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发布 2022-01-09 11:44:28 阅读 2662

专题一列强侵华史。

一、列强侵华史实。

一)、列强侵华手段包括军事侵略、政治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

1)、军事侵略---中国近代六次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1840.6—1842.8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2023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2023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美国发动朝鲜战争(1950—1953)

2)、政治侵略---三大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有突出特征的条约:

中俄《瑗珲条约》割地最多。

中日《马关条约》最能反映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特点。

《辛丑条约》中国赔款最多,《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3)、经济侵略。

甲午中日战争以前以商品输出为主。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以资本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方法: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

日本对沦陷区的掠夺:抢劫银行、滥发纸币、掠夺炼铁资源、掠夺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抗日战争时期,了解)

4)、文化侵略---通过设立教堂、传播宗教、学校教育、办慈善机构等方式推行殖民主义奴化教育。(了解)

二)、签订的主要条约。

二、洋务运动(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是奕訢,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内容:a、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b、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c、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d、兴办新式学堂。2023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评价:进步性(积极作用):

a、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局限性(消极作用):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三、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的改革)

兴起:2023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百日维新”:2023年6月-9月开始变法。

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反败,谭嗣同被杀。

意义:既是一声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四、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的革命)

a、2023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选举为总理。它的成立,大大的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b、孙中山在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平均地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五、百年巨变的启示。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一部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一历史性巨变。

专题二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和近代化问题。

一、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史。

一)清朝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2、甲午战争中,邓世昌、丁汝昌等英勇杀敌或壮烈殉国。

二)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和探索。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3、义和团运动(1898—1900)

启示农民阶级由于其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为无产阶级最忠实的同盟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地主阶级探索强国之路的主张和实践。

1、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始面向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2、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四)资产阶级的探索和实践。

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土壤中产生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1、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

2、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1911)

失败根本原因: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

3、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新文化运动(2023年开始)

五)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问题。

近代化(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中国的近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

一)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近代化主要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即政治的民主化)开始于维新运动,因此有人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开始于维新运动。

1、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及对近代化的作用。

思想主张。洋务运动——“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维新运动——维新变法(或变法图强;或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或救亡图存)

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平均地权。”;或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积极作用。洋务运动——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道路。

维新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中国近代化起步的特点和启示。

特点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启示 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步伐;④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⑤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键;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科学决策。

3、近代化精神。

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体现出的精神是:探索救亡图存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追求进步、追求民主的精神。

专题三抗日战争。

一。“九一八”事变。

1.2023年9月8日夜,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队破坏,他们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大营,占领沈阳城,这就是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

2.“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下令张学良进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入日本手中,到2023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傀儡政权,想把东北三省从中国**出去。

二. “一二九”运动。

1.经过:为了挽救华北危急局势,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首先开展抗日救亡斗争,2023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几千人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高呼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停上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2.性质:中共领导的一次反帝爱国的****。

3.意义:打击了国民党的**政策,揭露了日本灭亡中国的阴谋,宣传了党的抗日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的新高潮。

三.西安事变。

1.背景: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同红军和解停战,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但是蒋介石坚持“剿共”计划,张杨多次劝说无效,却遭到无理训斥。

2.经过: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2023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一天是12月12日,所以又称为——“双十二事变”。

3.和平解决: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经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4.历史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对峙到合作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四、日本侵华战争。

一)日本侵略军制造的侵华事变。

1.九一八事变:2023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不到半年,东北沦陷。

2.一·二八事变:2023年1月,日本侵略军袭击中国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驻守淞沪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2012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讲义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榆社三中武泽红。专题1 中国古代政治。一 历史沿革与时代特征。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 商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 西汉 东汉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隋 唐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

2023年中考专题复习

一 计算试题。一 实数。sin二 代数式的化简。1 2 其中x 2tan45 3 其中。4 其中x满足方程。5 已知,求 6 7 其中a是方程x2 x 6的根 8 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9 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10 先化简,然后从,1,中选取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作为的值代入求值 三 二元一次方程 组 ...

2023年中考历史复习

键入文字 2014 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摘要 历史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 2014 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考生一。臂之力。华盛顿。独立战争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 1789 年,当选美国第一任 连任两届 后,放弃了继续担任 的权利,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