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模拟试题

发布 2022-07-07 23:00:28 阅读 1813

密云二中2014届高三年级周考(2)

物理试卷。命题人:戴琪生。

卷。13.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

a.α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14.以下关于分子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

b.液体难于被压缩表明液体中分子力总是斥力。

c.气体分子之间总没有分子力的作用。

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15.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光的偏振特性的是( )

a.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

b.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是偏振光。

c.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滤光片可以使影像更清晰。

d.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

1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1是t=1s时的波形图,图2是波中某振动质元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线(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图2可能是图1中哪个质元的振**线( )

a.x=0处的质元 b.x=1 m处的质元。

c.x=2 m处的质元 d.x=3 m处的质元。

17.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

b.卫星的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c.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

d.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18.将阻值为5ω的电阻接到内阻不计的交流电源上,电源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0.25 hz

b.通过电阻的电流为a

c.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2.5 w

d.用交流电压表测得电阻两端的电压是5 v

19.一轻质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a、b相连,并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现使a以3m/s的速度向b运动压缩弹簧,a、b的速度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在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且弹簧都是处于压缩状态。

b.在t3到t4时刻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

c.两物块的质量之比为m1 :m2 =1:2

d.在t2时刻a与b的动能之比为ek1 :ek2 = 8:1

20.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如关系式u=ir既反映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v(伏)与a(安)和ω(欧)的乘积等效.现有物理量单位:m(米)、s(秒)、n(牛)、j(焦)、w(瓦)、c(库)、f(法)、a(安)、ω欧)和t(特),由它们组合成的单位都与电压单位v(伏)等效的是( )

a.j/c和n/c b.c/f和t·m2/s

c.w/a和c·t·m/s d.(w·ω)1/2和t·a·m

卷。21.(18分)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a.取一根符合实验要求的摆线,下端系一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o点;

b.在小球静止悬挂时测量出o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

c.拉动小球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不大的角度(约为5°),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其表达式为g

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 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 cm。

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是时间如图中秒表所示,那么单摆的摆动周期是 s。

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序号)

a.测量摆长时,把摆线的长度当成了摆长。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固定于o点,振动**现松动,使摆线越摆越长。

c.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t记为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并由计算式t=t/n求得周期。

d.摆球的质量过大。

在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方案并纠正了错误后,为了减。

小实验误差,他决定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并通过改变摆长,测得了多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并用这些数据作出t2-l

图象如图甲所示。图线斜率的意义。

a. b. c. d.

在题④中,利用图线上任意两个点a、b的坐标(l1,t12)、(l2,t22)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

在题④中,如果在描点时若误将摆线长当做摆长,那么画出的直线将不通过原点,由图线斜率得到的重力加速度与正常相比,将产生哪一种结果。

a.不变 b.偏大 c.偏小 d.都有可能。

22.(16分)一个物体质量为m,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对物体施加一个f的水平拉力作用, 某时刻物体经过a点时, 此时速度为υ1, 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到达b点速度为υ2, 已知ab之间的距离为s, 重力加速度取g, 求:

1)物体加速度大小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2)若从a到b过程中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用w合表示,物体动能的改变量用δek表示,证明w合=δek ;

3) 若从离地面h高处自由落下一只小球,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是它重力的k倍,小球与地面相碰后能以相同大小的速率**,则:小球从释放开始,直至停止弹跳为止,所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23.(18分)如图所示,二块水平放置、相距为d的长金属板接在电压可调的电源上。两板之间的右侧区域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将喷墨打印机的喷口靠近上板下表面,从喷口连续不断喷出质量均为m、水平速度均为v0、带相等电荷量的墨滴。

调节电源电压至u,墨滴在电场区域恰能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进入电场、磁场共存区域后,最终垂直打在下板的m点。

1)判断墨滴所带电荷的种类,并求其电荷量;

2)求磁感应强度b的值;

3)现保持喷口方向不变,使其竖直下移到两板中间位置。为了使墨滴仍能到达下板m点应将磁感应强度调至b',则b'的大小为多少?

24.(20分)磁悬浮列车动力原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有两根平行直导轨,导轨间存在着等距离的正方形匀强磁场bl和b2,方向相反,b1=b2=lt。导轨上放有金属框abcd,金属框电阻r=2ω,导轨间距l=0.4m,当磁场bl、b2同时以v=5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时。

求:1)如果导轨和金属框均很光滑,金属框对地是否运动?若不运动,请说明理由;如运动,原因是什么?运动性质如何?

2)如果金属框运动中所受到的阻力恒为其对地速度的k倍,k=0.18,金属框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是多少?

3)如果金属框要维持最大速度vm运动,它每秒钟要消耗多少磁场能。(保留2位有效数字)

密云二中2014届高三年级周考(2)

物理试卷答题纸。

21.(18分)

3分cm (2分s。 (2分)

3分2分3分)

3分)22.(16分)

1)(4分)

2)(6分)

3)(6分)

23.(18分)

1)(4分)

2)(7分)

3)(7分)

24.(20分)

1)(4分)

2)(8分)

3)(8分)

密云二中2014届高三年级周考(2)

物理试卷参***。

命题人:戴琪生**平均分为84±3

卷。13.答案为:b

解析:α粒子散射现象是用α粒子轰击重金属核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核内部的变化无关,a错;天然放射现象是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α、β等射线后产生新核的过程,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b正确;光电效应是核外电子吸引光子能量后变成光电子的过程,与核内变化无关,c错;原子发光是核外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与核内变化无关,d错。

14.答案为:a

15.答案为:d

解析:由光的偏振知识可知abc正确。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d错误。

16.答案为:a

17.答案为:d

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大小为,选项c错误;

由=可得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r,a项错误;

由=可得卫星的运行速度v=,而第一宇宙速度v1=,b项正确.由=ma可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d项正确.

18.答案为:c

解析:由图知t=4×10-2s,um=5 v,故交流电的频率f==25 hz,电压有效值u=5/= v,通过电阻的电流有效值为i= a,电阻消耗的功率p==2.5 w,故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

19.答案为:c

解析:由图可知、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且此时系统动能最小,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可知,此时弹性势能最大,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故a错误;结合图象弄清两物块的运动过程,开始时逐渐减速,逐渐加速,弹簧被压缩,时刻二者速度相当,系统动能最小,势能最大,弹簧被压缩最厉害,然后弹簧逐渐恢复原长,依然加速,先减速为零,然后反向加速,时刻,弹簧恢复原长状态,由于此时两物块速度相反,因此弹簧的长度将逐渐增大,两木块均减速,当时刻,二木块速度相等,系统动能最小,弹簧最长,因此从到过程中弹簧由伸长状态恢复原长,故b错误;系统动量守恒,选择开始到时刻列方程可知:,将,代入得:

,故c正确;在时刻a的速度为:,b的速度为:,根据,求出,故d错误.

高三物理模拟试题

物理试卷出卷人 王化利。13 如图是密闭的气缸,外力推动活塞p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 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 j,缸内气体的 a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 j b 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 j c 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 j d 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 j 14 根据爱因斯坦的 光...

高三物理模拟试题

第卷 选择题共31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用轻滑轮悬挂重力为g的物体 轻绳总长l,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g 现将轻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缓慢向右移动距离d而使绳不断,则d的最大值为 a l 2 b c d 2l 3 2 在2008...

高三物理模拟试题一

一 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b.库仑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亚里土多德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2.如图所示,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小木块a b用细线连接,用平行于传送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