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

发布 2022-05-11 04:41:28 阅读 5592

一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海边看船;登高望远;月食;地球卫星**等等。

二.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最接近的地点—赤道)。

三.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的划分。

1.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2.五带的划分。

3.学会判断任一地点的位置,如:长沙(28°n,113°e):属于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北温带。

四.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作用是定向和定位。

五.方法归纳。

1.判断纬线的长短:纬度越大,长度越短。

2.判断纬度:看纬度向什么方向增大,口诀:北增北纬(n)/南增南纬(s)。

判断经度:看经度向什么方向增大,口诀:东增东经(e)/西增西经(w)。

3.判断南北半球:南纬都在南半球,北纬都在北半球。

判断东西半球:经度0°~20°:无论东西经,均位于东半球;

是东经度,就处于东半球。

是西经度,就处于西半球。

160°~180°:无论东西经,均位于西半球。

组长签字。二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比较。

地球公转的特征: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之间成66.5°的夹角,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二.地球公转中的四个节气。

三.方法判断。

1.判断是否有太阳直射现象,就看纬度大小:纬度≤23.5°才有直射现象。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一次:北回归线(23.5°n)—6.22前后(夏至日),太阳直射次数南回归线(23.5°s)—12.22前后(冬至日)

南、北回归线之间:2次/年;南、北回归线之外:0次/年。

2.判断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就看纬度大小,纬度≥66.5°才有极昼极夜现象。

3.关于昼夜长短问题: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就昼长夜短(即从每年的3月21日~9月23日期间)且越往北昼越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即从每年的9月23日~次年的3月21日),且越往北昼越短。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四.四季和五带。

1.四季的划分(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2.五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阳光直射,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

2)五带的名称与界线(见p25图)

3)五带的现象: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南、北寒带;四季变化明显的是南、北温带。

三地图的三要素。

一.地图的三要素指的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二.地图上方向的确定:①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指向标定向法:

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③一般方法: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的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

三.比例尺。

1.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比例尺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3.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就是比较它们分数值的大小):比例尺是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结论: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如北京市地图);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如中国地图)

组长签字。推论:画小范围地图,如学校、公园,选大比例尺;画大范围,如世界,选小比例尺。

三.图例和注记。

各种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叫注记。

四等高线地形图。

一.等高线相关概念。

1.海拔: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海洋中的叫等深线)。同一条等高线海拔高度相等。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海拔中心高四周低。

2.盆地: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海拔中心低四周高。

3.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

4.山脊:等高线的形状从海拔高的地方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

5.山谷:等高线的形状从海拔低的地方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

6.陡崖:等高线重叠处(常用表示)

三.五种基本陆地地形。

1.平原:地面起伏小,平坦开阔,海拔低于200米。

2.高原: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陡峻。

3.丘陵:坡度和缓,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

4.山地:地面崎岖,海拔高,大于500米。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组长签字。地形之最。

四.海底地形。

1.大陆架: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2.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3.大洋中脊:大洋中新海地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4.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1万多米(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第二单元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世界海陆的比例和分布。

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约占总面积的29%,海洋约占71%。

2.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于东半球。

3.但无论怎么划分半球,任何一个半球上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二.基本概念。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面积大于格陵兰岛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面积小于澳大利亚大陆。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岛屿的合称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海峡:沟通两个海域的狭窄水道。

世界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三.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的轮廓、名称和大小。

2)面积大小(头字巧记法):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七大洲的位置分布。

1)从南北半球看: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北美洲和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是—南极洲;赤道穿过2个大陆—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赤道穿过4个大洲—非洲、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

2)从东西半球看:主要位于东半球的是—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位于西半球的有—北美洲和南美洲。

3)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4)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环绕,南极洲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所环绕。

3.洲界线:(1)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亚、非:苏伊士运河;(3)南、北美:巴拿马运河;(4)亚、北美:白令海峡;(5)欧、非:直布罗陀海峡。

4.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水体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呈”s”形,第二大洋;印度洋—主要位于南半球,第三大洋;北冰洋—面积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最浅、跨经度最广、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

世界上重要的海峡和运河。

白令海峡—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

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一部分,沟通地中海和黑海;

直布罗陀海峡—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和大西洋;

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英吉利海峡—沟通了北海和大西洋;

霍尔木兹海峡—沟通了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苏伊士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

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第三单元海陆变迁。

一.海陆变迁的事例: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明陆地曾经是海洋;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证明海洋曾经是陆地。

二.大陆漂移假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由大西洋两岸凹凸吻合得到启发而提出。(证据:

非洲的凹陷部位和南美洲的凸出部位基本吻合;南美洲和非洲生物【海牛、鸵鸟】的相似性;非洲和南美洲的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南极洲发现煤层)

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

七年级复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要看一千河。描述的是。3.地球是一个赤道两极的不规则球体。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1.经线的特点?纬线的特点?2.0度经线也叫。是和的分界线。3.东经用表示,西经用表示,北纬用表示,南纬用表示,4.东西半球的...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可以用几种方式来表示。数字式 如1 100000或1 100000 文字式 如 图上一厘米等于实地距离一千米 线段式 0 1 2 3 4 5 6 千米。第二章 认识地球。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这根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叫地轴。地轴与地...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

1.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赤道,长约4万km。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km。2.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3.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小,但内容详细。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是数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