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课程考核说明

发布 2022-03-30 05:32:28 阅读 6030

为保证**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专升本)教学设计课程考试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考试说明。

一、总体说明。

1.课程性质和考核对象。

教学设计是**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小学教育专业(专升本)的一门专业限选课。凡参加本专业学习的人员,均要参加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全国统一考试。

2.考核命题的依据。

本考核说明依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用书《教学设计》(**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23年第一版)。

考试命题以本考核说明为依据。

3.考核方式。

(1)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分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的70%,成绩总分合计60分为通过。

(2)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的内容。

·完成**电大布置的课程作业。

·完成实践操作课程(或实验课程)

各试点教学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电大考试处、师范部备案。**电大安排随机赴试点单位抽查学生的作业情况,一旦发现情况不实,将对试点单位追究责任。不完成作业和实践操作的学生不能参加期末终结性考试。

(3)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属于标准化考试,是对课程学习情况的全面检验。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形式,卷面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4.考试命题的原则和试题结构。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掌握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要求和文字教材内容的范围之内,不扩大或缩小考试的范围。凡未涉及的情况,不列为考试内容。每份试卷的内容应覆盖本课程内容的70%以上的章节。

(2)试卷兼顾各学习目标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比例大体是:

·知道(知道)占20%;

·了解(基本理解)占50%;

·应用(问题解决)占30%。

上述规定名词的解释为:知道,指对本课程各章教学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要“知道是什么”,有较清楚的记忆,并能够准确地写出,试题形式为:填空题。

了解,指在知道的基础上,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公式、规则和方法有较系统地领会与认识“知道为什么”,对有关问题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和简单说明,主要试题形式为:单项选择、简答。实践应用,指能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论述、选择方法或计算,主要试题形式为:

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和案例分析等。

(3)试题保持难易适中,一般分为容易、比较容易、适中、较难4种程度,所占比例大致为:

·容易题占30%;

·比较容易题占30%;

·适中题占30%,·难题占10%。

试题中的学习目标层次和难易程度对应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反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后者反映在掌握基础知识上的情况和灵活应用的能力。在每个学习目标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两者不可混淆。

(4)试题类型及结构。

本课程的考试题类型范围为填空、单项选择、简答、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和案例分析。本课程的考试题结构为:单项选择、填空两部分约占内容的50%,简答部分约占内容的28%,实践应用两部分约占内容的22%。

二、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教学与设计概述。

考核范围。1.教学与教学设计。

2.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3.教学设计的相关因素。

4.教学设计的一般任务。

5.教学设计的本质与特征。

考核知识点。

知道:教学、教学系统、教学设计、教育技术、传播理论。

理解及应用:学校教学工作的任务、教学设计的意义及其要素、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教学力量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和一般任务、教学设计对设计者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教学设计与教师的传统备课活动的主要区别。

重点难点: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教学设计与教师的传统备课活动的主要区别。

第二章教学设计模式。

考核范围。1.教学模式的含义、功能和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

2.教学设计发展的四个阶段。

3.教学设计模式发展的“二代”

4.教学设计的各种模式。

考核要求。知道:教学设计模式、教学设计模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理解及应用:“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模式、肯普教学设计模式、梅里尔的“部分呈现理论”教学设计模式、“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教学设计模式的功能和要素。

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模式的功能和要素。

第三章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分析。

考核范围。1.学习者认知发展特征的理论。

2.学习需要分析的含义、目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习需要分析的步骤。

4.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学习动机的**和激发学习的动机的技术。

5.学习风格的概念和类型。

考核要求。知道:认知发展、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要求。

理解及应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学习方式设计的一般要求、内部参照分析法、外部参照分析法、

重点难点:激发动机的技术、分析学习者学习需要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教学的目标与内容设计。

考核范围。1.教学目标的概念、功能和基本取向。

2.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和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

3.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分类。

4.行为目标分类。

5.教学内容的组织。

考核要求。知道:教学目标、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形成性目标、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

理解及应用:教学目标的概念和层次、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分类、教学目标的**、行为目标的表述要素、教学内容选择的取向、选择教学内容的准则、教学内容的组织。

