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
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
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2.(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微纪元(节选)刘慈欣。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
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象: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
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
”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动。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
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
您这样的人吗?”姑娘天真地反问。
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
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绞着,“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姑娘捂着脸哭起来。
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
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才的悲伤。
我没兴趣。”
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
先行者不想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
您怎么这样!全城人民都在这儿迎接您,前辈,您不要不理我们啊!”
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
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
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
他戴着一副**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画面上,那姑娘唱起歌来:
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
伟大的宏纪元,美丽的宏纪元,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
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
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象一起关掉。但过了一会儿,当感觉到着陆舱接触地面的震动时,他产生了一个幻觉:也许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不清楚的城市了?
他走出着陆舱,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
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在摄氏零下40度左右。天空呈一种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
脚下是刚凝结了两千年左右的大地,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难见到。这片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
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有一米,下面似乎扣着一片很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像地面上的几个大水泡,反射着阳光。
先行者又打开了画面,虚拟世界中,那个小**仍在忘情地唱着,广场上所有的人都在欢呼。
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色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星在闪耀,整个宇宙围绕着他﹣﹣最后一个人类。
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
歌声戛然而止,虚拟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地看着他,那姑娘嫣然一笑。
您对人类就这么没信心吗?”
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来。他走近那个透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
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它就在这个一米直径的半球形透明玻璃罩中。
人类还在,文明还在。
前辈,微纪元欢迎您!”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城市图象出现后,本文开头部分营造出的沉郁氛围变得较为轻快,这两种氛围的更替,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奇幻的阅读体验。
b.地球领袖是一位十几岁的、天真的、娇滴滴的漂亮姑娘,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c.先行者着陆后,看到天空是“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孤独的感觉是像被雪崩所埋,这都是以身心感受来写先行者对过去地球的深刻眷念。
d.姑娘率众在广场等候、迎接先行者“前辈”,间接说明“微纪元”的人们继承了以往的人类文明,科技水平已经很高。
2)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3)结合本文,谈谈科幻**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 新课标
论述类文本阅。文学类文本阅读。文人的气质 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 时常深情 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 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 军人的冷峻 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 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 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 新课标 答案与
参 与试题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 9分,毎小题3分 考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 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从文中筛选出与选项对应的语句 段落,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 根据文中第二段中的相关内容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及 续考 证明 史...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 新课标 解析
新课标 一 现代文阅读 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1小题,9分 1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 为谁创作,为谁立言?同志强调 文学艺术创造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 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