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规程格式

发布 2022-06-28 03:50:28 阅读 8762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轧钢厂850t冷剪的使用、维护、检修及管理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轧钢厂850t冷剪的使用、维护、检修。

2 850t冷剪设备概况。

2.1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车间年产量为100万t,产品为φ12~φ40的热轧螺纹钢筋,热轧螺纹钢年产量为80万t,圆钢16~60年产量为20万吨。

按钢种分的产品方案,见表1-1。

表1-1 产品大纲单位:万吨/年。

2.2 850t冷剪工作原理:

首先,冷剪主电机正常运转,带动飞轮及与飞轮连为一体的离合器一起运转,离合器、制动器均处于脱开状态。当需要剪切时,运转着的离合器与传动箱内的高速轴结合(制动器处于脱开状态),高速轴开始运转,通过经过两级减速传动将动作传送到偏心轴上。冷剪下刀架固定,上刀架随着偏心轴的转动向下移动至最低点(上下剪刃一般情况下5mm的重叠量,所以上下剪刃的开口度应为偏心轴的偏心量×2-5)完成剪切动作,偏心轴继续转动将上剪刃提升到最高点,此时离合器脱开,制动气抱闸,使冷剪的传动系统制动,冷剪本体完成一次完整的剪切动作。

冷剪在现场进行定尺剪切时,当棒料由输送辊道进入冷剪时对齐挡板先将棒料头部对齐,接下来由位于冷剪下一级的定尺机对棒料进行定尺,然后压钢装置将棒料压紧,剪切。

该冷剪也可对棒料进行切头切尾。当参差不齐的棒料进入冷剪时,压钢装置先将其头部压紧,剪切。切掉的料头由后面进入的的棒料推入溜槽,再由溜槽落入废料收集小车内,至此切头动作完成。

切尾时,也是由压钢装置将棒料尾部压紧,剪切。然后料头推出装置动作,刮板将滞留在冷剪上的料尾推入溜槽,最后落入废料收集小车内。

互锁描述。由于离合器和制动器都作用于高速轴上,而且两个动作刚好相反,所以二者必须严格实现电气互锁,即离合器工作时制动器处于脱开状态,制动器工作时离合器处于脱开状态。如果两者同时工作将会严重损伤离合器和制动器。

(见图)

2.3 技术组成。

850吨冷剪的用途:

850吨冷剪主要用途:850吨冷剪安装于冷床与精整设备之间,与定尺挡板配合,将棒材剪切成商品长度,也可以用来切头切尾。850吨冷剪适应的剪切规格为φ12~φ70mm。

从功能上主要分以下几部分:

1)冷剪主传动部分。

冷剪主体由交流电机常转,飞轮蓄能,剪切工作时电机和飞轮同时作用,实现剪切。这时飞轮转速略微下降8%至12%。然后在电机的带动下,很快恢复至额定转速。

电机与飞轮之间为齿轮减速和皮带传动。这样的挠性传动,适合于转速不稳定的传动,缓冲转速波动带来的冲击。

2)冷剪工作机构。

该冷剪剪切形式为:下剪刃固定,上剪刃移动。上剪刃支座体在曲柄轴的带动下,两侧滑道的导向上下移动,实现剪切功能。

冷剪主体内部传动为二极齿轮减速,输入端与飞轮同轴;输出端与曲柄轴同轴。在输入轴两侧分别装有一台离合器和一台制动器。冷剪不工作时,电机与飞轮常转,输入轴禁止(离合器打开;制动器闭合);剪机工作时,由飞轮轴带动输入轴以及曲柄旋转,实现剪切(离合器闭合;制动器打开)。

这样由离合器与制动器协调动作,实现动力的通断和准确的停位。离合器和制动器均为气动干式磨檫片式。

3)剪切压料装置。

冷剪剪切时为防止翘尾现象,在冷剪入口端设计有压辊装置,由气缸带动一连杆机构使切料上压辊压于轧件上部,实现稳定剪切。剪切结束后,压辊抬起,轧件开始向前运动,等待下一次剪切时,轧件停止后,压辊压下。

4)切头挡板装置。

由于从冷床运来的成排轧件头部并不是十分整齐,有些情况下,为了提高商品定尺的准确性,冷剪要进行一次齐头剪切,该机构位于冷剪出口处,由气缸带动挡板实现切头对齐功能。

5)刀刃更换装置。

由于冷剪剪刃比较重,人工进行更换比较困难,本设备配有专门的换刀小车和刀体座推出移入油缸,换刀小车上有2套工位,1为新刀刃工位;2为旧刀刃工位,换刀时,将新刀放于小车上,移动小车使旧刀刃工位对准剪机中心线,上下剪刃夹紧装置松开,在油缸的推动下,剪刃离开剪机进入小车工位;装剪刃时,小车新剪刃位置对准剪机中心线,由油缸将剪刃拉入剪机剪刃座槽内,夹紧装置夹紧,完成换剪刃工作。

6)料头清理装置。

冷剪进行切尾时,会出现长短不等的料头,必须及时将其清理掉,不然会影响后续轧件进入,本设备除了配有料头溜槽和收集料筐以外,在工作面设计了料尾推出机构,由油缸带动一连杆机构,将切下的料尾推入溜槽(由于料尾较短,失去向前动力后无法掉入溜槽),切头时,可控制料头不大于200mm,料头会自由掉入溜槽。

7)电控系统。

由plc控制器实现冷剪自动切头、自动切定尺、所有动作的相互连锁以及报警功能,同时还能与主轧线电控系统实现通讯。操作台及控制柜设置在冷剪区的主控制室中,主控制室设置在冷剪操作侧旁。设备所选用的电控元件接近开关为dc24v三线pnp型.

