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师说

发布 2022-07-07 19:20:28 阅读 2806

即墨市萃英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

课题:《师说》

编写人: 魏本艳审核人:高一语文时间:2015.9.10

学生姓名编号:03

学习目标:1、 学生通过**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 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学习重难点:

1.重点:1. 积累文言知识。

2.难点: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德育目标:明确认识从师的重要性。

一、课前准备。

知识链接:1、关于“说”:“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

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

”可见,“说”属于议**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

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

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3、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 ,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

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的倡导者。,

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一、预习内容:

1.通读全文,注意句子间的停顿,注意“读”“或不焉”“谀”等词语的读音。完成达标检测(一)的内容。

2.精读全文,依据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初步翻译疏通文本。找出文中的你认为的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通假、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完成达标检测(二)的内容。

3.在疏通文本的同时,标记出你有困惑的地方,完成达标检测(三)

二、预习达标测: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句读( )针砭( )阿谀郯子苌弘。

老聃经传李蟠或不焉贻。

二)、语言知识积累

做题说明:请先疏通文本,在对文本理解和记忆之后,再做下面的题目,不要一边做题一边查阅课本,而要全部做完后再查阅对证】

重点实词]师(课文**现26次)

古之学者必有师吾师道也。

吾从而师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十年春,齐师伐我。

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六艺经传朔气传金柝。

道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策之不以其道何可胜道也哉( )

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

重点虚词]之 (课文**现25次)

古之学者必有师择师而教之(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句读之不知(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其 (课文**现17次)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其皆出于此乎。

其可怪也欤。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于其皆出于此乎。

学于余(耻学于师。

于其身也。师不必贤于**。

不拘于时。词类活用]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位卑则足羞。

吾师道也( )

圣益圣,愚益愚。

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2.小学而大遗(古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3.今之众人 (古今:许多的人 )

4.吾从而师之 (古今:连词,表结果、目的等)

5.是故**不必不如师(古今:用不着,不需要)

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式并翻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为标志 )

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为标志)

译: .是故**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为标志)

译: .不拘于时,学于余(前句句式; 后句。

译: 三、预习中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那些疑惑,请填在下面的**中。

二、课内**。

**一:1、 分析第1段: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提出从师的原则是。

3}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分析第2段: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试分析从哪些方面进行对比,这样对比又怎样的论证作用。

分析第3段:本段的分论点是。

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分析第4段: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二:作者说:“**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三、当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郯子(tán) 苌弘(chánɡ) 老聃(dān) 李蟠(pán)

b.句读(dú) 渎职(dú) 穷兵黩武(dú) 买椟还珠(dú)

c.六艺经传(chuán) 传记(zhuàn) 传说(chuán) 传宗接代(chuán)

d.贻之(yí) 春风骀荡(yí) 心旷神怡(yí) 甘之如饴(yí)

2.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师之。

d.闻道有先后。

3.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a.辍耕之垄上b.郯子之徒。

c.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4.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四、 反思、小结。

五、课后巩固作业。

1.《非常学案》p9

2.背诵课文。

高一语文师说

师说 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 尊师重教 的观点 2 学习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 写作方法 3 积累掌握 传 师 道 受 固 从 也 则 于 乎 所以 等词的用法 4 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 介绍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碍,正确理解课文。2 归纳 所以...

高一语文师说

备课资料。一 课文补注。1.古 的时间。古 是文中树起的一面鉴古以戒今的旗帜。举凡 古之学者 古之圣人 能行古道 之所谓 古 者,究竟指何历史时期,须从 今 说起。本文为李蟠而作。由李蟠是唐德宗贞元十九年进士,推知本文当在前几年即作者年约35岁时所写。按文中例举的孔子和 六艺经传 都是 古 之影响最...

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优美的汉字

优美的汉字。一 教学目标。1 从音 形 意三个角度来欣赏汉字的美。2 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欣赏汉字的音美 形美和意美。三 课时安排。1课时。四 思路和方法。学生听诗歌朗诵,聆听汉字的音美 欣赏书法艺术,感受汉字的形美 趣解汉字,感受汉字的意美。五 教学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