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必备解读2023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发布 2022-01-14 11:57:28 阅读 2998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解读《2023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南靖四中黄良鹤。

我们知道《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准绳,也是复习的依据。《考试说明》规定了所要掌握的能力点和知识点及考试的形式和试卷结构,且附有题型示例。那应如何解读《考试说明》呢?

一、我认为学习《考试说明》要总体把握这些: ⑴了解和熟悉今年的《考试说明》在学科中的知识点、能力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类型、题型题量、难度系数(物理:0.

55-0.60)和分值分布等方面的延续情况和变动情况。尤其是学科近来的微调和变动的情况更要了然于胸,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在复习中落实。

⑵针对学科的能力点和知识点,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归纳概括,构建科目的知识的网络。对《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⑶关注《考试说明》后面的各科题型示例。

示例,往往是《考试说明》规定的有关内容和形式的具体体现,诸如知识和能力点的分布情况、题型、题量、分值比例、难度系数等等,它都显现得一清二楚,让人可感知。更重要的是,示例,多少隐含着高考命题的信息和动向,因此,我们更不能忽视。 ⑷以《考试说明》内容和形式为准绳,随时观察和分析各地试卷和模拟试卷。

分析各试卷中,体现《考试说明》某一类内容和形式的新题型及这种新题型出现的频率,分析并揣摩体现《考试说明》新精神的原创的新题型(如今的选考题),及时敏锐地把握考试的新动向。

二、2023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与2023年考试说明的比较。

一)、不变点:从命题指导思想至考试内容的第四点试题难度。

二)、变化点:(1)ⅰ卷中选择题题型由原来的“不定项选择”调整为“单项选择”(2)ⅱ卷中选考部分的选项编码由原来的“编号”改为“字母”(3)考试内容的第五点题型示例由原来的13题修订为12题(选择题易2题、中、难各1题,实验题易、中、难各1题,计算题易、中、难各1题,两个选考模块各1题容易题)。与09年相比替换了3题(2题多选选择题,1题实验题),删去1题计算题。

(4)参考试卷中只保留了一道选择题和实验题,其余试题均重新编入。

我对不变点的理解:物理主干知识,物理的热点内容仍然试题的出点。纵观几年高考试题,力学、电学都是考查的重点。

所占分值约80分。物理主干知识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的内容:(1)力学部分:

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2)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 (1) 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核心的综合问题(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类问题)。如: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相结合 ,牛顿运动定律与曲线运动相结合。 (2) 圆周运动(特别是天体运动)和力及能量的综合;(3)以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为核心的综合问题。如:

从运动和力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转问题(涉及到运动学知识); 从能量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中的加速与偏转问题 ;从运动和力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问题(关键性的几何条件)。 4) 以电磁感应和电路为核心的综合问题。如:

电磁感应+电路计算+安培力计算+做功与能量转化 (5) 电路知识在实验中的综合。如: 根据电路理论及实验知识,选择器材、选择分压或限流电路、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数据处理的方法 。

在高考物理试题突出学科内的综合的显著特点大都是拼盘式。因此对物理主干知识,可用专题训练来突破。对天体运动的考查,在几年高考试题都有出现,但不难。

因此对这部分不要讲得太深。对选考内容试题简单,易出成绩,一定要抓实。选择题《考试说明》要求为ⅰ、ⅱ的都可能出现,而非选择题大多只有要求为ⅱ的才出现。

当然非选择题部分有时要用到ⅰ,但是应用更多的还是在ⅱ当中。因此对《考试说明》要求为ⅱ的,就要深入讲解。

我对变化点(1)的理解:目的在于改变中学物理教学过份注重选择题训练,引导教学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和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细致认真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更确定自己的判断,可以省出很多的时间去做物理后面的大题。

从而提高理综的整体成绩水平。一旦确定答案其他的选项就可以不要去看了;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可以借助排除法加以判断选择,准确率较不定项选择会有明显的提高。总体上可以说是降低了选择题的难度。

这要与《考试说明》中命题指导思想及物理试题的整体难度不变相符,但这就要求在命题的时候,对选项的设置要很讲究,不能一下子就让学生看出答案,否则学生是不会去看其它选项的,这些选项的设置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就会形同虚设。因此猜想高考对单项选择选项的设置会有更高的技巧,对学生能力上的要求也会更高。当学生能力达不到要求时,摆在考生面前的是要么是“6分”要么是“0 分”,加大了风险。

我对变化点(2)的理解:此变化属一种说明,不必深入讨论。

我对变化点(3)的理解:2题多选选择题的替换属选择题题型变化,不必深入讨论。而1题实验题的变化,也许就是在给我们指导这部份有关实验要尤为重视。

删去1题计算题也许就是在给我们指导这部份有关知识不必要求达到ⅱ。

我对变化点(4)的理解:除了与题型变化相适应之外,也许就是在给我们指导今年试题要加大新题数量。当然《考试说明》只是命题的依据,不要过分地揣摩"圣意"。

但一定要让学生训练与题型变化相适应的试卷,使学生适应单项选择题,适应选考部分的选择填空题的选项“字母”, 适应题量及整体物理试题难度梯度的设置。

三、打好基础才是硬道理。

我们有个不好的习惯,做事往往喜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研讨《考试说明》,揣猜“圣意”长篇大论,空头理论,实际上全是一些“政治口吻,甩太极”。谁也不敢用肯定口吻,或用比较肯定的口吻来解读《考试说明》。

把本应实事求是的教学掺进了“赌性”。要知:《考试说明》只是高考命题理论依据,理论的东西不好讲。

要知:知识的积累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忽略课本,忽略挖掘课本,忽略基础,加高台阶,搞信息大战是不行的。

要知:只有打好基础才是硬道理,只有好好复习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名校必备2023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2006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对今后教学的启示。物理教研员刘志敏。一 试题各部分内容的百分比 启示 应加强高一的物理课教学。高考第一轮复习应加大对力学的投入。二 试卷的几个特点。一 覆盖率。1 知识点覆盖...

名校必备2023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研究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2009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研究。物理组叶长盛。2009年高考大纲与2008年高考大纲相比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并且近四年考纲均未有大变化,从这些可以看出,近几年的物理知识基本定型,这样也好向新课改平稳过渡,同...

名校必备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2006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 第 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 1.在x射线管中,由阴极发射的电子 初速度为零 被加速后打到阳极,会产生包括x光在内的各种能量的光子,其中光子能量的最大值等于电子的动能。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