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校教师思考题

发布 2022-02-07 16:56:28 阅读 1549

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初级职称学员答题;高级职称学员答题。)

1. 如何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趋势?()

复杂的社会和分化的经济时常显示出种类繁多的需求,这些需求恐怕是单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所不能满足的,所以需要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能够更好地反映各种各样的社会和经济需求。

高等教育多样化趋势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结构多样化、办学体制多样化、质量标准多样化等等方面。结构多样化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及高等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信息和能量等输入输出的方式和比例关系等。办学体制多样化:

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教育的多元化趋势。半个世纪以来,各国纷纷设立新的高等教育机构,有国立、私立大学,研究型、教学型大学;社区学院、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及跨国界联合办学等教育机构,国内国际相互渗透,向人们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满足劳动力市场和受教育机会均等等各种各样的复杂需要。质量标准多样化反应在三个层面:

一是国家层面质量标准多样化,二是专业层面质量标准多样化,三是个体层面质量标准多样化。

2. 简析实践教学改革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对于高等学校,应依据学校的定位和社会需要来制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并据该目标建立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结构框架,理论与实践教学计划应该是实现学生素质结构的重要保证。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往往还只是一种精神,必须经过“酿造过程”才能转化成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实践教学环节正是起到了“酿造过程”的作用,起到了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作用。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就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一批能将科学技术转换成生产力的人才,这批人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也正是需要这样的人才。

实践证明: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上起着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3. 简析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方向及构想。()

一)根据学校定位遴选课程:中国高校已基本形成宝塔形的分层体制,即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技能应用型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高校有其特殊的培养目标,因此,应该设置不同的课程与之对应。在设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学中,设置课程时应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思路,采用“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科研活动”的组织模式;在设有研究生院,但拥有较少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点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中,课程设置应该遵循“分层指导、分类管理”的原则;对于多数需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课程设置应遵循“厚基础、重能力”的思路,采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的组织模式;在技能应用型大学中,设置课程时应该遵循“精专业、重实践”的思路,采用“专业课程+实践活动”的组织模式。

二)学校、学院、师生共同管理课程:学校主要管理公共课程和部分基础课程;师生主要负责设计拓展课程。

三)优化课程设置,推进课程综合化: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和课程结构的综合化。

4. 简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建设的办法。()

第一,完善教师教学的评价制度与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突出教师教学的学术性内涵。在新的教学学术观下,教师的教学是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样是其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第二,构建新的教师奖惩与晋升制度,彰显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对教师的奖励与晋升,不能单单取决于教师的科研成果,更应从教学与科研彼此结合的角度完整、全面地加以评判。

第三,落实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推动教师学术生活走向完满。教师的专业发展既包括学科专业方面的发展,也包括教学领域方面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构建,一是要体现经常化,即鼓励教师及时更新专业学术知识,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完善专业知识理解。

二是要体现实践化,即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本身要成为教师砥砺学术素养、提升教学水平、涵养实践智慧的重要阵地。三是要加强研究性,既要鼓励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实践本身进行个性化的教学研究,也要通过在大学内部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研究中心”等机构,来营造整体的重视教学、研究教学的学术文化,同时在加强学科教研室的教学研究地位的基础上,构建完备的大学教学研究体系,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1. 简析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自负心理的解决对策。

能消除自负心理的就是“挫折”。因此,可以选择对具有自负心理的学生进行“挫折式”教育。

2)自卑心理的解决对策。

消除自卑心理需要使用的就是“鼓励”。对具有自卑心理的的学生,我们应该多对他们进行鼓励。

3)嫉妒心理的解决对策。

消除嫉妒心理首先需要的是提高道德修养、开阔心胸。

4)抑郁心理的解决对策。

消除抑郁心理的积极有效的方法就是努力地去与他人形成良好的沟通。

5)悲观心理的解决对策。

消除悲观心理的有效方法就是“成功”。

6)恐惧心理的解决对策。

消除恐惧心理的有效方法也是“成功”。

7)焦虑心理的解决对策。

消除焦虑心理的有效方法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一件事情上。

8)虚荣心理的解决对策。

对具有虚荣心理的学生,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把精力投放到学习上,要远离不良风气。

2. 试析素质德育对高校德育改革的作用与影响。()

一)素质德育的提出有利于彻底扭转德育智育相互背离的不良局面,实现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进一步科学化素质德育本质上是为培养素质的德育。

二)素质德育有利于切实树立高校德育的权威和尊严,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素质德育引起德育内容和形式的深刻变化,将有利于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3. 简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对策。()

一)重视和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研究。

二)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和内容。

三)将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四)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作用。

五)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六)重视“两课”教学,牢固占领思想阵地。

4. 简论高等教育功能创新论。()

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的源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源地,对民族创新精神、国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着基础性作用。它不仅要为公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而且要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资源保证。高等教育的创新性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等教育创新文化环境。

人文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的思想之源,也是高等教育创新文化环境的重要内涵。

2.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育。

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和整体作用的发挥。从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社会要求看,应重视基础、发展个性、完善人格,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勇气以及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

3.高等教育科研。

知识创新是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而高等教育科研是知识创新产生的主要源地。

4.学科发展和建设。

学科是知识创新和知识整合的结果,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基础,各学科在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又生产出许多分支学科,形成许多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和创新方向,创立出新的学科,创造出新的知识。

2019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中高级职称学员答 题 3 简析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方向及构想。4 简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建设的办法。5 简论高等教育功能拓展论。6 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3.简析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

2019高校教师思考题

不同层次的高校有其特殊的培养目标,应该设置不同的课程与之对应。在研究型大学中,设置课程时应遵循 宽口径 厚基础 重能力 求创新 的思路,采用 通识教育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科研活动 的组织模式。在教学研究型及教学型大学中,课程设置应该遵循 分层指导 分类管理 的原则。在技能应用型大学中,设置...

作业高校教师思考题

3 试论三型校园理论的内涵 关系及启示。答 一 三型校园 的内涵。三型校园 理论中所说的 三型 包括 文化型校园 关爱型校园 与。节约型校园 所谓 文化型校园 指的就是以 文化的传承 文化的启蒙 文化的自觉 文化的创新 为大学核心精神和理念的文化校园。所谓 关爱型校园 指的是以关爱 感恩等传统美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