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

发布 2022-05-11 04:45:28 阅读 7366

一、知识盘点。

一.地球的形状: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赤道)—4万千米;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纬线和纬度。

定义: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

形状:圆圈。

长度:赤道最长,由赤道向南北两极缩短。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度数划分:由赤道(0°)向南、北各分90°

代号:北纬n,南纬s

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

3.经线和经度。

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形状:半圆。

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度数划分:由本初子午线(0°)向东、西各分180°

代号:东经e,西经w

东西半球分界线:西经20°~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

4.地球的运动。

定义:地球围绕地轴不停旋转。

自转中心: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约24小时)

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差。

定义: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不停运动(地轴倾斜,且空间指向不变)

自转中心: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

二.知道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所占比例,能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2.三分陆地(29%)—七大洲名称及其分布、七分海洋(71%)—四大洋名称及其分布。

提出人:魏格纳。

3.大陆漂移说南美洲和非洲大陆的轮廓十分吻合。

证据南美洲和非洲大陆的古老地层具有相似性。

海牛、鸵鸟在南美洲和非洲大陆都有分布。

地球表层分为六大板块。

内容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解释现象——红海扩张、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等。

三)、正确区分并运用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1.天气与气候天气:短时间、多变化。

气候:长时间、少变化。

2.气温的变化(日变化、年变化)、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与绘制。

3.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 ;高纬度,气温低(纬度因素)

气温的分布规律同一纬度,夏陆冬海,气温高;夏海冬陆,气温低(海陆因素)

同纬度陆地: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地形因素)

4.降水的含义及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降水的分布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四)、居民与聚落。

1人口总数:超过70亿。

人口增长增长趋势:缓慢——加快——更快——变慢。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分布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区:沙漠地区、高纬度地区、雨林地区、高原地区。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落后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过少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

体质特征区别三大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语言: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及分布(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教——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三大宗教及分布伊斯兰教——西亚和东南亚。

佛教——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概念、类型及景观差异。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的高看的远 c.水往低处流 d.日全食

2.与著名诗句“坐地日行人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地点是。

a.赤道 b.北极圈 c.南极点 d.北回归线。

3.读经纬网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都在西半球 b.b、d都在南半球。

c.b在d的西南 d.b点经纬度是50°n,70°e

4.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及总部是。

a.北约-布鲁塞尔 b.欧佩克-维亚纳 c.联合国-纽约 d.世贸组织-日内瓦。

5.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a.**教b.伊斯兰教c.佛教d.犹太教。

6.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是

a.热带 b.北寒带 c.南寒带 d.北温带。

7.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我国正处在四季中的

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季。

8.你知道下列哪句诗词描写的地形为陡崖吗?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一般表示的地形是

a. 山地 b.盆地 c.丘陵 d.平原。

10.《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八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八次缔约方会议于2023年11月26 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小明想了解卡塔尔的位置,他应查看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地形图 c.世界地形图 d.中国政区图。

11.世界上海陆比例是。

a. 各占1/2 b.2/3陆地 c.1/4 海洋 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2.随着气候变暖,北冰洋冰线逐渐北移,冰层厚度逐渐变薄,一些商业船队已经试图穿越北冰洋,开创新的未来商业航线。如果航道开发成功,航运距离将大大缩短,运输成本大约降低一半,北欧与北亚将迎来繁荣时代!下列关于北冰洋的说法,正确的有。

被亚、北美和欧洲包围 ②被亚、南美和欧洲包围 ③跨经度最广 ④跨纬度最广。

abcd. ①

13.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南美洲。

14.下列属北冰洋和南极洲共同特点的。

.跨经度最广 b.跨纬度最广 c.地势最高 d.地势最低平。

15.下列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现象是。

a.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b.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的遗迹。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d.荷兰围海造田

16.下列地理事物由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是。

a.长江三峡 b.红海的扩张 c.喜马拉雅山脉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17.**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18.甲地处于两个板块交界地带,乙地处于板块内部,下列关于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不易发生火山、** b.乙地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c.甲地地壳运动比较活跃d.乙地多火山、**。

19.世界各大洲中被大洋包围、孤立存在于地球南端是。

a.南极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20.如图所示的海峡名称是第20题。

a.白令海峡 b.台湾海峡 c.英吉利海峡 d.马六甲海峡。

21.玉树4月16日的天气是:多云,3-12摄氏度,对应的天气符号是。

22.某地突降大雪,在高速公路上滞留了约4000辆机动车,这个现象说明了。

a天气与工业的关系 b天气与军事的关系 c天气与农业的关系 d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23.下列诗句描写气候的是。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清明时节雨纷纷。

c小楼一夜听春雨d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24.中国第五批联合国维和部队从东帝汶回国后,其中一位警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我是北方人,东帝汶终年高温酷暑,潮湿闷热,对我和我的同事的体力、耐力是一种挑战。”他的描述说明。

a气候具有地区差异b不同地区,气候可能是相同的。

c不同地区,气候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气温上 d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的平均状况。

25.夏季,我国峨眉山为避暑胜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洋流因素d地形因素。

26.镇江市为**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下列与这一气候特征相一致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是。

27.判断符号代表的风向

a西南风 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北风。

28.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这样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a纬度因素 b地形

c海陆分布 d无法确定。

29.读漫画思考,“地球出汗”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雨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近

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

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题 三 七年级地理。一 单选题。答案填写在答题框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四种现象,不能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海边望船,先见桅杆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d.地面高低起伏 2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

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

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题 二 七年级地理。一 单选题。答案填写在答题框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a 一个正方体b 不规则的长方体。c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 一个规则球体。2 家乡有昼夜的变化与更替,这些变化是由 引起的。a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b ...

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

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题 一 七年级地理。一 单选题。50分 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a.一个正方体b.不规则的圆盘。c.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2.人们把全球的海陆分为 a.六大洲 四大洋 b.八大洲 五大洋 c.七大洲 四大洋 d.四大洲 七大洋。3.有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