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德育课程实施方案

发布 2022-03-20 14:39:28 阅读 4396

沈阳市第五十三中学德育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核心概念。高中新课程改革对这一既古老又崭新的概念做出了新的诠释,一方面促使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摒除自身的传统课程观念,用新课程的“课程”观来重新审视学校的课程建设问题;另一方面为基础教育提出了全新的学校德育工作思路——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促进学校德育课程化。

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功能,学校领导班子**远瞩,借助课程改革的东风,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发展需要,确立了“德育活动课程化”的学校德育发展思路,全面拉开了整体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工作的帷幕。

一、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规划学校德育课程总体目标。

学校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灵魂和方向,学校德育目标的确立有赖于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进一步明晰。只有当学校德育工作者明确了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和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我校在深入挖掘五十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让学生更富有,让学生更聪明,让学生更高尚,让学生更健美”的办学理念、“保证优良、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办学思路、“培养素质全面、基础扎实、特长明显、有科学精神的一代新人”的育人目标。

我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凸显了学校德育目标中培养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与能力三个层面的功能。在保证与《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的德育目标的一致性基础上,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确立了“明理、明志、冶情”的德育课程总体目标,并通过德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分级、分类实现学校德育的各项具体目标,逐步构建学校德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二、深入分析学校德育内容,划分学校德育课程类型。

学校德育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为国家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的高中德育内容,学校不能随意变动;二为学校自身的实际,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和灵活性。

三、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保障机制。

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离不开学校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我校从组织、制度、师资、物质、社区课程资源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与完善我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保障机制。

一)建立辐射学校全盘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

德育课程体系构建是新课程背景下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领导班子站在构建现代化办学模式的高度来看待德育课程建设问题:成立了以校级领导、科室负责人及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德育课程建设做出正确决策和部署、提供保障及过程进行指导与监控;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德育副校长为副主任、学生科、教务科、教研科、团委负责人、年级组长及部分骨干班主任等为成员的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课程方案审定及实施检测与评价。

二)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我校非常重视德育课程体系的制度建设,通过建立上至学校课程发展规划,下至某门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对我校德育课程体系进行宏观的把握和构建过程中的精细管理,促进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三)不断提高硬件条件和经费投入。

在物质保障方面,学校一方面开放了校内所有原有的教育场地和教育教学设施,增添了求索园、文化碑林、教师形象雕塑、校史陈列馆等设施,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另一方面开发引进了一套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平台,为学校德育管理与评价工作奠定了物质基础,并为实现网络德育创造了条件。同时,学校也加大了经费投入,设立了学校德育课程开发和德育课程体系构建专项经费。

四)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德育课程资源。

综合分析各种德育课程资源是学校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础。近年来,我校越来越关注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几年来,我校与社区紧密配合,吸纳了党政机关,科教育文卫娱乐等事业单位、驻军部队,厂矿街道、乡村等各级各类单位的广泛参与学校德育课程建设,陆续建立了军事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现代企业教育基地、现代科技教育基地等学校德育基地,成立了青少年科技站等校外辅导站等,逐步形成一个以学校为中心,有一定辐射面和影响力的、比较固定的德育课程建设空间,为学校德育课程的开发,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拓展了视野,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四、找到切入点,以点带面,分步开发和实施学校德育课程。

德育活动课程化”就是要以课程的规范来管理学校德育活动。加强学校德育课程的管理,有助于加速德育课程化进程,促进学校德育课程的常态实施,提高德育实效性。

我校提出的德育课程管理策略是“对学校德育课程教师进行教学常规管理,对学校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进行过程管理,对学生修习德育课程实行学分管理。”即用学科教学常规管理的方式来约束教师在实施德育课程时的行为,克服教师从事德育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通过制定制度方案来规范德育课程开发和实施行为,对德育课程开发和实施进行科学性、操作性指导和过程监督及评价;根据德育课程类型的差异,设置不同的学分类型和学分数,学生完成规定的修习要求后即给予相应学分等。

由于我校的德育课程内容涉及领域比较广泛,德育课程的开展形式也灵活多样,且不同形式的德育课程所需的开发与实施力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我校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采取“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策略,找到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切入点,重点突破部分德育课程,带动学校其他各种形式的德育课程的建设。

一)常规德育活动课程。

学校集会、例会、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以及新生入学的军训等活动都是每个学生必须参与的学校常规活动。这些常规德育活动的开展形式虽然相对固定,但却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逐步落实学校德育内容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我校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学生集会、例会制度,将这些常规德育活动纳入课程管理,以课程的规范来实施这些德育常规活动。

