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离线作业 含答案

发布 2022-06-30 15:37:28 阅读 2897

期末作业考核。

化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用“√”表示,不正确的用“”表示,并简要说明理由。)1.化学课程就是指化学教科书。ⅹ2.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是确定化学教学时数和开课年级的重要依据。

ⅹ3.理科教育现代化运动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改革ⅹ4.化学教学目标是进行化学教学评价的手段和依据。√5.“钠”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ⅹ6.化学教材内容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ⅹ7.要发挥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就必须变验证性实验为**性实验。ⅹ8.中学化学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按照从个别到一般的原则编写的。ⅹ9.化学课程标准是评价教师教学情况的重要依据。

ⅹ10.边讲边实验属于学生实验。√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简述sts教育的基本思想。

答:sts是英文science ,technology和society的缩写。它的两个基本点就是突出科学技术在。

社会中的应用,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sts教育就是在sts思想的指导下,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后果、能积极参与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决策、具有一定科学素质的普通公民而进行的教育。

2.科学态度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内容主要包括: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养成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的态度;使他们养成善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他们的具有刚毅顽强、百折不回的科学精神。

3.举例说明实验设计的原则。

知识技能:掌握实验室制取和净化气体的基本方法,能正确操作制气;初步学会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仪器、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优化思维品质。

科学思想:通过仪器的选择及连接顺序,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感受科学的内在美。科学品质:

通过提问创设情景以及动手操作实验激发学习兴趣。科学方法:由浅入深,科学抽象。

4.中学化学教学有哪些特征?

答:1)中学化学教学与化学科学研究的差异性。主要是对象、目的和过程三个方面。

2)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差异性。化学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最主要的是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最基本特征。

从化学学科本身来看,从化学实验在科学**中的重要作用来看,从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来看。

3)中学化学教学与其他层次的教学的区别。这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中中学生的特点,以及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发展水平的特点尤为重要。

5.简要说明现代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

答:(1)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的特征。

对教学方法只局限于从教的角度,从教师的角度去研究,把教学方法当作教的方法。

只注重教学方法在“双基”教学中的作用,忽视在培养能力、培养情感、科学态度中的作用。③教学方法多是从教学经验中概括出来的,不重视理论的指导。(2)现代化学教学方法的特征。

重视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自然科学方**对化学教学方法研究的理论指导。

传统的只研究教的方法,而现代的不仅研究教的方法,而且研究学生学的方法,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的有机统一。

重视化学教学法在学生能力和情感培养方面的作用。

不仅研究单一的化学教学方法,更多的是着眼于各种化学教学法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阐述我国中学化学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书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2)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了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价值。

3)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4)被评价者过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5)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6)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机制尚未健全。重视外在的“双基”评价,忽视学生和教师内在的自我评价,“轻过程、重结果”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化学学习的诸多目标难以落实。

2.新一轮课程改革将科学**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科学**”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立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初步结论的实践活动。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请运用科学**的思想设计某节课的教学。(2)制定所选课节的教学目标。

答:需要**的问题是: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的**。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回忆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我们学习了活泼金属na的化学性质,那么你们认为na与cuso4溶液是否也能发生上述类似的置换反应呢?

提出假设: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最后全班同学形成了两种分歧:能与不能。

现在就这个问题存在两种推测,认为na与cuso4溶液能够发生置换反应的同学,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

式;如果认为不能请说明理由,并亲自实验检验你们各自的假设是否合理、科学、准确,因为只有化学实验才是最客观公正的裁判。

收集资料:学生分小组各自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可进行实验:将一小块na投入cuso4溶液中,贯彻反应的现象并做记录。

验证假设:提问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并四处浮动,有气泡,发出嘶嘶的声音,蓝色浑浊。

并问他们观察的现象与所写化学方程式是否吻合。讨论、交流、合作,表达各自的看法和见解。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na与cuso4溶液不能发生置换反应,而是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证明发的了如下的反应2na+h2o+cuso4=cu(oh)2+na2so4+h2

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操作最终了解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结果。

《课程与教学论》离线作业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14秋 课程与教学论 离线作业。一 名词解释 每题10分,共4题,计40分 1 课程。答 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2 课程标准。答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 课程目标 内容目标 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

《小学数学教学论》离线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小学数学教学论 解答。东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满分100分。一 名词解释题 每题5分,共15分 1 随机现象。答 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实验或实例,所得的结果不确定,在实验之前无法 实验结果。2 电化教学手段。答 是指利用声 光 电原理设计的教学设备,主要包括幻灯 投影 电视 电...

小学数学教学论离线作业

一 名词解释题 每小题5分,共15分 1.课程内容结构。答 课程内容结构是指一节课中所包含教学环节的各个组成部分及逻辑程序,也就是课程的各种要素的有序结合。它是指一个学科内容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成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与地区存在很大差别。20世纪。五 六十年代小学以算术知识为主,内容是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