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教案(一)
地球的面貌。
经线和纬线)
1 地球的极半径为6 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 378千米,平均半径约为6 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纬度0°~30°的范围称为低纬度地区,30° ~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3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逐渐增加到180°,向东的0°~180°称东经,向西的0°~180°称为西经。东经用大写字母e表示,西经用大写字母w表示,北纬用大写字母n表示,南纬用大写字母s表示。
4 纬度:赤道0° 回归线23. 5° 极圈66.5° 两极90°
5 国际上用西经20°和东经160°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而不用0°和180°的经线圈,原因是:0°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而20°w和160e的经线圈基本上从大洋上穿过,用20°w和160°e来划分东西半球避免了将非洲的欧洲的一些国家分离在两个半球上(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西经20°和东经160°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地球的运动包括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
7、五代名称: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名称、范围、纬度范围、特点)全解p176
海陆分布)1 北半球:陆地39%,海洋61%。南半球陆地19%,海洋81%
2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3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世界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世界最大的岛屿(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小的洲(大洋洲)
4 从东西半球看,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南极洲的一部分在东半球,一部分在西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亚洲、欧洲、北美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南极洲主要在南半球,非洲一部分在北半球,一部分在南半球。
5 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大洲的分界。
6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8 四大洋按大到小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0 赤道穿过非洲、大洋洲、亚洲、南美洲。
11 北回归线穿过非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
12 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13 北极圈穿过欧洲、亚洲、北美洲。
14 南极圈穿过南极洲。
世界的地形)
1、平原:海拔:低(200米以下) 地面起伏:平坦广阔。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起伏: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500米以上) 地面起伏:坡度角陡,沟谷较深。
丘陵:海拔:较低地面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盆地:海拔:四周高,中间低
等高线地形图)
1、 地形特征。
2、等高线地形图:(优点)能够准确地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缺点)线太多,看图太费劲。
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优点)对照高程表,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地面和海底的高低起伏。(缺点)两条等高线之间着上同一种颜色,忽略了这一范围内各地的高程差,不如等高地形图表达准确。
3、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地面高低起伏。
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直观表示地面上某一方向的高低起伏状况。
4、世界上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海陆变迁)1、地壳运动:地壳在不断运动着,它使地表有的地方隆起或抬升,有的地方凹陷或下沉,从而引起地形的变化和海陆的变迁。
**:当地壳中的岩体,受到地壳运动的挤压或拉伸断裂时,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发生**。
火山活动:由于地壳运动致使地壳内部灼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或地壳脆弱的地方喷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叫做火山。
2、板块构学说——可用来解释大陆漂移的一种学说。
其主要观点有三:
1)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美洲版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为大洋板块外,其余均为大陆板块)。
2) 各大板块在不断的运动之中,版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大多集中在板块交界地带,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带。
3) 板块张裂处,地壳断裂,多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在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隆起抬升,形成高大的山脉,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3、世界火山、**中分布的原因。
1)世界火山、**带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因为此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常引**山、**带和世界主要山脉带同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是吻合的。
2)环太平洋火山、**带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版块的交界地带。
3)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期末复习教案(二)
世界的气候。
天气和气候)
1. 天气(定义):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特征):天气是多变的。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可能很大。
(影响):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很大,为了便于安排生产、生活,人们制作了天气预报。
2. 气候(定义):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3.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1) 从时间尺度上衡量,天气变化快、变化周期短。
2) 从影响二者变化的因素来讲,决定气候变化的因子不仅是大气内部的种种过程,还决定于发生在大气上边界和下边界处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
3) 气候系统是庞大的,而天气系统则可看成单纯的大气系统。气候所包含的内容要比天气复杂得多。
4. 卫星云图的判读:(绿色)陆地 (蓝色)海洋 (白色)云雨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为阴雨天 (黄色)沙尘暴。
5. 风向、风力大小(风级)的表达方式(一级风、二级风···全解p147
气温和降水)
7. 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越大,说明气温日变化大,反之,日变化小。
8. 气温的年变化。
1) 一年当中,陆地上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1月最低;南半球1月气温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8月气温最高,2月气温最低;南半球2月气温最高,8月最低。
2) 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气温年较差。
3) 纬度、气温年较差、气温变化的关系。
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冬夏气温的变化越大;纬度越低,气温年较差越小,冬夏气温的变化越小。
9. 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各个地点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就是等温线,在同一幅等温线上,同一条线上各点气温相同;等温线是平滑的曲线;等温线不能交叉;等温差相同。
10、(联系等高线判读技巧来理解等温线)
1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
(1)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因为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逐渐减少。
观察北半球20℃等温线的弯曲情况。等温线不平直,最明显的弯曲出现在海陆交界处,说明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存在差异。
(2)同纬度范围内,海洋和陆地气温不相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是由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造成的,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
观察北半球10℃等温线,在亚洲陆地上出现一个巨大的拐弯,使得等温线向南凸出,此处气温低。原因是这里为世界最高的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4) 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
12、南北半球等温线弯曲分布规律。
由于海陆、地势等因素的影响,致使等温线分布呈现弯曲状态。其规律见下表:
13、降水的形成条件。
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
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题 三 七年级地理。一 单选题。答案填写在答题框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四种现象,不能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海边望船,先见桅杆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d.地面高低起伏 2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
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
一 知识盘点。一 地球的形状 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最大周长 赤道 4万千米 表面积 约5.1亿平方千米。2 纬线和纬度。定义 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形状 圆圈。长度 赤道最长,由赤道向南北两极缩短。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度数划分 由赤道 0 向南 北各...
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
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题 二 七年级地理。一 单选题。答案填写在答题框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a 一个正方体b 不规则的长方体。c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 一个规则球体。2 家乡有昼夜的变化与更替,这些变化是由 引起的。a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