二)学科德育课程。

我校一直以来坚持课程是生活、是经验的理念,一方面,始终关注人文学科中的德育,例如,政治教学中组织学生收集生活案例,进行社会热点小调查,举办时政专题演讲等,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关注民生;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株洲历史和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等;另一方面,在自然学科及其他科目教学中,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中体验教学民主和相互尊重,在作业和考试中体验诚信、严谨和奋斗,强化学习中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体验。

此外,我们还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学校社会互为补充来推进学科德育发展,其中典型的代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着力培养学生质疑、**、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以及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等方面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分享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身心健康素质。在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中,关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增长社会活动知识等方面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关心科技进步、关心生存环境以及获得直接感受并积累问题解决经验等方面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提高现代社会人际沟通能力,磨练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身心健康素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以及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的生活技能。

三)德育主题班会课程校本开发与实施。

每周一次的班会是学校德育以课堂教学形式呈现的绝佳时机。学校将德育课程内容细化为24个指标,开发出54个德育班会的主题,制定了课程计划,制作了教案和课件。目前,德育主题班会课程已成为全校学生的必选课程,每月3节课,修习时限为三年,其中,高。

一、高二每学年各24课时,高三6课时,合计为54课时,修习完成后学生获得3个学分。

四)德育短课程。

每天一次的读报课很多时候流于形式。我校充分利用这15分钟时间开展德育工作,对读报课进行常规管理,对每周内五天的读报主题作了统一安排,如,星期一“每周一法”;星期二“校友风采”;星期三“常规教育”;星期四“心灵鸡汤”;星期五“班主任总结”等;具体读报内容由班主任、学生自主选择。

五)德育校本课程“劳动风纪值日”

“劳动风纪值日”是我校的特色德育课程,承担劳动风纪值日任务的班级称为劳动班级,主要工作分为劳动卫生打扫和校园风纪管理两大部分。此课程安排进学生课表统一管理,每学期的课时不少于30节,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安排,一般情况下,每班每期劳动2-3天。

五、发挥导向激励功能,加强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研究。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是我校的德育课程评价做到目标明确、指标清晰、操作规范、实施监督、及时反馈等。现阶段,我校采用多元化评价模式对学校德育课程进行评价。这里所说的多元化评价模式主要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指标的多元、评价形式的多元等等。

为保障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师资,学校加强了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在学校现有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一方面,通过加强德育教师培训,促进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全员动员,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组建了一支以班主任为核心、导师为辅佐、全校所有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德育课程实施团队,实现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全员化。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我校在新课程背景下“导师制”的探索。

学校对导师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程序以及工作制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指导导师规范而又创新的开展工作。导师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指导老师,更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人生发展的导师,主要职责是了解学生个性和特点、知识现状和能力,指导学生学习、选课、制作成长记录袋,对学生的人生规划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意见,协调与同学、教师、社会的关系,配合班主任工作等。导师制和班主任负责制同时并行,互为补充,成为我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使德育工作更扎实、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保证完成国家规定的全部高中德育内容的前提下,学校以德育内容的生活化、丰富化、序列化和活动化为原则,明晰了“以品德行为教育为基础,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心理健康教育为辅佐,文化艺术教育为氛围,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德育工作思路,将《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的高中的德育内容的八个纬度进行细化和重组,根据学校实际,灵活选择了适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德育课程内容,并初步把这些学校德育课程内容划分为四大领域:第一类为人文素养类,主要包括: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与责任使命教育、民主法制与公民道德教育、艺术与审美教育、班级文化建设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方面;第二类为科学素养类,主要包括:

科学精神与创新实践教育、环境教育等方面;第三类为身心健康类,主要包括:生命意识与生态伦理教育、心理健康与个性修养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等方面;第四类为生活技能类,主要包括劳动教育等。

德育课程实施方案

校道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 才兼备人才的基础 关键。为此,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将道德教育作为我们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一 德育教育工作的目的 教育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 爱人民,爱劳动 爱科学 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 认真负责 诚实...

关于德育课程化实施方案

德育课程是为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 内容 范围 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为此,为您整理出几篇关于德育课程化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篇一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 十八届三中 四中 五中全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

德育课堂实施方案

一 实施背景。传统德育模式存在着德育目标空利,内容泛化,效果表象化,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如何建构符合学生实际,有校本特色的德育模式 如何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体验真实的道德情境 如何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教育资源的德育功能,建构全方位 多渠道 深层次 系列化的德育课程体系 如何让德育更接近生活实际,更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