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2015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作业11
时间:45分钟总分:45分)
一、基础巩固(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
b.集训期间,我们在深圳要住三个夜晚。在这几天里,我们可以忙里偷闲,理一理凌乱的思绪。
c.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d.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答案 a解析方寸之地:方寸,一寸见方;指心。此题讲的是土地,明显是对象误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两百七十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b.中国气象局昨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北半球的极寒天气不代表全球变暖趋势发生改变,而是长期趋势中的短暂阶段,“小冰河期”说法毫无根据。
c.旅人经过一个阶段的行程,都想得到理想的食宿条件以驱除饥渴、恢复体力,这不但是下一个阶段行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关系到整个旅途中的精神状态。
d.蔬果是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因此,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对于抵抗疾病、体液酸碱平衡和消化机能的正常运转,保证和增进机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答案 c解析 a项,“根据……显示”杂糅,改成“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或者“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b项,“极寒天气”是“短暂阶段”,主宾搭配不当。d项,缺动词,改为“食用一定量的蔬菜水果”“维持体液酸碱平衡”。
3.下面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只要说及梧桐,人们总会冠以“法国”之称。
原来,梧桐生长于中国云南,因曾移栽于法租界内,故有人称之为“法国梧桐”。
八年前,我在德国、法国、比利时,那满街的梧桐树,让我在一个个陌生之地似乎找到了唯一熟悉的感觉。
这意外的惊喜,让我这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然而,欧洲的朋友明白无误地告诉我: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梧桐”。
尔后,梧桐被带到法国种植,法国人以至全欧洲人皆称之为“中国梧桐”。
ab.③①cd.①⑤
答案 c解析本题属于连贯衔接题,本段文字介绍“法国梧桐”原本是“中国梧桐”,本题依据②④⑥的排序可确定答案,根据逻辑关系②⑥应紧密相连,而④句的“惊喜”应源于⑥句的“法国人以至全欧洲人皆称之为‘中国梧桐’”,所以据此选c。
二、文字运用(16分)
4.在下面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内容,注意字数要求。(4分)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给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
30个字以内)
中国也有一句谚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人要发展自己、提升自己,追求自己人生的最佳境界,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实现自己事业的辉煌。
这两句谚语的区别在于。
20个字以内)
答案 ①人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确定自己的坐标(或者“目标”),立足自身,求得发展。
中国提倡高远目标,西方更倾向实在目标。
5.仿照下面的示例,请以“思念”为话题续写两句话,要求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思念是杜甫头上的一轮明月,“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又增这轮明月的浓郁期盼。
思念是张籍发梢的一缕秋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更添这缕秋风的几丝牵挂。
答。答案思念是纳兰性德帐前的一盏明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更染这盏明灯的几分孤寂。
思念是马致远眼前的一片秋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添这片秋色的几许伤感。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首先要注意题干要求仍以“思念”为话题,所以考生不能另选话题。其次要注意例句使用了比喻与引用两种修辞手法,要选择适当的喻体和符合语境的古诗词。
最后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美国有一种蝉,每17年才叫一次,像钟表一样准确。这种蝉为什么选择在地下生活那么多年?原来,周期蝉最早出现在大约180万年前,那个时候北美正处于冰河期,气候极不稳定,经常会遇到冷夏假如它们出土后正好遇到低温,就死定了。
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假如在1 500年的时间里每50年出现一次冷夏,那么7年蝉的成活率是7%,11年蝉的成活率是51%,17年蝉则是96%。显然。
答案 ①成年蝉需要很高的气温(围绕“气温”即可酌情给分)
周期越长,成活率就越高。
三、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库尔勒的秋天。
