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依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模式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主要特征、基本框架及实现途径的研究成果为参照,对部分乡镇、村屯进行了走访和调研,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就必须从农村社会实际出发,以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因素为切入点,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人、社会和自然和谐的农村社会。下面就我们组的调研情况向各位领导、主席和常委汇报如下:
一、影响我市农村和谐的主要因素。
我市农村经过2024年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和2024年土地延续承包后,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释放,开创了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农村固定资产达到2亿多元,农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但是,由于我市农村与整个社会一样,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时期。计划经济的旧体制正在逐渐消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制度正在创建之中。
在这样一个体制转型时期,不和谐的出现就有其必然性。经过调研我们认为,主要影响农村和谐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乡级负债和财政缺口成为增加农民负担的隐忧。我国财政体制实行“分灶吃饭”以来,财力出现过分向上集中的态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过小,县、乡财政困难。不谈国家的转移支付情况,就我市而言,由于历史原因,乡级负债仍有5000万元左右。
由于自然资源占有不同,乡镇财力有较大差别,最好的乡镇财政收入几百万元,差的仅仅为几万元,穷乡镇和富乡镇财政收入有“天壤之别”,负债运营的乡镇财政仍占较大比例。村级债务虽经努力化解了一些,但是仍有4700余万元无法处理。目前农村税费虽然取消了,如果乡级**机关没有精简机构和撤并、上级转移支付不到位或到位不足的情况下,乡村级**的唯一出路还是向农民身上“打主意”。
2、法律制度建设的滞后。我国涉农法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如《村民组织法》、《土地承包法》的相继颁布,但距农村和谐社会仍有很大差距。例如,农民失地引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有各种原因,但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土地征用的法律制度严重滞后于发展,造成土地征用补偿安置费偏低,而且常常不能全额发放到农民手中。
国家强制性征地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家所有,农民在得到一定补偿后,便永久丧失了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失地农民因失地而丧失虽然低微但相对稳定的基本的生活**,再就业又困难重重,更因没有社会保障而使生活前景充满风险。我市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城郊各村,大部分三轮车夫、装修工都是**于此。
农村两委选举也不时出现不和谐的事件,巨源李老丫事件可能我们还记忆犹新。
3、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对农民的剥夺。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本来拥有居住地、土地、山林、矿藏、河流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开发、收益与保护的权力。但是,我们通过行政的力量,将其收归国有,这就割断了资源所在地农民与资源的联系。
国有是谁有呢?谁有审批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开发,谁就代表国家,我们找不到农民利益的影子,而农民还要承担破坏资源的责任和危害。就我市矿产资源的开发,大小石场近400家,把生态环境搞的千疮百孔,人人皆知,无以再生和恢复,资源消耗与税收那么不成比例,暂且不说,就从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道路看,大岭、红星、交界、玉泉等主要通乡公路及村路破坏严重,严重影响农民出行,却要由农民出义务修;水泥厂等以矿产资源为生产原料的厂家污染农田,牺牲的是永远农民的利益,国家的税收又给了他们什么。
农民不但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还要承担环境破坏和污染带来的影响。如果说森林、矿产资源是国家的,农民分享不到收益也就罢了,但本来是农民的财产,“国家”也要占有。简单说,农民从前集资修了学校,教育部门不是也代表国家无偿收去了吗,更有甚者还想把从前农民为学校无偿提供的劳动基地,不但不给钱还要据为己有。
4、社会保障制度把农民排除在外。现行的农村生活保障,人们寄托在土地承包权上,许多专家也把土地承包权作为农村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有的还高声赞美土地是农民进城打工赚不着钱后回到农村的“保险”。但是,根据《土地承包法》,那些丧失了土地的农民除了不多的土地出让金外,并没有其他社会保障,而且在人口逐年增多情况下,那些新增人口将可能永远分不到土地,以土地作为农民的社会保障将失去基础。
具体讲就是,从2024年土地承包后,18岁以下农民没有分给土地,到2024年二轮土地展包时,采取延续政策,有地的给补上了一部分,还有相当多的农民没有分到土地,这部分人到2024年都没有土地,相当于一辈子没有地种,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到外面打工,也就是目前形成的城市边缘弱势人口,到处受到歧视的“农民工”。农村医疗方面,目前**出台了“**财政、农村集体和农民”各出10元的合作体制。但是农村集体经济早已成为“空壳”,拿不出合作医疗金,使这一体制丧失了重要支撑,我市这项政策刚刚开始。
加上各地区控制不住的“医”和“药”的虚价**,城里人纷纷喊出“看不起病、吃不起药”,更何况农村了。因此,农村因病致贫、返贫比例居高不下。
5、教育制度成了抽取农村和农民人力资源的“抽水机”。现行的以高考为标准的教育制度,在教育产业化、商业化的指引下,农民为了供子女读书,使用了全部血本,甚至负债供读,压上了他们未来的希望,农民不惜返贫,以高昂的学费代价供养自己的子女,学成后毫无例外地在城市找工作。再加上现在引导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对农村劳动力采取培训等方式促进转移,在教育指挥棒之外,又把农村的优秀人才再次向城市转移,留下了人员”维系农村工作。
