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检测卷 新版 新人教版

发布 2022-03-27 03:56:28 阅读 3392

期末检测卷。

60分 4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si—28 ca—40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2023年2月25日,平昌冬季奥运会闭幕式上,由张艺谋指导的主题为“2022,相约北京”的文艺表演震撼了全世界。下列展现的中国元素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2.党的十九大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b.为改善环境质量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应有计划、合理地开采化石燃料

d.将生活垃圾和污水随意倒入河流中。

3.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2

c.+3 d.+4

4.玉石制品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对玉石主要成分(化学式为naalsi2o6)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两种金属和两种非金属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202

c.钠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含有三个氧分子。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24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 g

7.“超临界水”因具有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列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b.分子不再运动。

c.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 d.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1

8.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9.下表是某同学错题本中整理的部分内容,其中不需要修改的是。

10.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b.反应ⅰ和反应ⅱ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c.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ⅰ中有两种分子没有参加反应。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如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铅笔的示意图。

1)在组成铅笔的各种材料中,含有的非金属单质是石墨 (填物质名称),该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填“稳定”或“活泼”),可以制作电极(合理即可) 。

2)木材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常用来冶炼金属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co+cuocu+co2 (2分)。

12.(7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 。

2)若用a、e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反应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kclo32kcl+3o2↑ (2分),待收集完氧气后,应先从水槽中撤出导管,再停止加热的原因是防止水槽内的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

3)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最好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cd (2分)(填字母序号),此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13.(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为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某省火力发电厂采用高速雾化方法处理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尾气,并将尾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副产品石膏。简易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流程图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 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或水) 。

2)步骤①中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h2oh2so3 (2分),其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步骤③中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 。

3)煤电发展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电力保障,但产生的污染严重影响空气质量。请从能源利用的角度,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大力开发利用风能等环保新能源(合理即可) 。

14.(9分,每空1分)化学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那么,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此进行如下研究。

提出问题】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假设1: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假设2:催化剂的质量;

假设3:温度;

假设4: 催化剂的种类(合理即可) 。

设计实验】小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1)通过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知,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有关。

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3)请你写出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

讨论交流】(4)小红同学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必须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理由是排水法能准确测定收集氧气的体积 。

5)小辉同学提出小明的方案无法验证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请你帮他说出理由: 方案中没有温度不同,其他变量全部相同的对照实验 。

拓展延伸】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fecl3溶液对过氧化氢分解也有影响。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继续**,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fecl3溶液,分别用气压传感器测定两试管中气体压力的变化曲线,如图1。

6)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请你设计向两试管中加入fecl3溶液的具体方法: 分别用注射器吸取等量、等浓度的氯化铁溶液,同时注入两支试管中 。

7)请你从图2曲线中找出fecl3溶液对h2o2分解影响的两条规律性结论: 氯化铁溶液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 氯化铁溶液对浓度大的过氧化氢溶液催化效果更好 。

15.(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进行了如下**。

1)设计图1所示实验,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请推测靠近三通管下口 (填“上口”或“下口”)的火柴火焰熄灭,理由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

2)某同学用大烧杯将高低2支燃烧的蜡烛罩住(如图2所示),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提出问题】导致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假设1: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其先熄灭;

假设2: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气浓度过低导致其先熄灭。

设计实验】甲同学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点燃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烧杯内上部的滤纸条先褪色(石灰水能使酚酞变红,碳酸钙不能使酚酞变红),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高 (填“高”或“低”)。

3)为进一步验证假设1,乙同学收集一瓶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1 不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很高时,蜡烛仍能燃烧一段时间 。

注意:若答对下列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4)丙同学使用传感器测得密闭装置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80 s时蜡烛熄灭),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3。则可得出蜡烛燃烧的条件是氧气的最低浓度不能。

低于16% (2分)。

5)结合已有知识和上述实验分析,乙同学的实验中,蜡烛完全熄灭后瓶内含有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一氧化碳等 (2分)(至少填三种)。

三、本大题共6分。

16.(6分)氢化钙(cah2)是有机合成的还原剂,遇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为了测定某样品中氢化钙的含量,将30 g氢化钙样品加入50 **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78 g,试计算[反应原理:cah2+2h2oca(oh)2+2h2↑]: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2 (1分)g;

2)该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分数。

解:设该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为x。(1分)

cah2+2h2oca(oh)2+2h2↑

x2 g(1分)

1分)x=21 g(1分)

该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00%=70%。(1分)

答:该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分数为70%。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检测卷

姓名班级分数 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 1 n 14 ca 40 o 16 一 选择题 10题x1.5分 15分 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b 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 2 c 所用参与反应的物质都是化合物。d 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1 2...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新版 新人教版练习试卷

第六单元检测题。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cl 35.5 ca 40 cu 64 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 a 石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 b 二氧化碳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c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d 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检测

一 选择题 共40分 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 用海水晒盐浓硫酸使白纸变黑b 牛奶变酸米酿成醋。c 矿石粉碎食物腐烂d 蜡烛燃烧酒精挥发。2.下列气体中,常可以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装防腐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3.在家里,你会常常嗅到妈妈炒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