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形成性作业1
四、简答题。
1.“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在于:
第一,道德源于人的内心,属于精神性的原则,表现为个体的“应当”,它具有内在性、主观性、个体性。伦理是内在道德的外在化,属于客观行为关系,表现为现实的群体规范,它具有外在性、客观性、群体性。
第二,道德多指对人的行为的判断标准,它按照风俗、习惯和观念直接判定正当的行为。伦理多指行为判断标准的理由,它通过对风俗习惯和观念的检验和反省来行为进行判断。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人们也往往把伦理看作是对道德标准的寻求。
2. 为什么需要建立行政伦理学学科?
答: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考虑行政人员行为的正当性,并需要满足善的要求。在开展行政管理活动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关于行为的“对错”、“好坏”、“善恶”等的判断。
因而,也就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伦理关系。对于这些关系的研究,需要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即行政伦理学来对行政管理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加以研究。这门学科就是行政伦理学。
3. 如果公共行政单纯受到效率观的支配,会导致什么弊端?
答:第一,使对行政体系以及行政管理活动的评价偏向于投入活动而忽视其效果;第二,会让人们专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合逻辑性、合目的性,而忽视了活动的实质性价值前提;第三,会使人变成为求成功不择手段的非道德主义者;第四,片面的行政效率观不可避免地会伴生数字虚假现象。
因而,行政效率观虽然是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但它只是公共行政价值理念中的一个,在坚持行政效率观的同时,也需要拥有其他行政价值理念。
4、简述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中廉政与勤政的关系?
答:廉政是勤政的前提,而勤政则是廉政目标或结果。
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首先应当是廉洁的,只有在廉洁的前提下,勤政才有意义,否则,勤政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廉洁可以保证公共行政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无私无偏,以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作为行政管理的唯一追求。但是,仅有廉洁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对行政人员的考察中,仅仅做到了廉洁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他必须在廉洁的同时也积极自觉地做到勤政。
所以,廉政需要得到勤政的补充和支持。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要求行政人员具有怎样的行政态度?
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要求行政人员具有正确的行政态度。即:
第一,对社会发展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对所从事的事业、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第二,正确地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挫折和矛盾;第三,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必须正确对待生死考验。
五、论述题(3题选做2题 )
1.结合我国现实,试论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
答:(1)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从整体看,研究行政伦理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社会政治状况有着直接的作用和影响;二是由于行政伦理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有许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去研究、去深化、去解决。
2)结合我国现实,具体说明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答:第一,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行政人员尽快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观念;第二,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是行政体制自身健康运行与发展的要求;第三,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行政人员增强抵御腐朽伦理侵蚀的能力;第四,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总结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教训。
2.简述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联系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改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
答:(1)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行政伦理的民主原则要求行政行为以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因而,它的基本内涵及对行政人员的要求是充分认识到:
第一,一切涉入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政治权利都应得到尊重;
第二,行政人员由于社会分工而被定位在行政管理者的位置上,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相对的,作为被管理者的公众有权参与和监督行政管理;
第三,行政管理活动程序化和公开化是公众参与和监督的必要条件;
第四,作为社会公仆,摒除行政职位等级和行政经验资历的偏见、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兼容并蓄才是科学的态度和作风。
2)联系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改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
答:第一,民主可以成为一种激励机制和凝聚机制,有助于充分调动每个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在心情舒畅地工作、实现其自我价值的同时,有效提高整体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第二,民主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和防错、纠错机制。坚持公共行政的民主观,根据民主的要求去建立和调整行政关系,可以使行政管理工作处于有效监督之下,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维护行政管理工作良性运转。
行政伦理学》形成性作业2
四、简答题。
1、行政人员的德性和行政良心是什么关系?
答:行政人员的德性是行政良心的外在形式,。德性与良心是一体的、重合的,德性的实质是良心,而良心的外在显现就是德性。
2、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般说来,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行政人员在自己违反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明确禁止的行为时就会感到一种犯罪感,自觉接受所应受到的惩罚,及时矫正这种行为,自觉履行法定责任; 第二,行政人员不能有效准确地贯彻执行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所赋予的职责时应自觉对其后果负责;第三,行政人员不仅仅应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政,而且也要遵从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即为公共利益服务。
3、行政人员的职位责任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总的说来,行政人员的职位责任表现为:一是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勇于担当责任而不推脱乃至逃避责任;二是认真地履行公务,一丝不苟地做好份内的工作;三是勤奋工作,多办实事好事,多出政绩或业绩;四是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不甘于平庸,积极探索工作的规律,开拓创新;五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4、什么是公共行政中的公正意识?
