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讲读。
2. 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教学难点: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导读式、启发式。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什么是咬文嚼字?
(1)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感**彩为贬义。
2. 作者介绍: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二。 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
1. 锱铢必较2. 斟酌3. 镞4. 岑寂5. 蕴藉6. 付梓7. 尺牍8. 陈言务去。
三。 划分层次。
一)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联系。
二)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语言要想跟着感觉走,就要“惟陈言之务去”。
三)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四。 作业:书后。
一、二题。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
作品:《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教学难点:注意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过程:一。 课前提问:
二。 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1. 如何评价“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观点。
明确:真正意义上的“咬文嚼字”应先从思想感情入手,以表达最恰当的思想感情为最终目的,再去进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
2. 如何评价“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
明确:科学领域的文字需要准确的、相对稳定的意义框架,越明显越好,越确实越好。
文学的语言则需要借助联想,使文字具有活生生的特殊意义,越有特色越好,越鲜活越好。
三。 **本文可以吸收借鉴的观点。
1. 养成“一字也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2. 运用语言要力求创新。
3. 学习作者为写好文章勤于积累的精神。
四。 课堂练习。
书后习题2
高一语文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导入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 小老鼠看书 咬文嚼字。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 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一 解题。咬文嚼字 一般解释为 过分地斟酌字词 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 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 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 咬文嚼字 认...
高一语文教案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学习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2.借鉴吸收其中精华。重点难点 1.把握作者思想感情。2.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预习点拨 1.研读两遍,初步了解文意。2.筛选重点字词,查阅工具书予以掌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注意筛选重点语句,尝试借鉴吸收其中精华。导...
高一语文《咬文嚼字》人教版知识精讲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咬文嚼字 二。教学目的 1.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作者思路。2.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文艺 的写法。三。教学重点 1.在具体论述咬文嚼字过程中,作者又是怎样安排结构的?透析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1 5段 用三个例子说明咬文嚼字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字的微小改动与调整都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