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暑假作业 21 综合测评

发布 2022-07-05 14:35:28 阅读 8357

(21)综合测评。

1、东汉初期,杜笃在《论都赋》中写道,长安附近“畎渎润淤,水泉灌溉。渐泽成川,粳稻陶遂。厥土之奇,亩价一金”。这反映了当地( )

a.农业生产技术发达b.农业生态出现恶化。

c.土地兼并普遍盛行d.农业生产环境良好。

2、《唐六典》载,“凡营军器,皆镑题年月及工人姓名,辩其名物而阔其虚实”;司马光日,“其百工在官者,亦当择人而监之。以功致为上,华靡为下,物勒工名,谨考其良苦而诛赏之”。 唐宋推行的“物勒工名”,是为了( )

a.加强对民营手工业的监管 b.面向市场,获取垄断利润。

c.提**营手工业品的质量 d.提倡实用,反对奢靡浪费。

3、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毫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

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

c.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

4、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仅汴州城东门外附近的十字街口,各家商店招牌就有余块。清晰可辨的有“孙羊正店”(羊肉店),“刘家上色沉檀楝香”(香料铺),“赵太丞家”“杨家应症”“神农遗术”(均为药铺)等诸多店名和招牌。由此可见,宋代( )

a.生活习俗发生了改变b.经商方式不再受到限制。

c.城市的商业功能增强d.商家注重广告宣传效应。

5、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这些“革命因素的发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

a.出现了"**革命"和"商业革命" b.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d.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6、“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贫于生产,以及由可怕的**逆差而被毁灭。”这一认识客观上( )

a.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b.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

c.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

d.催生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7、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年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向全国商人发出建立商会的号召。在随后的几年里,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近千家,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近代商会的发展( )

a.促成与外国商战思想的出现b.有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

c.标志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得益于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9、读《“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对**所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

10、 2023年美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给年龄在65岁以上的贫穷老人提供养老金,向失业者提供救济金,为病残儿童提**有照顾。

这一规定( )

a.表明美国社会问题较为严重。

b.说明美国**注重社会稳定。

c.标志着美国福利制度的建立。

d.提高了下层人民的政治地位。

11、“这种经济危机特别难以应付,用紧缩性财政金融政策医治通货膨胀,就会使生产停滞,失业增加;用赤字财政政策医治生产停滞,增加就业,又加剧通货膨胀。”美国结束这种状态主要借助于(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签订《关税与**总协定》

c.高新技术的强力推动d.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年以来国际货币**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2023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b.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正走向衰落。

c.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 d.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开始聚集于城市外围地区,形成了所谓“草市”的新居民区。……**对此高度重视,例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把汴京城外的居民区划分为八个厢,重新设置官吏进行管理。

这是宋**用行政手段将汴京城外的居民区正式纳入行政区划,承认其是汴京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城池外新居民区的普遍形成和发展壮大,说明城市的空间范围超越了城池郭墙的限制更广地延伸开来, 城市的规模扩大了。这些新城区并不只是居民区而已,同时它基本上也都是工商业生产较为集中的地方。

—摘编自陈宇光《宋代农村人口流动探析》

材料二清朝统治末期,原有秩序漸漸松动,被突破的禁令越来越多,地域空间的划分逐漸模糊,内外城的区隔,甚至皇城与京城的界限也被打破,民人进入内城的情形越来越普遍,城市内部的流动性明显增强。2023年,京都市政公所建立后,开始对城市实施改造,拆除城墙、规划市区道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北京城固有的封闭格局被打破,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各阶层混居,百业杂处的城市新形态。……早在清末,北京城南宣武门外的香厂地区就已经开始修筑道路,开辟新区。

京都市政公所建立后,选择香厂作为城市改造的示范区域,名“香厂新市区”。经过几年的建设,逐漸形成一处集商业、娱乐、餐饮等于一处的具有近代色彩和生活方式的新型城市街区。

—摘编自王建伟《清末民初北京的域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把城市外围居民区划定为新城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新市区的形成有何特点。并简要分析近代新市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希腊哲学、罗马法和**教义作为欧洲各国的共同精神财富和欧洲法的重要资源,经近代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已被重新“化合成为欧洲统一的文化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始终都是欧洲统一进程中的一把“双刃剑”,它既传承着欧洲统一的梦想又羁绊着欧洲统一的脚步。欧盟唯有在共同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建构相应的观念形态。

即相互承认他者身上的“他性”,欧洲统一的进程才会顺畅。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而法德两个国家化解宿仇、实现和解是西欧联合的关键。

2023年。法国***部长舒曼发表了一项声明。提议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矿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法德实现煤钢的共同生产,不仅促进了法德关系的改善,还为西欧国家的联合铺平了道路。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答案。1、d

解析:本题考查东汉长安地区的农业生产环境。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生产环境而非农业生产技术,故a项错误;由材料“畎渎润淤,水泉灌溉。

渐泽成川,粳稻陶遂”可知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农业生产环境而非土地兼并,故c项错误;由材料“畎渎润淤,水泉灌溉。渐泽成川,粳稻陶遂。厥土之食,亩价一金”可知长安附近生态环境较好,水利设施完善,有利于农业生产,故d项正确。

2、c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物勒工名是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由此可知,唐宋推行的“物勒工名”是为了提**营手工业品的质量,故c项正确。 abd三项材料均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发展。需要掌握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和政策。解题的关键是对“物勒工名”的理解。

3、b解析:材料中记载的是亳州只有两家能织出“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的轻纱,所以他们两家“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目的是防止自己的技术外传,故选b。

4、c解析:由材料“仅汴州城东门外附近的十字街口,各家商店招牌就有余块”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商业功能增强,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商业的发展而非生活习俗,排除a项;“不再受到限制”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商品经济的繁荣而非广告宣传效应,排除d项。

5、d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联系所学史实,新航路开辟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加速了西欧封建主义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变,故选d。

6、c解析:材料反映了对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引发的“**革命”的认识, 故a项错误;“**革命”是西欧殖民扩张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故b 项错误;早期殖民帝国如西班牙疏于生产,导致其衰弱,英国要避免衰弱就不得不从事生产,从而推动英国制造业发展,故c项正确;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7、c解析:问的是“包含着跃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洋务运动就其主观来说还是想要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但创办了一系列的近代工业,客观上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从而使小农经济进一步瓦解。

a,b,d只是意义,而不是本质含义。

8、b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背景。材料中“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近千家,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有利于民主革命进程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和外国商战的信息,a项错误;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c项结论,c项错误,—战时列强放松对华侵略,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和处理能力。此种类型的题目要注意看**标题、时间、数据极值与数据变化。

**中的时间点是“一五计划”期间,而国民经济调整特指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59-1961),可以把②排除。所以答案选b。

10、b解析:为贫困老人、失业者、病残儿童提供救助,说明美国**注重扶持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不能说明社会问题较为严重,也不能视为福利制度建立的标志,更无法体现下层人民政治地位的提高,a、c、d三项错误。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一 选择题。1 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 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右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a 朝鲜b 苏联c 印度d 日本。2 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 总领事 身份...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成就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及过程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一 选择题。1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席位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d.中日正式建交2 1971年,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 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

高一暑假作业

广通中学高一地理暑假作业。世界区域地理读图训练。一 填图练习。1 读东亚地图,填写下列各题。1 填写国家名称 2 填写国家首都 abcd e3 填写海 海峡 海湾名称 abcdefgh 4 比较从e c b到a气温年较差与年降水量的大小,并分析原因。5 东亚的 带季风主要分布在等地 温带季风主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