关于天气的单词 会用 it will 动词原形 it will be 形容词 这个句型表达未...

第二模块第二单元教案

module2 unit 2 it will snow in harbin.西交口乡中心学校王丽芳。step 1 warming up.1.greeting.2.sing an english song.how is the weather?out of the window it s warm a...

第二单元检测题

20 离心泵的流量又称为 2 选择。21 消防水的色环是 色。a 绿色 b大红色 c紫色 d棕色。22 弹簧薄膜式减压阀主要由 等组成。a弹簧 b薄膜 c阀杆 d阀芯 e阀体 23 泵壳的作用是 a汇集能量 b汇集液体 c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 d将位能转化为静压能。24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是 a吸入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