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高考考试大纲

发布 2022-03-20 19:41:28 阅读 4480

2023年广东高考考试大纲(文综部分)

. 命题指导思想。

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切实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的目的。

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本说明为依据,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

试题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素质的考查融为一体,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实现。注重考查考生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学习能力及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考查考生对政治、历史、地理学科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运用“新材料、新情境”,强调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引导考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 考试目标要求和考试范围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确定文科综合科考试内容。

地理。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

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

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

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

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二、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与下列内容相关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内容。

自然地理。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3)大气受热过程。

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人文地理。1.人口与城市。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区域可持续发展。

1)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3)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4)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5)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l)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数字地球的含义

城乡规划。1.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1)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2)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3)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城乡规划。

1)城乡规划对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3)在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3.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1)商业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

2)不同的城市交通网络的特点。

环境保护。1.环境与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成因及危害。

2)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形成过程。

2)生态环境问题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3)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3.环境污染与防治。

1)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

政治。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能够根据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应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问题。

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的过程和结果。

二、考试内容*

经济生活。1. 货币。

1)货币的本质。

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的基本职能。

金属货币与纸币。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货币与财富。

结算与信用工具。

外汇和汇率。

2. **。

1)**的决定与变动。

价值与**。

价值决定**。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供给与需求。

影响(均衡)**的因素。

2)**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3. 消费。

1)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类型。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4. 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发展生产的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 企业与劳动者。

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公司的类型。

公司的组织形式。

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

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2)劳动者。

劳动与就业。

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维护劳动者权益。

6. 投资与融资。

1)商业银行。

利息、利率与本金。

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

商业银行的业务。

2)投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债券。

商业保险。3)融资。

7. 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8. 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的构成。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

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

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财政与宏观调控。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9. 征税与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种类。

税收的作用。

2)依法纳税。

纳税人。负税人。

依法纳税。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市场与计划。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秩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

由于湖北省高考文科综合 理科综合均使用全国课标卷,该大纲对于考生复习备考有很强的参照性。而今年湖北省高考语文 数学 英语三科仍为湖北省自主命题,复习参考 湖北高考大纲 理综 选修模块有新增考点。今年物理高考题型 分值没有变动,但有部分新增考点。必修模块中,知识点 理想变压器 由去年只要求了解概念,提...

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介绍,湖北省2014年高考命题难度保持稳定,但将继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更注重考查学生三大素养 四大能力,即语文素养 数学素养 学习与创新素养,及信息获取与加工的能力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实判断与推理的能力 结果的阐释与交流能力,新课改推进得好 素质教育实施得好的学校,学生...

2023年高考考试大纲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 历史 与2016年对比。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历史学科与2016年的大纲,发生了某些变化。现罗列如下。一 格式体系变化。1 原考试大纲首先讲述 考试性质 及一段表述 新考试大纲删去了 考试性质 及一段表述。2 表述层级调整。原考试大纲的 部分标题是 考试内容 下设两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