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院)
第一部分(第1~3章)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事务——是指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2、公共物品——是指物品和劳务的利益由社会成员共同享有而不能被一个人单独享有。
3、公共管理——是指社会公共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共同利益实现,通过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4、公共权力——用于处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公共权力是由社会共同需要产生的,其基本目的在于维持、调整和发展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
5、公共管理学——一门研究社会公共组织以及社会其他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原则、规律和方式的科学。
6、实践抽象法——对公共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一些比较稳定、定型化的思考方式和操作程式,加以总结、概括和抽象,形成一定的公共管理理论。
7、实体分析法——从公共管理主体的角度,研究和分析公共管理过程,形成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它把公共管理主体作为实体来看待,分析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8、政治创租——是指****利用行政干预的方式来增加私人企业的利润,人为创造“租”,并诱使私人企业向他们“进贡”作为得到这种“租”的条件。
9、社会问题——是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实状况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它是在社会发展中产生,并与社会公众总体利益相关,需要社会予以重视和解决。
二、简答题。
1、公共事务有哪些特征?
答:第一,公益性,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全体公众;第二,非营利性,不以营利为目的;第三,规模性,公共事务对于社会整体而言是不可分割的,同时,公共事务范围叫大,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第四,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要求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满足统治阶级的要求。
2、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公共管理具有五个基本特征:第一,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社会公共组织和社会其他组织。
第二,作为公共管理客体的社会公共事务表现不断扩展的趋势。第三,公共管理的目的是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和增进社会共同利益实现。第四,公共管理的职能是调节和控制。
第五,公共管理体制和手段面临创新的迫切任务。
3、公共权力有哪些主要作用?
答:第一,公共权力要维持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第二,随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公共权力对某些变化了的社会基本秩序作出调整,以克服社会内部的一般矛盾与冲突,防止其向对抗方向转化;第三,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公共权力还会推动和引导原有的生活秩序向一定的方向演化。
4、社会问题成为公共管理问题的条件是什么?
答:社会问题只有在属于公共管理机构职责范围内、与其公共目的相符合的情况下,才成为公共管理的对象。社会问题要成为公共管理问题的五个前提条件是:
(1)它首先必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应当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无中生有、主观臆想出来的。(2)它必须是一种能察觉的、可认知的状态。
若问题是潜在性的,未被人们发觉,尤其是未被决策者所发觉和认识,即使是已经客观存在,也不能作为公共管理的对象。(3)它必须是与一定社区内所有人相关(直接或间接地)的状态。社会问题应是绝大多数人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4)它是一种有必要在当前或今后加以解决的状态。因为为所有人或大多数人所关注,就必须迟早解决,以维护公共利益和满足公共需要。(5)它的解决将有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或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
这样才符合公共管理的目的和宗旨。
5、公共项目有哪些特点?
答:公共项目是依据政策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及其过程,具有下列特点:(1)把特定的公共管理活动划分为必要的行为步骤或阶段,以便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的目标。
(2)必须仔细考虑每个步骤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与特定的结果之间的关系。(3)明确每一步的实施者和责任者,也即为完成该项目而组织起来的管理人员应当有清楚的分工与责任。(4)有明确的时间表,包括每一步骤所需要的时间及完成期限。
(5)经常检查资源分配与预先规划是否相符合。
6、进入20世纪末科层制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为基础的新文明动摇并改变了原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运行模式,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经济、政治所引起的变化,给传统的科层制迎头一击,使它的先天性不足和时代发展的不适应性日渐暴露出来。
首先,科层制对法律制度的过度推崇已难以应付政治、经济、社会个性化的发展要求。其次,强烈的专业技术崇拜和固定的专业化分工使**功能日益衰退。再次,责任保障机制日渐丧失,最终造就出来的各级各类**大多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者。
7、寻租活动会产生哪些消极后果?
答:(1)造成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2)使本来可以用于生产性活动的社会经济资源浪费在一些于社会无益的活动上;(3)寻租活动使****享受特殊利益,扭曲**行为,这些特殊利益的存在会引发无休止追求行政权力的寻租竞争;(4)寻租活动还会引起“避租”行为的抗衡,从而使社会经济资源更多地耗费在无益的方面。
8、公共管理中效能性原则的内涵是什么?
答:效能性原则是指公共管理必须是高效和有效的统一,高效是强调公共管理过程的投入要素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关系,投入与产出之间比例越高,则说明效率越高;有效是强调公共管理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目标之间越吻合,则说明越有效。
9、均衡性原则在公共管理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公共管理中必然会遇到一些不一致的要求,从一定的条件看,这些要求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它们并不是处在同一的层面上,有时会表现出相互的矛盾和冲突。均衡性原则是指在公共管理中既要考虑到这些要求的合理性,也要注重这些要求之间的协调性,只有在不同要求趋于均衡的条件下,公共管理才能取得整体性满意的效果。
10、公共管理目标有哪些特征?