答:公正既是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要求,也是对行政组织、行政体系及其制度的要求。在行政伦理学中,做到公正首先是行政人员的责任。
行政人员的公正意识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作出公正的行政行为选择的前提,它要求行政人员必须办事公道,不徇私情,平等对待不同身份、民族、性别和不同宗教信仰的行政相对人。公正意识不仅要求行政人员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之所在,成为遵纪守法的楷模,还要在法与情、法律公正与道德公正相冲突时,能够正确的分析产生冲突的根源,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特别是通过自己的创新活动来协调这种冲突。
5、为什么说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但违背了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答:行政纪律是行政组织基于法律的授权而制定的,是法律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规范的具体化。行政组织根据自身利益需要,所制定的行政纪律往往比法律规范更为严格、具体和细致,因而,是一种更高标准的行为规范。
从这个意义上讲,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而反之,行政人员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六、论述题(3题选做2题)
2、为什么说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制度建设是关键?
答:(1)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行政责任意识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活动中所应拥有的职业意识。
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行政人员的公正、仁爱、宽容、求实和自我节制的意识,它们是行政人员对公共行政公共性的信仰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行政伦理学要求通过增强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去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道德水平。
2)行政责任制度。在我国,行政责任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宪政责任制、政党责任制、有限目标管理责任制、公仆责任制。其中,公仆责任制是贯穿于其他三种行政责任制中的精神内核。
3)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关键在于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因为:在现实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和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方面,行政人员需要将客观的、外在的行政责任内化为内在于他的行政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整个行政体系中的行政人员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不会自动产生,需要外在的、客观的行政责任制度来提供保障。行政责任制度的保障作用对于行政人员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的增强和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体道德水平至关重要,而制度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才能得以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发挥其保障作用。
3、联系我国实际说明,为什么说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答:(1)行政人员的“自律”。所谓“自律”指人的道德规范。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人员的内在道德规范。
2)行政主体的道德“自律”是行政伦理的核心。因为:第一,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伦理建设中最基本、最深刻的内在根据。
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性使行政伦理领域的“自律”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第二,制度的主体具有自律精神的内在涵养是保障制度本身具有伦理的前提。制度都是人为的,在相同制度规范背景中,公共权力的运行会因为行政主体“自律”境界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社会后果。
3)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先进性赋予了社会主义行政伦理更高的要求。主要说明:第一,我国行政人员作为先进制度的承载者和实施者,其“自律”精神的养成和发扬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最大程度地得到体现,关系到执政党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第二,一些行政人员道德“自律”缺位,致使公共权力被滥用的现实,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高标准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如何,不仅依赖于外在的“他律”机制,更有赖于行政主体的道德自我约束,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行政伦理学形成性作业3
三、填空题。
1、荣誉是对人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所作出的肯定性评价以极大的主体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意识)。
2、行政荣誉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导向与示范);第二,(惠及社会)。
3、行政人格在行政行为中生成,其本质就是行政人员持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过程。
4、(欲望与行为)进行调解和控制的能力,二者在,表现为一种(理性)精神。
5、 (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行政荣誉和责任的关系?
答:责任与行政荣誉有密切的关系。第一,行政人员担当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就需要承担特定的责任,责任规定是行政人员的行为底线,而行政荣誉是更高的境界;第二,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的有效途径。
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责任追究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剥夺行政荣誉。
行政管理学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满分100分。一 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20分 1.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和社会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的活动。2.管理层次。管理层次是指组织纵向结构的层级。它是以人类劳动的垂直分工和权力的等级属性为基础...
行政管理学作业
华工继续教育学院2016 2017第二学期网络课程。一 名词解释。1 行政环境 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这些条件有物质的 精神的,有有形的 无形的 有自然界的 社会界的。就是 管理的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这一主体的外部境况,是各种直接地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政治活动的客观因素的...
行政管理学作业
10.行政决策。11.行政执行。12.行政监督。13.行政信息。14.行政咨询。15.行政协调。16.行政公共关系。17.行政法制。18.行政效率。二 回答下列问题 1.行政管理的特点主要有哪些?2.行政管理学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3.行政环境的要素主要有哪些?4.利格斯提出的行政生态模式有哪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