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美术教学备课常规

发布 2022-02-15 02:39:28 阅读 3851

美术教学备课常规。

一)集体备课。

根据上级领导制定的有效备课基本要求,美术组设定美术鉴赏课集体备课常规,具体内容如下:

由于本学科分成了专业特长教学、高一美术鉴赏课教学、高二美术模块选修教学三部分,故美术组集体备课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集体集中备课和分散备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集中备课:

1)备课会由组长丛建滋老师主持,主要备课内容为:教学方向、教学思路、教学方法。

2)集中备课会具体实施内容:

3)由组长丛建滋老师传达最新会议精神,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4)各个模块总结上节课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

5)确定本周各模块的课时计划和授课方案。

6)确定教学方法以及多**课件资料的选择与运用。

7)组长进行总结。

2、分散备课。

1)每节课都安排一位教师做主讲人。主讲人要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意见。

2)各位老师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路,进行补充。

3)各位老师反馈上节课的情况,并具体分析学生的情况。

4)根据所教学生的学情特点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5)集体**课堂互动的方式、方法及预期所要达到的效果。

3、集体研讨过程,着重从教学设计方面完善目标设计。

1)目标内容的课堂设计是否准确、科学,是否立足于“怎样学”等重要方面的要求。应通过预习、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目标内容的认知情况。怎样处理目标内容的重难点,如何调整教材内容,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明确目标内容的容量和难度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2)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有理有据,要按照正确的逻辑关系来制定并合理的进行时间的分配。而且每一步环节都要围绕目标内容而展开的。在互动过程中老师最好主动参与,同学生一起进行互动合作。

要善于发现、鼓励和评价学生们提出的新的思路和学习方法。

3)合理选择、利用资源。多**课件不能滥用,资料的选择与运用要契合主题,课件的应用要合适、合理。要以课本为主,课件要作为课本的拓展和补充。

可适当采用**、影音、**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要以问题驱动教学,通过有效的预设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参与思考。

二)个人备课。

1、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

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但“课标”是第一位的,因为“课标”是编撰教科书的依据,也是组织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以课程标准为中心点,并以此为出发点组织教学内容。《课标》上把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基本设计思路,以及内容标准等等都做了很详细的阐述,教师在备课之前必须把课程标准的思想吃透。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通过精心备课,研究编写者的意图,研究教材的变化,对教材进行精心的加工,才能把课标的要求很好的实施到位。一般要做到“五化”,既心理化--创设切合学生心理的情景,激发其联想与创意;问题化--把学习的内容变成问题的连接,启发学生的思维;操作化--把教材呈现的死知识变为种种可操作的活知识;结构化--建构教材结构体系,“瞻前顾后”;最优化--提炼精髓,优化策略,高效学习。

2、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态度与需求。

我们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什么?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同化,扩充、形成新的知识。因此,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自身知识系统中极为宝贵的组成部分,在这些基础上构建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参与学习活动,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当关注的。

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丰富的课程资源。正是这些不同的生活经验,不仅为教师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提供了丰富可选的内容,而且为教师引导学生去获得实实在在的学习感受和体验提供了生动具体的载体。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去感知和体悟,能更好地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感悟。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挖掘和运用,更应该积极调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课堂学习服务,以促进学生获得更多、更好、更生动的感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和发展。

学习态度,一般是指学生对学习极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具体又可包括对待课程的学习态度、对待学习材料的态度以及对待教师、学校的态度等。

学习态度由认识、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认识成分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所学可能的一种带有评价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它反映着学生对学习的价值的认识,它是学习的基础。

3、研究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依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体现学科特点,有动作性和指向性。

三、确定教学范围。

美术史的优秀作品浩如烟海。如何挑选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成了备课、上课环节中非常关键的问题。选的作品多了,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导致教学效率低;选的作品少了,不能够说明问题,学生没有形成整体的概念。

数量适宜、难度适宜就成了对授课教师把握课堂能力的考验。总之,资料不是越多越好,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美术教学常规二

美术教学常规二。美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艺术教育课程,主要体现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课程目标 是指通过美术学科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或体会一定的方法 技能 ...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小学美术教学常规

小学美术教学常规。一 备课。1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明确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性质 目的和任务,了解中小学美术学科的科学体系以及教学要求。对照标准和大纲,认真钻研教材,通读全书,了解教材整体知识结构体系和各单元教学内容及要求。2 制定教学计划。以课程标准和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学校 学生的...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教学安全制度

教学安全制度2 一 教师要按时上课,提前候课,铃声一响必须在教室。上课时间不准接待家长和客人,不得离开教室 不得接 打 如果由于教师上课不及时或离开教室,学生出现任何问题,则全部责任由该教师承担。二 实行每节课前核对人数制度,发现缺课学生,任课教师要及时与班主任或家长联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及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