徐迅。库尔勒的秋色实际上是胡杨林点染的金黄——秋天到来,万木萧瑟,许多树叶都在秋风里无声无息地飘落,沙漠上只有胡杨林一树树繁华。黄得像花,黄得灿烂绚丽至极。
远远望去,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胡杨林在阳光里火焰一般地燃烧,如凤凰涅槃,尽情地升华着自己的生命。又仿佛在用无比华丽的金色,把它生命的最后一刻演绎得热烈而辉煌,即便躯干佝偻,或斜或倒卧的,那枝头金色的叶片依然保持一种生命的激情。这时候,我突然感觉面前的胡杨林不是一棵棵树,而是徘徊在沙漠里的一个个神灵。
如果没有胡杨林,我想库尔勒的秋天一定是荒凉的。这是个因出产香梨而著名的地方,梨花那千万朵雪白的花瓣肯定也在沙漠里制造出了许多的惊艳,但在我们的面前,只有流沙压着流沙,一个圆弧套一个圆弧形的沙漠,青色的戈壁和干涸的草原。虽然重重叠叠的沙漠里会有露出头的骆驼草,虽然戈壁滩上稀稀拉拉的有一些矮小的、不知名的挺着倔强脑袋的灌木丛,虽然草原的边缘偶尔还有星星点点的一些未被摘落的棉花。
但这些植物在沙漠的风里徒然增添的只是一种“肃杀”之气。给我感觉最为强烈的就是塔中植物园了,在有着上百种植物的人工园林里,我第一次认识到花棒、地肤草、切莲等许多的植物,但除了褐红的扫帚样的地肤草像火烧云一样落在地上,所有的植物在秋天里都显出了破败之相。偌大的园林宛如一个家道中落的大户人家,园庭衰微,亲人半零落——那些美丽的名字还在,只是已寻找不到他们的模样了。
在通往库车的一条叫“盐水沟”的公路上,我们欣赏到了一大片“雅丹”地貌的独特风景——质地坚硬而呈浅红色的岩石,经年累月,已被大漠狂风雕刻成了千姿百态、形状各异的形象。盐水沟里最为典型的是“小布达拉宫”景点了,很多人欢呼雀跃地在那里拍照留念。我久久地凝视着一尊苍鹰一般的雕像,心里却布满苍凉,觉得它是一只振翅欲飞的大漠之鹰,因褪去生命的所有装饰,一下子变得筋脉贲张,骨骼嶙峋。
我看它那神态,只觉它一头深深扎入了沙丘,似乎在用生命最后的力气在寻找什么;一头又高高地指向蓝天,仰天长啸,呼唤大地苍生。狂沙吹走了一切,时间对抗着时间,雅丹地貌展现出来的岩石造型就如胡杨林的化石,如暮年的胡杨林,把库尔勒的秋天涂染得肃穆而悲壮。
在库尔勒,我还听到了关于香梨的凄美的传说。说有一位名叫艾丽曼的少女骑死了九十九头毛驴,翻越了九十九座大山,引来了九十九种梨树,结果只有一棵梨树与本地野梨嫁接成功,但当地的巴依(地主)吃了喷香的梨子,竟不让少女给别人传授栽培技术,还要独占梨树。遭到少女拒绝后,巴依恼羞成怒地唆使狗腿子砍倒梨树,残害了少女。
待第二年梨树根长出了青枝,乡亲们动情地把梨树栽遍了库尔勒的千家万户。胡杨树的悲壮,香梨的凄美,在库尔勒的秋天里猛然让我有种说不出的忧伤……
行走在“半城梨花半城水”的库尔勒城,我突然又感觉库尔勒城的天空一下子显得高远而明亮了起来。一条穿城而过的美丽孔雀河,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使得库尔勒城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湿润,那么优雅和安宁。满街的香瓜、香梨、葡萄,高耸的楼房,整洁的街道,一排排成荫的绿树,这沙漠绿洲上城市的一切与内地的城市毫无二致。
而在它身旁,那一片面积约有九百八十平方公里,被称为国内最大内陆淡水湖的博斯腾湖,仿佛成了库尔勒巨大的肺叶,在明净而有节奏地呼吸着。星罗棋布的小湖、浓密的芦苇和成片成片的野莲之上,翻飞和栖息着各种各样的水禽。幽蓝的湖水远衔天山,近接沙海,或水浪滔滔,烟波浩荡,或波光潋滟,湖天一色,茫茫大漠风光与江南水乡的灵秀自然地融为一体……我们乘坐着快艇在湖里飞快地行驶,湖水温润着我的面容,芦苇模糊了我的视线,我觉得自己灌满风沙的心灵在库尔勒得到了一次洗礼。
但嬉戏在博斯腾湖里,我还是不停地想起挺立在茫茫沙漠浩瀚戈壁上的胡杨树,想着风沙不停地吹打着它的肌肤,使它很快有了深深的皱褶,并很快让它不得不裸露出斑斑驳驳、满身疮痍的树干和光秃秃的树枝。然而,胡杨树有多高,根就会有多深,它总是以一种悲壮、雄浑和恢宏的气度巍然屹立,并且扎根在库尔勒人的心灵深处!
寒风吹落着胡杨树的树叶,库尔勒一年的秋天就过去了。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文章以胡杨树为主线,集中笔墨描写胡杨树的生存状况,抒发了对胡杨树精神的赞美之情。
b.第①段最后一句的“徘徊”一词赋予胡杨树以生命动感,同时也暗含着作者内心情感的激荡起伏。
c.作者面对塔中植物园的破败之相,无限伤感,因而离开此地,前往盐水沟欣赏那壮美的景色。
d.胡杨树的悲壮美与香梨的凄美交相辉映,赋予库尔勒秋天厚重的内涵,叩击观赏者的心灵。
e.第⑤段描绘孔雀河、博斯腾湖的美景,突出库尔勒城的优雅、安宁和灵秀,富有艺术感染力。
答案 ac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
对付这类题,莫过于多练。无论是扩展还是压缩语段,经过一定量的练习,及对照答案进行总结,要提高真的很快。作文。复习主要不是听老师讲,而要靠自己写。在写中提高审题能力,提高运用来自生活中的材料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当前社会在政治 经济 科学 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积累写作材料。在第二轮的复习...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祈使句讲解学案
2020届二轮复习祈使句讲解学案。一。祈使句的句式特征。祈使句常常是表达说话人对对方的劝告 叮嘱 请求或命令等。因此,祈使句中一般没有主语,但根据其句意,实际上是省略了主语you。祈使句句末用感叹号或句号,朗读时,常用降调。在表达请求或劝告时,在祈使句前或句末可加,上please,以使句,子的语气更...
2023年高考二轮复习策略
磐石市第一中学孙凤华 一 解读 考试大纲 提高化学复习有效性 2011年的高考很快就要到来,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试题在悄悄地变化,高考复习也要与时俱进,既不能沿用旧的复习模式来备战高考,也不能彻底抛弃旧有的复习策略。化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知识再怎么考也都是以课本上的知识为本,知识的连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