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全国卷2语文试题详细解答

发布 2022-01-02 20:00:28 阅读 8964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答案:d(a项一丘之貉(hé)b项凹陷(āo)c项咀嚼(jǔ)饕餮(tiè))

2.答案:a(高屋建瓴:

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礼节或仪式,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于的事项。

这里对象使用错误。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敢去。

这是贬义词,这里情感色彩不对。不绝如缕:声音或气息微弱,时断时续;也形容局面危急。

这里与上文“热闹非凡”的情境不协调)

3、答案:b(a项并列短语使用不当,c项“是指”与宾语搭配不当,d项句式杂糅)

4、答案:c(题目“流逝”后面应有句号。文段首句强调今天短暂,末句总结今天对于昨天和明天的意义,而选文内容正围绕今天和昨天、明天的关系来写。

因此第一空只能选⑥而不能选⑤,而⑥与④有关键词“接力”衔接,并自成一句,符合文段标点符号。③②是推论今天对昨天的意义,①⑤是讲今天和明天的关系,最后一句正好是对这四句的总结,因此选c)

二、(9分,每小题3分)

5.答案:b(“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没有因果关系)

6.答案:a(文中相关内容是“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非常完美不等于十分漂亮,而是与具体物象几乎完全吻合)

7.答案:c(显然不能反过来推断“杜甫是‘妙’王维是‘工’,因为按西方艺术家的观点,王维的诗并不“逼真”。)

三、(9分,每小题3分)

8.答案:c(延:延请)

9.答案:d(①孝顺②直谏)

10.答案:c(赃:**。迁走的是凶恶残暴、称霸一方的“方氏”)

第ⅱ卷。四、

11.答案:(1)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数十人,各个部们安定清平。(译出大意2分,“奏罢”、“有司”、“列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皇帝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貂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熊鼎(译出大意3分,“裘帽”、“复遣”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解析:第一句中实词“罢、有司、列”需要把握,第二句两个“使”和两个“遣”需分辨异同。此题未涉及虚词和句式,文言考查仅限于实词,实在是遗憾。

12. 答案:(1) 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上阕写的情景是在日间“渐向溟”时。

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答出以时间为线索1分,能简要说明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题干已经提示从两阙的首句看,而上阕的“渐向暝”和下阙的“更深人去”就容易看出时间线索。

2)作者在词中表达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侯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答出心情2分,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从上阕的“凄冷”、“无雁影”能看到诗人思念亲人却无音信的凄凉心情,下阕“寂静”、“孤灯”、“酒醒”、“夜永”看到诗人长夜无眠的孤寂心情。

13.答案:(1)失道者寡助亲戚畔之天下顺之。

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

(2)三十而立,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干戈寥落四周星身世浮沉雨打萍。

每空给一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五、(22分)

14.参***:用意(2分)①总括上下文内容。②突出这句话在文中的重要性。(每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理解(4分):①黑妮组织的“湘援游”,在外来游客和湘西苗族之间穿针引线,促使苗族妇女更好地传承优美的苗绣艺术。②黑妮以“负责任的旅游”概念推动“湘援游”,聚集当地志愿者,为湘西生态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一句话在文中单独成段的用意,明显是强调突出,同时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内容上这句话按扣“针挑土”,突出黑妮工作的内容和意义,也为下文写工作的细致和艰难作伏笔。

15.参***:(1)一语双关,既以拟人手法交代回程时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紧张,工作辛劳。(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太阳有倦容明显是拟人,表面上写天色渐晚,实际上写太阳都疲倦了,人的工作更加辛苦,也反衬了黑妮等志愿者不知疲倦的奉献精神。

2)①低调、单纯的黑妮为“我”对“湘援游”的支持,高兴得眼睛对亮了。②按时“湘援游”进展得并不顺利,而黑妮能沉静、乐观地面对。③黑妮从“我”的支持中,看到了“湘援游”逐步向前推进的曙光。

(答对一点给1分,给满2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句话描写了黑妮的淳朴, “我”不好意思的一点点支持就让黑妮眼前一亮,一天的工作终于有了一点点成效,表现了黑妮的湘援事业的乐观,也暗示了“湘援游”工作如针挑土般艰难。

16.参***:①黑妮工作状态的写真:

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积土成山。②“湘援游”现状的隐喻:苗族传统文化正慢慢消退,要促使湘西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如针挑土。

③水滴石穿、永不言败的象征:“成家好比针推土”,“赚钱好比针挑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解析:(1)指黑妮所从事的工作就像“针挑土”一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从琐碎的事情做起; (2)黑妮的“湘援游”从事的是湘西苗族文化保护的事业,但进展如针推土一样艰难; (3)针挑土来自民间俗语,正体现了湘西人世世代代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精神! 文末“既然世世代代,要成就一件事都这样难,从来就这样难,那么,以难易成败来衡量黑妮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

”正是点明了这一主题。

17.第一问(2分)

既敬佩,又心疼,内心存疑,更满怀祝福。(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从“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的很”、“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 且写下这一短文,送上对她的祝福吧”等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可看出作者的态度变化过程。

第二问(4分)

以“我”的见闻和感慨组织文章,更显情真意切、感人至深。②见证了艰难,彰显了精神感召力,丰富并深化了主题。③抒情、议论和叙述、描写转换自如,使行文灵动生姿。

(答对每点给2分,给满4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我对针挑土的态度就是文章主题之所在,因此文中相关笔墨的作用也就是文中第一人称叙述的作用。

六、(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8.参***:①凡、②必定、③其中、④有时、⑤则。(每答对一处给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给分)

解析:主要考虑行文的逻辑关系和语义的连贯,同时还要考虑文段的语体色彩以及前后的对称和照应。

19. 把下面的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而形成的书面材料。

答:参***: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写的书面材料, 它常常对前一阶段的情况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以利于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道理,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写成4个或4个以上短句给2分,写成3个短句给1分;表达流畅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原意,可酌情给分,改变原句意思不给分)

解析:长句改短句,抽取主干,释放枝叶,调整连贯即可。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谅解是一股和熙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

答:评分标准:内容合理,给2分;比喻贴切,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

解析:自选话题,自由度大,但答题要注意句式和修辞,以及前后两句的语义关系。

七、(60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 全国卷

公 行测数量关系行程问题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 相遇问题。要点提示 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甲,乙在ab途中相遇。a b两地的路程 甲的速度 相遇时间 乙的速度 相遇时间 速度和 相遇时间。1 同时出发。例1 两列对开的列车相遇,第一列车的车速为10米 秒,第二列车的车速为12.5米 秒,第二列...

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 全国卷

外婆家的风景。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小五 3 班纪舒然。景东一中脚下有一条美丽的小河 菊河,菊河旁边有一排翠绿的竹林,竹林掩映下的石板房就是外婆的家。外婆家的四周全是绿油油的稻田,稻田一年 三黄三绿 麦苗绿了 麦子黄了 秧苗绿了 稻谷黄了 豆苗绿了 豆荚黄了 把四季轮回描绘得淋漓尽致。外婆家门前有一个又...

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 全国卷

3 功能区划 要设计出销售区 休闲区 咨询区 办公室等,不管地方有多大但是必须要有这些功能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功能完善齐全。4 灯光 灯光的亮度要合适,在灯光设计时不用富丽堂皇,设计太复杂,会给消费者带来压迫感。灯光要尽量多分组控制,这样可以调整亮度节约电费。5 柜台 要根据产品特性设计柜台规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