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招教考试复习 精

发布 2022-01-11 14:50:28 阅读 4699

师德篇。

一专题设置的目的。

师德规范是新世纪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主导地位,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生涯。它涉及到教师对待教育事业、对待学生、对待自身利益的态度问题。适应21世纪小康社会需要,迫切需要对传统师德观进行更新和提升,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学生观、发展观。

以学生为主体,确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自觉做到依法执教。

二学习内容(重难点)

重点抓住“三个观念”,即“教育观念是师德之魂”——应当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树立新的教育观、发展观、学生观。

“一个转变”,即“师生伦理关系是师德主体”——应当实现师生关系的转变,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题型、命题原则、答题要求及举例。

(一)选择题。

1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师德规范( a )

a 热爱学生 b 严谨治学 c 为人师表 d 以法执教。

2 教师自我修养应该是( b )

a 坐而论道 b 知行统一 c 养成习惯 d 闭门造车。

(二)简述题。

1 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2 简述新的教育观内容。

3 简述新的学生观内容。

4 人民教师应享受哪些权利?

5 教师侵害学生受教育权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填充题。

1 师德修养以———教育为核心。(理想信念)

2 以德兴教的根本是加强教师———建设。(职业道德)

3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

(民主、平等、合作)

4 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生成绩的权利,此项权利称为———管教权)

5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新时期对教师和———的要求。(职业道德理想、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行为)

(四)教育案例分析。

例1:河南省某镇一所小学,为了迎接上级教育部门教学检查,该校三(3)班班主任***受校长委托通知王大军同学不准到校上课,理由是王大军同学平时调皮倒蛋,不遵守课堂纪律,成绩很差。为了达到评价好印象,故勒令该生停课一周。

这位班主任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否合理?**以评析。

答题要求:(1)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不对的,侵犯了学生的教育权;教师应依法执教;2分。

2)分析与评论: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上课,应符合教育活动的客观要求,与对学生的教育相一致,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学校和教师不得善意不让学生上课,不能带有个人偏见或感情用事;4分。

3)个人观点:看法不偏激,基本符合实际,有一定操作性,给1—4分;看法独到,有创造性和操作性,再奖励2分,但本题给分不超过10分。

第一章道德的魅力。

道德的含义、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内容、特点。

以德兴教、以德育人的重要性。

从鲁迅和藤野先生的故事中,谈如何提高教师的道德人格魅力。

第二章理想信念是道德之本。

理想类型: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

师德修养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

教师劳动的三重收获。(魏书生语)

(1) 收获各类人才。

(2) 收获真挚的感情。

(3) 收获创造性劳动成果。

联系实际,说说在处理职业理想与现实矛盾时的感受。

第三章教育观念是师德之魂。

教育观念的含义。

理解、掌握新的教育观的内涵。

理解、掌握新的发展观的内涵。

理解、掌握新的学生观的内涵。

在实践中,如何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第四章师生伦理关系是师德主体。

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p49

平等、民主、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理念。

我们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p51—52

在新课程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的变化。p53

师爱的特点:(1)泛爱,不是偏爱;(2)是严爱,不是溺爱;(3)既育人,又交人。

第五章坚持依法执教。

德治与法治不可偏废。法治靠他律,德治靠自律。

记住学生的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隐私权、名誉权、人身自由权、性不可侵犯权、财产所有权的概念。

教师应享受的基本权利及其救济的途径。

评析学校中侵犯学生权利行为的。

五教师教育师德为本。

——省命题专家对本课题的个人看法。

师德是教师的根本,师德修养比教师知识和能力更重要。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学校教育中最具有灵魂性的工作,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公民道德教育起重要作用。

新课程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德育素养,不断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 一教师需要有体面的生活,更需要精神充实的人生。

作为一种职业,教师必须有对职业的忠诚(对得起这份工作);

作为一种事业,教师必须有对事业的忠诚(对得起学生);