8)稀油润滑系统。

冷剪主体中的齿轮为高精度硬齿面磨削而成,工作时必须有良好的润滑,在本设备主体上配置有独立的稀油循环润滑系统,对齿轮及传动箱体内轴承进行集中喷油润滑。

9)干油润滑系统。

设备自带有单线干油润滑系统,对冷剪主要的转动和滑动部位进行间歇性注油。

10)液压、气动系统。

冷剪液压源由冷床或收集区的液压站提供压力≥12mpa.

剪机上气动元件及储气罐(含出口配对法兰、密封件、紧固件)由卖方供货,气源由工厂空压站提供压力0.4~0.6mpa。

2.4 设备性能参数。

2.4.1主要技术性能:

1.形式:龙门型结构架上刃剪切式冷剪。

2.传动方式:电机—皮带—飞轮—气动离合器/制动器—减速齿轮—曲轴—滑动上刀架(上剪刃)。

3.剪切力:850吨(max)。

4.上剪刃行程:140mm。

5.剪刃宽度:1400mm。

6.剪刃顷角(从两边):1.2。

7.剪刃开口度:135mm。

8.允许剪切次数:28次/分。

9.主电机:型号:y315m-4;

转速:1500rpm;

功率:132kw;

电压:380v,50hz;

10.齿轮减速:两级水平齿轮。

11.润滑:曲轴与上刀架:20mpa集中干油润滑;减速机:油池;其它:人工手动干油。

12.压料方式:气缸驱动压料。

13.料头对齐方式:气缸带动挡板实现切头对齐功能。

14.剪刃锁紧方式:弹簧锁紧液压打开。

15.剪刃更换方式:液压缸把旧剪刃先推出剪机剪刃座槽,再从刀片更换小车上拉入新剪刃,完成换剪刃工作。

16.尾料处理:气缸驱动扫尾。

17.剪切根数表。

若用孔型剪刃时,只要不超过上面平剪刃剪切时所限定的剪切根数就行,断面在φ32及以上的棒料建议用孔型剪刃。

2.4.2冷剪前段辊道(一套单体总重8.5t)

位置:连接冷床输出辊道至冷剪。

结构:辊道均为单独传动,减速电机-联轴器-带动辊子旋转,集中干油润滑。当冷剪采用孔型剪刃剪切时,辊道盖板换成相应的篦条盖板,冷剪前头部的辊道换成沟槽辊子。

冷剪前段辊道头部带有气动挡板,用于棒材对齐或孔型剪切时梳齿。

主要技术参数:

电机功率:2.2kw,ygp系列,ic410,ip56,h级。

辊子规格:φ240x1350mm

辊子间距:1250mm

气缸工作压力:0.4~0.6mpa

2.4.3定尺机(一套单体总重14.8t)

位置:冷剪出口,用于棒材定尺。

结构:定尺机包括定尺机本体、移动小车等全套完整设备。

主要技术参数:

定尺机挡板有效宽度: 1350mm

挡钢规格:见表1-1

定尺长度:612m

最大挡钢重量:12t

最大挡钢速度:1.5m/s

2.4.4摆动辊道(一套单体总重5.5t)

位置:连接冷剪出口,液压缸驱动辊道架摆动,防止冷剪剪切时出现勾头弯。

结构:辊道均为单独传动,减速电机-联轴器-带动辊子旋转,集中干油润滑。液压缸驱动辊道架摆动。

主要技术参数:

电机功率:2.2kw,ygp系列,ic410,ip56,h级。

辊子规格:φ240x1350mm

辊子间距:1250mm

液压缸最高工作压力:16mpa

2.4.5冷剪后输送辊道(一套单体总重6.8t)

位置:冷剪出口,连接收集区入口辊道。

结构:辊道均为单独传动,减速电机-联轴器-带动辊子旋转,集中干油润滑。辊道架为焊接钢结构,带辊道盖板。

主要技术参数:

电机功率:2.2kw,ygp系列,ic410,ip56,h级。

辊子规格:φ240x1350mm

辊子间距:1250mm

3 设备使用规程。

3.1 操作规范。

操作者应适当培训,以便掌握设备和加工过程中棘手产品的全部知识。此外,操作者应掌握使用手册中的内容。

正规操作,操作员应靠近设备,因为所有设备的起动、运行程序由安全区域的主电控箱来执行。无论如何,在加工过程控制中,操作者应接近设备进行快速视觉检查。在这种情况下,强烈建议操作者站立在安全位置,尽可能的观察坯料工作运行状态,不能分散注意力,保持长时间注视。

设备规程格式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轧钢厂稀油润滑设备的使用 维护 检修及管理方面的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轧钢厂稀油润滑设备的使用 维护 检修。2 稀油润滑设备概况。2.1系统用途。用于主减速机的强制稀油润滑。2.2系统性能参数。2.2.1粗轧稀油润滑站。公称压力 1.0mpa,公称流量 771l mi...

采煤规程格式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基本地层情况。附图 1 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附图 2 工作面运输巷 回风巷 开切眼素描图。第二节地质因素。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巷道布置。一 采区巷道布置概况 包括溜煤眼 硐室及其他巷道 附图3 工作面工程平面 剖面图 井上下对照 巷道布置 二 工作面巷道描述。第二节采煤工...

检修规程格式

规程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t1.1 1993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单元第一部分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结合本厂的具体情况修订编写的。编写要求和表述方法与gb t1.1 1993完全一致。本标准自2017年4月1日首次发布并实施。本标准由公司经济运行部提出。本标准由 部门 归口。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