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要点

发布 2022-05-11 04:56:28 阅读 3778

地理复习要点(七年级上)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我们身边的地理。

问: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文献名称是什么?

答:公元前5世纪成文的《易经。系辞》

问:在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写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什么?

答:《地理学》

衣食住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服饰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1)在炎热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

2)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尤其是冬季,人们一般爱穿深色的衣服。

3)在气温日较差大的青藏高原,藏族牧民穿一个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藏袍。

2.饮食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西南地区菜肴口味偏辣,因为西南地区较湿,吃辣是为了祛湿驱寒。

2)江淅一带菜肴带甜,3)北方菜味浓重并喜欢放葱、蒜,4)广东菜则偏淡。

3.住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因纽特人用冰块搭房子;(2)以前住林区的居民用一根根橡木造房子;(3)内蒙古草原上牧民为适应游牧生活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4)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5)我国北方的农村以前盖的大多是土房;(6)西南炎热地区的居民以竹楼为主。

4.交通(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山区往往交通不便;(2)平原地区一般交通便利;(3)沿海地区海运便利;

如我国“南船北马”的交通运输方式差异,古代“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交通状况。

生产建设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建设、城市的发展规划等许多方面。

问:干旱地区种植农作物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答:水源问题。

问:我国南北方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不同?

答:我国粮食作物南方以水稻为主,北方以小麦为主。因为我国南方降水丰富,水源充足,主要是水田,广泛种植水稻;而北方降水较少,主要为旱地,广泛种植小麦。

荷兰发明抽水风车的目的是什么? 与海争地。

荷兰的“风车日”是哪一天?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荷兰人为什么筑坝围堤,与海争地?

答:荷兰濒临北海,地势地洼,湖泊沼泽众多,是一个低洼之国,有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常常受到海潮的侵袭。

运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滑雪在纬度或者海拨较高、冬季有积雪的地区;冲浪在沿海海域。

二、我们怎样学地理。

1、地图的三要素。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标注。

2、地图分类。

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

社会经济图: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高科技图。外出游玩:导游图。

了解国际时事发生的地点:世界政区图。

了解乘车路线:交通图。

了解某地的气候状况:气候图。

了解某地的地形地势状况:地形图。

了解人口的分布状况:人口分布图。

3、方向。普通地图:一般没有指向标,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

指向标地图:要严格按照图上指向标箭头的方向来判断。

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这样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就一致了。

指南针在极点不能用,因为在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在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是南;在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是北。

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

树木:通常朝南的一侧树叶茂盛,色泽鲜艳,树皮光滑;朝北的一侧相反。同时,朝北的树干上可能有青苔。砍伐后,树桩上的年轮间隔大的为南侧,小的为北侧。

积雪:山坡上的积雪,南坡比北坡融化得快一些,沟里的积雪北侧比南侧的融化快一些。

手表: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将手表平放,使时针对着太阳光(光射来的方向或人影的相反方向,)然后把时针和表上的12时之间的夹角平分,这条平分线所指方向为南方。

地图辨方向歌诀。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为东;

标图易分辨,箭头为北面;纬线指东西,经线示南北;

地面定方向,如下技巧看:指南针指南,北极星在北;

太阳东升西落,手表也能把舵。

4、比例尺。

定义: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

表示方法:数字式:1:1000;

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线段式: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先转化成统一的形式再比较大小;

数字式: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文字式或线段式: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大,则比例尺越小;

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小,则比例尺越大。

千米与厘米的换算方法:五位打点法。

厘米转化成千米小数点向左移动五位数,千米转化为厘米小数点向右移动五位数。如1千米=100000厘米。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

1.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距离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距离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2.在地图所画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所画图幅越大。

算实地距离时,用公式有些麻烦,直接用图上比例尺代表的实地距离,如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a千米,量得a与b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b厘米,则ab间的实地距离=a*b(千米)

比例尺的缩放:

1)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原比例尺×n

2)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原比例尺×(n+1)

3)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原比例尺×1/n

4)将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原比例尺×(1-1/n)

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尺的平方。

与地理有关的图就是地图 ( x )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认识阶段。

盖天说:从天圆地方到天像一个斗笠,地像覆着的盘。

浑天说(张衡):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首次环球航行(16世纪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现代探测技术: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1. 站在海边,看到远方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2. 发生月食的时候,我们看到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

3. 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4.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

二)歌诀记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个圆球休,这个事实人共知;六三七一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成里。

注: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约合8万里)

三)地球仪。

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

北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点,表示地球的最北端。

南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点,表示地球的最北端。

1.纬线: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辆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圈。

纬线性质:1)方向:指示东西方向;(2)形状:圆圈;(3)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4)相互关系: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

纬度:赤道的纬度为00 ,以赤道为分界线,赤道以北称北纬(n),以南称南纬(s),北纬和南纬各有900 。

注意:低纬度:00-300;中纬度:300-600;高纬度:600-900

00:最长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

回归线:23.50

极圈:66.50

2.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

经线的性质:(1)方向:指示南北方向;(2)长度:相等;(3)形状:半圆;(4)相互关系: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注意:在地球表面,南北方向是有尽头的,北极为北的终点,南极为南的终点,北极四周都是南,南极四周都是北。

本初子午线:202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始线。

问:一个人从北京出发,向北行进,一路向前,并保持方向不变,他能否回到出发地?

答:不能,因为到了北极再往前走就是改变方向为向南了。

经线圈: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0),都组成了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共同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符合以下两个特点:

1)两者经度之和为1800

2)除00和180 0外,相对的两条经线一条为西经,一条为东经。

注意:00 和1800 ;东西经度分界线。

200w和1600e: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南北半球划分歌诀: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赤道零纬度,南北半球分,南纬在南半,北纬在北半。

经纬线的关系。

3、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1)作用: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2)利用经纬网定位:

3)利用经纬网辨别方向。

a.根据纬度大小判断南北,根据经度大小判断东西。

纬度大小:北纬向北增大,南纬向南增大,北纬在南纬的北面,南纬在北纬的南面。

经度大小:东经度向东增大,西经向西增大。

若一个东经度,一个西经度,两地经度和小于1800,则东经度在西经度的东面,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0,则东经度在西经度的西面。

b.根据极点判断南北,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因为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所以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逆着地球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南北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北极点上只有南,南极点上只有北。

歌诀记忆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0w向东到1600e;

西半球的经度范围:1600e向东到200w;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要点

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一 地图。1 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概念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表现形式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比较大小 先换算成一种形式 数字式 然后比较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如1 1000和1 10000,的比例尺大 ...

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

一 七年级上地理期末基础知识汇总。1 认识地球的过程由天圆地方说到球体,到现在的科学认识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大约是6371千米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做成的地球模型叫地球仪。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 也叫子午线 经线长度都相等,每...

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

一。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 比例尺 方向 图例。2比例尺类型 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文字比例尺。3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 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4 比例尺范围 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5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