答:公共管理目标的特征是:(1)公共管理目标决定于公共管理的目的。
(2)公共管理目标具有进取性。(3)公共管理目标的整体性。(4)公共管理目标之间的矛盾性。
(5)公共管理目标的时间性和阶段性。(6)公共管理目标的伸缩性。
11、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公共管理发展的主要目标是:(1)提高公共管理机构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工作效率。
(2)增加公共管理机构实施的公共管理计划和项目的有效性。(3)通过职能转移缩小公共管理机构的规模。(4)改善公共管理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5)使公众更加容易获得公共服务,增强服务对公众需求的反应力。(6)增加公共管理机构行为的透明度。(7)完善公共管理机构的责任机制。
三、论述题。
1、公共事务的非营利性是否意味着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不能收费?
答:公共事务的非营利性是强调其目的不是为了追求盈利。公共事务的公益性决定了在一般情况下,社会公众在享受公共事务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时是不需要交费的。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为了弥补提供公共事务过程中的经费不足,或者为了平衡在享受公共事务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方面实际存在的差异,也会采用收费的办法。当然,这种收费绝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2、为什么说公共事务具有阶级性?
答:由于人类社会相当长的时期处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共同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要求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从阶级性的角度,可以把公共事务分成两类,一类反映出长期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类反映出特定阶段统治阶级的特殊要求。
而这种区分并非一成不变,它的变动必然取决于统治阶级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认识和判断。
3、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需要在国家产生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地考察了国家的历史演变过程,提出了国家是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行使社会公共权力的职能联系在一起的思想。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需要,形成了社会权力中心,最终社会权力中心集中表现为国家的形式。
在国家取得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主体地位的同时,国家也不断趋于完善和成熟。
4、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公共管理学不同于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主要研究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的管理调度问题,包括行政制度、行政立法、行政体系的模式、行政运行机制、行政人员的激励等,也就是说,行政管理学侧重于讨论行政系统本身的有效控制和有序运行。
公共管理学主要是研究有序化后的社会公共组织如何通过开展有效活动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并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如何发挥其功能,而有关社会公共组织自身的行政制度和组织协调并不作为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点。
5、为什么说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
答: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它涉及多种门类的学科和知识,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律、政策分析等学科。从公共管理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复杂,依靠单一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既难以做出充分的理论解释,又无法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必须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才能对公共管理的问题做出准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提高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把握公共管理发展的方向,体现公共管理整体的效应。
因此,公共管理学必然表现出边缘交叉性学科的特征,同时,其主导的研究途径是经济学和管理学。
6、学习和研究公共管理学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加强公共管理学的学习和研究有助于推动政治体制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进程;有助于促进社会的整体协调进步与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
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发展的动因是:第一,西方国家陷入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
(1)经济滞胀。上世纪70年代后长达十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通货膨胀不断提高,**宏观调控难以奏效。(2)严重的福利病。
战后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损害了社会效率,加重了**财政负担。(3)**失灵。**不是万能的,**的能力有一定限度,起不到决定一切的作用,**的作用的效率往往不高。
第二,科层制陷入严重困境。(1)科层制对法律制度的过度推崇已难以应付政治、经济和社会个性化发展的要求。(2)强烈的专业技术崇拜和固定的专业化分工使**功能日益衰退。
(3)责任保障机制日渐丧失。
8、我国公共管理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我国公共管理发展有三个深层因素,其中根本的动因来自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社会经济出现了许多根本性的转折和变化,表现为:
第一,利益结构多元化。(利益源泉多元化、利益单元个体化、逐利行为公开化、利益关系矛盾化)第二,经济生活市场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非公经济发展迅速,**自由程度大大提高,经济关系契约化)第三,政治生活民主化法制化。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民主化和法制化)
公共管理学答案
1 6 aacbcb 7 失灵是指由于 机制存在的本质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8 战略管理是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 发展能力 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或者说,战略管理是制定 实施和评价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艺术或技术。9 公共管理伦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 以各种科学方...
公共管理学答案
第一章导论。1.公共管理学。答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指研究以 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 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 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公共管理在实施公共管理的主体 公...
公共管理学答案
公共管理学。交卷时间 2018 04 25 08 56 40 一 单选题。3分 要素性资源一般包括有形资产 无形资产和 等。a.企业能力。b.土地资产。c.货币资产。d.公共资产。得分 0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作业题。收起解析。答案a 3分 战略管理包括企业战略的制定 实施和 a.监督。b.评价。c.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