教师的价值既体现在职业上,更体现在事业上,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力的发挥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学校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场所,展示才能的舞台,学校发展依赖教职工精神上的追求。

二教师的使命感和专业精神。

以大气成大器,明大事成大师;认清历史的发展轨迹,留下历史的足迹;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 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有能力才有魅力;

拼搏精神: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

科学精神:事实求是,与时倶进;

求实精神:不畏权威,不唯书本,不贪名利;

团队精神学会为他人(同行)鼓掌,为反对过自己的人鼓掌。

三教师的道德与伦理追求。

合理合法是教师行为的基本规范。

学生的成功,而不是学生的成果,是教师的根本追求。学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效益是教师工作价值的最终标志。

师德规范的演进及其文化特征。

孔子: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韩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解放后:教书育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新时期: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合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即将颁布的教师规范(包括班主任工作条例):观念先进、博学善教、志存高远等。

关于教师道德发展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给教师的建议》

卢梭:对教师来说,重要的“问题不在于要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爱弥尔》

郑杰(上海北郊学校校长):为孩子们喜爱你提供理由;教师应具有真善美的人类精神气质;教师要有个性;持续改进和开发教育服务产品。《给教师新建议》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建议。

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

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

学习教育理论,在理论认识中丰富自己;

投身教学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

尊重同行意见,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教师发展是自我发展,任何外部力量都不能代替;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职业道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实践磨练。

1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内省、慎独;

2勇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

3虚心学习他人,自觉与他人交流;

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细节决定成败——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

实现文化人生——道德人生、学术人生、艺术人生、竞技人生。

师德修养提升的路径。

1矛盾:功利化价值取向与献身教育的矛盾;

粗俗化不良行为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矛盾;

混日子思想与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矛盾;

缺乏意志力短期行为与育人工作长期性的矛盾;

2路径:(1)外部环境: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制度创新、学校类型。

(2)内在需求:学习道德是快乐的,做道德的人是幸福的;增强习德的动力和实践的机会。 生活德育——未来学校德育的走向。

道德教育进一步走向整体性、全息性、渗透性,从而改变智德分离、校内外分割的德育;

走向一个回归基础性回归生活性的德育,改变过于抽象过于空乏过于理想化的德育;

强调情境性和体验性,改变过去惰性的知识性的德育;

增强德育的互动性和对话性,改变单向的传递式德育;

强调发展性和主动性,改变以教为主的德育。

德育要引导学生关心世界、关心人类社会、关心环境、关心自己、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责任意识和全球意识,加强国际合作理解。

新世纪教师素养》复习参考--教学篇。

新世纪教师素养》教学篇。

第一章有关课程定义的解读。

1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学习者的课程观念应逐步实现从“课程是预设的”向“课程是不断生成的”转变;学习者的教学行为应更多地体现从“知识本位”、“重视结果”向“育人为本”、“更重过程”转变。

2 学习内容及要求:

1)课程的定义。课程即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与增加体验的过程。辩证地看待其他关于课程的提法:

课程即知识——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是它的物化形式;课程是目标或计划——预设性;课程即经验——直接经验;课程即活动——做中学。课程是上述含义的复杂结合。

2023年河南信阳招教考试真题 精

一 单项选择题。1.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多地尊重一个人 是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的 a 赞可夫 b 马卡连柯 c 苏霍姆林斯基 d 加里宁。2.少年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a 6 11 b 7 12岁 c 岁 d 15岁。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a 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 对外界...

陕西招教考试复习题复习

1 b。解析 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发展到了比较完备的形式。2 a。解析 赫尔巴特 孔德 涂尔干 孔子是教育目的社会本位的代表人物,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3 b解析 教育的本体功能就是教育本身对培养人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它从根本上决定着教育之为教...

2019陕西招教考试复习题复习

1 b。解析 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发展到了比较完备的形式。2 a。解析 赫尔巴特 孔德 涂尔干 孔子是教育目的社会本位的代表人物,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3 b解析 教育的本体功能就是教育本身对培养人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它从根本上决定着教育之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