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07练习

发布 2022-06-25 03:02:28 阅读 6867

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中市路南校区。

2024年寒假九年级语文学科线上练习(07)

编写人:姜春梅审核人:刘春艳。

古诗阅读专题。

一)阅读《满江红》,完成习题。(6分) ★

满江红。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3分)

2. 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3分)

(二)阅读《天末怀李白》,完成习题。(6分) ★

天末怀李白。

唐]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

天边。②君子:指李白。

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④魑魅:

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⑤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1.下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鸿雁几时有”中的“鸿雁”就因为有借雁足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

b.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元素,本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共同的意境。

c.“知人”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作者视李白为知己,首联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出作者对李白的关切。

d.“论世”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作者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所以才由李白的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千。

e.诗歌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一“憎”一“喜”的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

2.诗人为什么说“应供冤魂语”?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三)阅读《南乡子》,完成习题。(6分) ★

南乡子。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

1. 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3分)

2. 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3分)

a.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b.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07年初三数学练习 二

1 是 的边上的一点,则 与 的面积比是。2 如图,两个同心圆组成的圆环中,大圆的弦。与小圆相切于点,且,则圆环的面积。是。3 下列图案由边长相等的黑 白两色正方形按一定规律拼接而成。依此规律,第5个图案中白色正方形的个数为。4 如图,圆心角为的扇形的半径为4,把它放在一直线上,按顺时针的方向在直线...

语文期末卷面分析 07 1

2006 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 本次语文试卷全面盘点了2006 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中各年段语文学习内容,题目系统性强 综合性高,比较准确地衡量了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各项语文能力。综观全校,语文成绩优秀率为35 不及格率为8 与上学期相比,学生语文素养有所提升。下面就卷面各个部分的情况做一分析 一 ...

07 08上语文组计划

四 具体工作措施 1 为课改实验的深入开展做好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语文科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中学习,教师个人随时随地学习,并记好学习心得。2 每位教师要积极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改革。本学期,力求青年教师每人上一节示范课。尝试 自设公开课 由执教者自己定时间 定地点 定上课内容。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