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
一、地理一词的**。
1、在中国,“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系词》中,里面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文句。
2、在西方,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地理”一词,并写出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一、方向。1、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北:用字母“ n ”表示。
南:用字母“ s ”表示。
西:用字母“ w ”表示。
东:用字母“ e ”表示。
2、如何确定方向。
1)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一般情况下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2)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比例尺。
1、定义: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计算公式图上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注意:应用公式计算时要把单位化统一。
1千米=100000厘米,1米=100厘米。
3、表示方法。
数字式:如1/100000或1:100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线段式: 0 1km 或 0 1 2 3km
4、比例尺大小比较:把比例尺都化为分数的形式,分母都是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5、相同图幅,比例尺大小与内容的详略关系。
三、图例和注记。
1、定义:① 图例:地图上表示不同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标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和标明山高,海深的数字。
2、常见的图例。
第二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盖天说”(内容:“天圆地方”) 浑天说”(内容:“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卫星**及科学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真实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有多大。
地球极半径约6357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千米2
三、地球仪。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
北极:地轴与地球北端的交点。
纬线。赤道: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南纬、北纬的分界线。
经线。南极:地轴与地球南端的交点。
四、经纬线与经纬度。
1、经线与纬线。
2、经度与纬度。
3、特殊的经线:
0°:即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标注起点,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180°:180°经线不分东经和西经,与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一致。
20°w和160°e: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由图可知,经度<200是东半球,经度》1600是西半球,经度在200—1600之间的,200e—1600e属于东半球,200w—1600w属于西半球。
4、特殊的纬线:
北极圈:北极圈以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北回归线:太阳运动的最北界线。
赤道: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南回归线:太阳运动的最南界线。
南极圈:南极圈以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00—300为低纬度
300—600为中纬度。
600—900为高纬度。
4、经纬网的定位。
(1)定义:在地球仪上,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2)作用:我们可以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军事等领域。
定位:地球(仪)上的任何一个地点都有其对应的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在此相交,该点的位置就是经线和纬线的交点。表示方法为(经度,纬度),如:
a点的位置为(80°e,20°n),b(120°e,40°n)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海洋与陆地。
1、海陆比例。
1)地球表层有海洋和陆地构成,海洋面积占70.8%,陆地面积占29.2%。概括地说,地球表层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海陆分布的特点。
1)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2)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西半球。
3)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注意:东、南、西、北哪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要求会画该图)
2、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海水深度最深、水温最高、岛屿最多
北冰洋---面积最小,最浅,水温最低。
大西洋---面积第二大、形状略呈“s”行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面积排第三。
4、七大洲分界。
亚洲与欧洲分界a: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分界b:苏伊士运河欧洲与非洲分界c:直布罗陀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分界d: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分界e: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与南极洲分界f:德雷克海峡。
5、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特征。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洲:非洲
全部在西半球的大洲:南美洲、北美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北冰洋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一、陆地地形。
二、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三、学看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相关概念。
1)海拔: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一个点高出另一个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用线把相邻两点间海拔相等的点连起来,所构成的线叫等高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整也相同。
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海拔为0的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第四节海陆变迁。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
1、主要原因: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2、人类活动也能引起海陆的变化。
二、大陆漂移假说 --提出者: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1、依据: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的大陆轮廓相吻合,且物种和古老地层都具有相似性。
2、内容:20世纪初,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泛大陆),大陆被海洋(泛大洋)包围。两亿年前,大陆**成数块,并缓慢的飘移分离,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
三、板块构造学说。
1、内容: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
2、板块运动的特点: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当中,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3、板块运动形式与结果:张裂形成裂谷、海洋;挤压形成高山、岛弧链、海沟。
4、板块名称: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美洲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5、板块运动的表现。
1)太平洋是由太平洋板块内部张裂形成的
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3)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在不断地升高,也是由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仍在碰撞挤压。
4)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仍在拉伸、张裂。
5)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是由于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在碰撞挤压。
6)大西洋在不断地扩大,是由于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在拉伸张裂。
四、火山与**。
1、成因:各大板块在不断运动中,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和**。
2、两大火山、**带:环太平洋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一、人口的增长。
1、人口增长趋势。
1)世界人口的数量在不断的增长,但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
2)2024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
七年级上册地理背诵提纲。1,对比七年级上册课本图1 17,1 18,图幅大小相同时 比例尺 表示范围 图中内容 比例尺 表示范围 图中内容 绘制地图时,实际范围大的,选用小比例尺 实际范围小的,选用大比例尺。2,背诵地图上如下图的常用图例。3,指出上图 哪出等高线较。密集 哪处较稀疏?甲的地形部位是...
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
先市中学王霞。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 古时候,人们通过观测海上归来的帆船证明地球是圆的。2 今天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3 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4 地球的大小往往用三个基本数据来描述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
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教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 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的球体。2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度纬线是赤道 0度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只有一条0度纬线 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4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