重点难点:选择教学内容的准则、教学内容的组织。

第五章教学过程、方法与组织形式设计。

考核范围。1.教学过程的本质、基本矛盾及其功能。

2.中小学常规过程设计的基本环节。

3.教学方法的内涵及分类的意义。

4.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5.课堂教学常用教学方法。

6.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缺点。

考核要求。知道: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

理解及应用: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教学过程的主要功能、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教学方法分类的意义、减收是教学方法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运用同问题谈就是教学方法的主要步骤、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功能、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优缺点、中小学常规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环节、对教学最优化思想的理解、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重点难点:中小学常规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环节、对教学最优化思想的理解、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第六章教学的情境与活动设计。

考核内容。1.教学情景的概念、教学情景对学生学习的意义和功能。

2.教学情境的设计方式、设计教学情境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学环境的功能和设计、一般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

4.设计教学的行为主义观点、信息加工理论观点、建构主义观点和情境认知观点。

5.课外活动的内容分类、组织形式和指导原则,课外活动的设计。

考核要求。知道: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教学策略。

理解和应用:设计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教学环境的功能和设计内容、设计学习活动的理论(行为主义、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和情境认知)观点、课外活动的内容分类、组织形式和指导原则、认识教学情境的意义和功能、教学情境的设计方式、一般教学活动设计过程模式、课外活动设计。

重点难点:认识教学情境的意义和功能、教学情境的设计方式、一般教学活动设计过程模式、课外活动设计。

第七章教学**的选择与运用。

考核内容。1.教学**的概念、性质、分类和教学功能。

2.教学**的选择依据和选择原则、选择**的五种经验方法。

3.教学**设计的心理依据和教学特性。

4.常规教学**和技术的设计模式。

5.多**教学的设计。

考核要求。知道:教学**、问题表、经验之塔、教育**。

理解和应用:教学**的性质和功能、选择教学**的依据、使用教学**的原则、多**教学的设计过程和步骤、教学**的教学特性、教学**设计的心理依据、选择教学**的经验方法。

重点难点:多**教学的设计过程和步骤、选择教学**的经验方法。

第八章教学评价设计。

考核内容。1.教学评价的概念、功能和种类。

2.教学评价的原则和评价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3.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和基本步骤。

4.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内容和档案评价的方法。

5.多元智能理论和多元智能评价。

考核要求。知道: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绝对评价。

理解和应用:回忆性题目、结构性题目、识别性题目、形成性评价的步骤、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学习结果评价、多元智能评价、过程评价、档案袋评价、教学评价的功能和种类、常规教学检查和评价、教学评价方案。

重点难点:、多元智能评价、过程评价、档案袋评价等的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

第九章教学设计案例。

考核内容。1.案例的教学设计特点。

2.结合实践和理论,分析案例。

考核要求。知道:教学艺术。

理解和应用: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制约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内在因素、教师教学艺术及其风格形成与发展所经历的主要阶段。

重点难点:结合实践认识教学艺术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三、试题类型举例。

一、选择题。

1.学校意义上的“教学”可以理解为: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开展的()。

a.学习活动。

b.读书活动。

c.互助活动。

d.体育活动。

二、填空题。

1.“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成分或因素,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或目标而组成的()。

三、简答题。

1.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四、实践题(教学设计或案例分析)

1.评析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附:《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1.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学生在了解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后能比较它们的异同。

3.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初步领略一些简单的数学思维方法。

4.通过矛盾的突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需求。

5.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合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小朋友,前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知识,我们每个小朋友还回去做了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纸盒,现在请大家找一找它们的面。请你从2个纸盒中任选一个喜欢的面,把它描在纸上。

课程设计考核说明

地下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考核说明。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在设计期间的设计图纸 设计计算说明书 出勤等情况综合评定。成绩分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五个等级。成绩评定标准如下 优 能认真完成设计指导书中的要求,设计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图纸整洁 绘制标注规范,设计方案合理,...

物流系统设计课程考核说明

河南学历考试网 第一部分总体说明。物流系统设计是 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课内学时90,5学分,一学期开设。为便于课程的学习和复习考试,现将课程考核有关事项作一个说明。一 考核对象。开放教育专科起点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二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拟采用形成性考核和...

物流系统设计课程考核说明

2 期末考试命题的覆盖面理应尽可能广一些,但要突出课程学习重点。3 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 了解20 左右,一般掌握40 左右,重点掌握40 左右。4 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 易 较易 较难 难四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