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发布 2022-01-14 11:05:28 阅读 6563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由沿循多年的2道主观题调整成“1客观+1主观”的新形式,整体难度有所降低,但1道5选2的选择题使题型和考点覆盖面都有所扩大。这一变化有助于让高雅难懂的古代诗歌真正地步入“寻常百姓家”。

诗歌鉴赏能全面而深入地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古代诗歌阅读作为高考阅读必考题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但是考生在考试中诗歌鉴赏题得分率普遍较低,甚至很低,究其原因,在于考生读不懂诗歌,思路不清晰,答题不规范,而读不懂是根本的、主要的原因。

一、懂点诗歌基本常识。

一)古代诗歌分类。

(二)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1.结构章法。诗。词。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二、读懂诗家语,方悟诗歌情。

诗歌语言受字数、句数和格律的严格限制,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现象。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进而把握诗歌情感。

一)词类活用。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一首诗词往往因一两处词性的改变而韵味无穷。

词类的活用,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且在诗歌中最为多见,在解读诗歌语言时值得高度重视。

二)语序倒装。

三)空白省略。

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四)互文见义。

互文,是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充的一种修辞方法,能收到经济笔墨、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其意思应是“烟气、月光笼罩着凄凉寒冷的秦淮河水及水边的沙滩”。

如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词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理解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理解,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优美。

五)常见典故。

所谓典故,简言之,就是诗文中引用的故事或有来历的词语。它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种艺术方法,也是古典诗歌一道独特的风景。

恰当运用典故,对丰满诗歌形象、丰富诗歌内涵、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很有好处。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明自己虽然年纪老大,但雄心犹在,尚能为国杀敌立功。

词人豪爽刚烈的气节、矢志报国的热情、壮志难酬的悲愤、英雄迟暮的凄凉尽含其中。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语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描写了金陵的壮丽景色。

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练,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但也会给复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要想正确地理解诗歌,必须了解诗歌中常用典故的含义。

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互文、典故等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特殊语言现象。只要我们在平时阅读过程中多多留心,就能熟练掌握这些“诗家语”的特点,并通过诗歌语言这一载体,披文入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三、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技巧。

一)读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具体作用如下: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标题蕴含的信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读”:①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③“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④“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⑤“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⑥“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

示例]即学即练]

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

李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答。答案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运用想象与联想,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潺潺水声”“瑟瑟秋风”“村庄”“钟声寺庙”等画面图景。诗人由画内想到画外,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二)知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

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09年高考语文古代汉语总复习

古代汉语复习指导。绪论部分。一 古代汉语的性质。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 五四 以前历代 的语言。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从语言性质上,可以将古代汉语分成两个系统 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来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文言文 另一个是从东汉末魏晋以来在民间口...

2023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 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实用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 创造意境 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

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3.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1届下学期高三年级第八次适应性训练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激情 源于希腊语,原意是 上帝本色 这里的上帝本色不是别的,而是指一种持久不变的爱心 恰当的自爱 自我接受 和由此延伸出的对别人的爱。b 古人赏梅,欣赏的是它那盘曲的虬枝老干,品味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