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职业学院单独招生语文考试大纲。
.考试性质。
黑龙江职业学院单独招生语文考试,依据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要求,结合高职特点,采用适当难度,本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统一考试。
.考试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的能力层级。
f.**: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及中学语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知识要求确定语文考试内容。
考试范围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份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应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00分。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17年黑龙江职业学院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大纲。考试性质。黑龙江职业学院单独招生数学考试,依据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要求,结合高职特点,采用适当难度,本着公平 公正原则,进行统一考试。考试要求。一 考核目标与要求。一 知识要求。知识是指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 中所规...
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17年黑龙江职业学院单独招生英语考试大纲。考试性质。黑龙江职业学院单独招生英语考试,依据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要求,结合高职特点,采用适当难度,本着公平 公正原则,进行统一考试。考试要求。一 考核目标与要求。一 语言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词汇 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要求...
2024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4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 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 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 理解 b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