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辅导 1

发布 2022-03-26 09:32:28 阅读 3560

一、时间安排和操作要领:

1、考前五分钟:考生得到试卷后,①首先验收试卷:科目、张数、页数、题数,有无漏印、破损、污毁等异常情况,确认无误后,才开始下一步的工作。

常有学生出于抢时间的心理,不顾此时不得答题的禁令,匆忙开始作答,到后来发现试卷异常,必须更换试卷,白白损失了宝贵的考试时间,影响自己的心情,得不偿失。更有甚者,蒙头作答,下得考场,才知末页有题,而自己根本没注意,白白丢分,悔之晚矣。 ②根据考试要求填写好答题卡和试卷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座位号等。

③看题数、题型、布分,对重点的题,如作文先用时间细读一下,让其在头脑中“发酵”;然后,大致划分自己的作答顺序,做到对整场考试的应对策略心中有数,从而合理地安排时间。

2、考试开始后:语文考试的时间为150分钟。一般按照试题编排的顺序答题。

答题时,要做到冷静、细心,必须认真研究每一个题干要求,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既不能“想当然”,也不能“凭老经验”,尽可能做到准确、完整地答题。

(1)做选择题时,我们必须看清是选择“正确的一项”还是“错误的一项”,避免平时练习时出现的粗心大意的毛病;选择过程是个逐步缩小包围圈的过程,应先将明显需要剔除的选项排除,然后再进一步慎重考虑答案。选择题完成后,应把答案及时填入答题卡,以免后面因时间紧而漏涂、错涂。

(2)做文字简答题时,我们必须看清题意,避免答题时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如果有字数限制的,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字数去表达,无把握回答的,要先在草稿纸上草拟答案,然后誊写入答题卷,尤其要注意答题时千万不能出现“越出界外”的现象。

(3)根据大纲规定,写的是一篇大作文,我们必须根据题目要求,做好审题立意、选择材料、谋篇布局和驾驭语言等方面的工作,力求把文章写好。

(4)复查:一般来说,我们回答问题时所产生的最初答案有一定的可靠性,不要轻易改动,在复查时若要改动答案,必须以充分的理论根据作前导;同时,我们还可利用这段时间,对解题过程中丢下的难题作重点思考,防止出现漏答的情况;有的题目实在捉摸不透,也只得连估带猜了。

二、各部分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部分。

1.字音:规律总结

1)审题时弄清题干的含义及要求,要特别注意“完全不相同”与“完全相同”等关键字眼。

2)解题时,一定要慎重,万不可马虎草率。我们应尽量回忆起复习中所积累的、与题目有关的信息,从中找到解题的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

3)前、后鼻音,声调符号一般不要作为判断的重要依据;形声字的误读要特别小心。

4)高考的字音我们不一定都复习过,也不一定都记得很牢。面对模糊的、陌生的字音字形,“因义辨音,因义辨形”是临场很可取的做法。

2.成语:规律总结

1)不要望文生义。成语误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对成语一知半解,以今律古。如“文不加点、明日黄花、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五风十雨、狗尾续貂”等。

2)注意感**彩的区别。如“有口皆碑、方兴未艾、无所不至、过江之鲫、粉墨登场”等。

3)注意适用对象。许多成语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不能乱用。如“大言不惭、天花乱坠、豆蔻年华、美轮美奂、汗牛充栋”等。

4)注意谦敬成语。如“抛砖引玉、鼎立相助、敬谢不敏、蓬荜生辉”等。

5)注意两用成语。如“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灯红酒绿、一针见血”等。

6)注意有的成语不能跟宾语。如“出奇制胜、漠不关心、求全责备”等。

7)再一类成语,其本身已经含有的意思在文中再加以阐述而导致重复或者出现矛盾。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妄自菲薄自己、三令五申地强调、一天天地日臻完善、一个莘莘学子”等。

考生要注意普通成语与熟语的合并考查,重视含有近义、二义、多义的成语与熟语,注意准确区分其或本义、或喻义、或引申义、或感**彩的使用特征。

3. 语病辨析:规律总结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答题技巧:判断时,不要草木皆兵,要善于寻找敏感点,善于比较,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必须做记号来提示自己。

做题思路:判断顺序:①句子成分分析法。

可以找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赘余、语序不当等错误;②逻辑思维判断法。可以找出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错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即所谓的标志性病句:

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是否残缺。

带关联词的,看关联词是否搭配,关联词的位置是否正确,如果连接的是相同的主语,关联词应放在主语的后面,如果连接的是两个不同的主语,关联词应放在主语的后面。

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带有否定词的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带有大约、左右、最多、至少等词语的看是否符合逻辑。

中心词前面有较长的定语,应看定语的排列顺序是否按“领属性-数量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名词性”的顺序排列。(例句:他的一件刚买的新羊皮夹克也拿来了。)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高考选文标准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

如果是人物传记,可以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了解材料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特别是事件,它或许是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或许是几件事的勾连组合。阅读时应注意文中的帝号、庙号、年号以及任职变化、空间位置转移的词语,因为这些词语能显示出文段的结构层次。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

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

如果是论说文,要注意能够体现作者观点、态度和倾向的关键词语,注意文章的主旨句。(注意)接触文言文阅读试题时,先要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由于试卷中有一道把握文意的题目基本上用白话陈述,其中只有少量信息有误,可在整体把握时参考。

文言实词题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既要调动头脑中的积累,联系课内所学或平时所练,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合理迁移,又要根据具体语境,作出合理的分析推断。可分析形旁,推求字义。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一般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等。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文言虚词题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

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全文把握题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

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解答方式通常是首先将阅读材料分类,选取其中的若干个作为切入点。

然后了解干扰项的设置: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或无中生有、曲解文意,或顺序颠倒、或把两件不相干的事放在一起,强加因果。最后把选项的内容放到语段中作比较,落实原意,确定答案。

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或浅易的论说文,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可以先读下文,也许就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注意从题目选项中 “偷意”。借助文言文客观题第一题可知道文中一些实词的含义,借助第二题(有时为第三题)可知选文主题;借助最后一题可知选文大意,这样考生就能在极短时间内看懂文章。

翻译题规律总结:

顺序: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②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

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达”)③力争在准确、通畅的基础上讲求点凝练、生动。

(“雅”)

注意点:1)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做到字字落实,要遵循“留、换、补、删、调”的原则。

2)翻译时,既要理解透实词的语境意义,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也要把握住虚词的具体用法,更要注意有无特殊句式和全句的语气、语调,点好句末标点。力求做到准确、通顺。

3)抓住关键词语的翻译十分重要,因为评分时关键词语是主要得分点。大家在翻译时要估计出哪些是关键词语,千万不能让它们滑过去,要与上下文对应。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

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4)掌握的古汉语所特有的句型也很必要,命题人员常常拿一些特殊句型来作为考点。

5)操作时要打草稿,由于文言句语言障碍较大,难以一锤定音;如果一下子写在试卷上,然后再改,造成卷面邋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差。

第三部分默写答题技巧:

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必读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考前必读。选择题,做题先圈出选答要求,再读懂每个选项,重视第一感受 选择题往往会设置迷惑项,故判断发生疑问时,别妄下结论,先做上记号,再继续审读完所有选项后,对几个疑问项要反复比较,选出最有理由说服自己那一项做答案。主观题 重点在审题读三遍 一是画出提示语关键信息并明确其意思 ...

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练习二

一 基础知识 20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喧嚣 xi o 濡染 r蝉蜕 ru 胡诌 zh u b 剥蚀 sh 嗔怒 zh n 隽永 ju n 矗立 ch c 老媪 o 纶巾 gu n 铿锵 k ng 猝然 c d 充塞 s i 谗言 ch n 戍卒 sh 嗜好...

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兴山一中李泉。考试中要克服六种不良心态。1 偏急心态 考试时,拿到试题,情绪急躁,没有审清题设条件,慌忙答题,这种心态称作偏急心态。正确的做法是 拿到试题,先大致浏览一下,尤其是反复读作文题,做到心中有数。每做一题,不要急于动手,先看清题设条件,挖掘隐含信息。2 犹豫心态 一接触到试题,好像有不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