但是,我们的那些偏向城市的教育制度、人才制度、就业制度等,却没***优秀人才从事农村建设的导向,从而出现了不断把农村农民的资源往城市抽,也就是说农村是为城市供养、培养与输送人才的。我在一次调研上曾经提过这一问题,农民的素质大幅度下降,与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6、就业制度至今没有包括农民。直到目前,我国的就业制度指的仅仅是城里人,仍然没有包括农民,即使是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农民工也未包括。《劳动法》保护的是城里人的职工,失业保障与农民工没有关系。
**的再就业工程,指的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及一部分城里失业工人;财政税收、**市场融资等,重点照顾的是能够吸纳城里下岗职工的企业。当然,考虑到城里人不愿意干那些脏活、苦活和累活,政策允许农民进城从事这些行业,但是政策上不允许农民进城做工就变成了城里居民,户口成了最有效的手段,至今没有松动,而是由带有歧视性、违犯宪法的“暂住证”代替;称呼上则冠以“农民工”,以和有城市户口的城里工人相区别;**上,总是指责农民文化水平低、素质低、不适应城市生活,全是歧视性语言,即使那些在城市像其他人一样的投资,但政策仍然不松动,经营不给办土地使用证,建筑的房屋不给办房产证,如此等等。二、建设我市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议。
1、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步伐,为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政策的发布执行,为我市“三农”工作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市五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了明确的全市工作主题,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各个乡镇在准确把握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所处的环境和本身经济状况的同时,把发展作为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出发点。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对待发展问题,需要反思,要摒弃不合时宜、不求创新、不讲文明的发展观,要反思传统的发展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对发展的目标要有新的定位,发展的方式要有新的转变。二是在经济领域上要做好投资的文章。
资金问题是经济领域的核心,资金是乡镇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把抓项目、促发展作为建设协调乡镇的突破口,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项目建设为支撑,扩大开放为动力,咬定发展抓项目,认准引资抓招商,利用资源优势,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这是乡镇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三是在农业结构调整上要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和比较优势。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挑战带来了竞争压力,同样也催生了发展机遇。面对这样的形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已成为我们应对机遇和挑战的当务之急,只有产业结构的优化,才能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当前,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是实现乡镇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点战略选择,因此,要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四是在发展农业上要建立灵敏高效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稳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提高素质,向知识化、综合化和实用化转变,拓宽服务领域,向产前拓宽,向产后延伸,为产前产后产中提供系列化服务,引导科研、教育单位与企业“联姻”,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为农民提供全方位、集成化的服务。五是在小城镇建设上要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城镇品位。
跳出农业才能抓好农业,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这是推进中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为此,要高度重视提高小城镇的规划质量,根据工农结合、镇村相融、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综合开发,配套进行建设。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吸纳企业、个人及外商等民间资金,努力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投资力度,为进一步繁荣小城镇的经济、文化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六是牢固树立农村经济新观念,正确认识劳务经济。近年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是缓解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稳定社会治安的重要方式。同时,农民外出打工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熟悉了市场,转变了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2、推进农村**和法制建设进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以来,由村民**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实行村务公开和村级财务公开,农村的**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已经逐步展开,并取得了显着成绩。但是,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农民的活动半径大大扩展,公共需求日益增加,从目前看,应加快乡村**建设步伐。
例如:农民经济权益的保障,也需要有相应的组织与**,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农民的产品需要通过市场竞争**,单个的农民很难与城市销售商平等谈判,农民所需的化肥、农药、良种等生产资料,几乎年年都遭遇厂商、销售商的层层盘剥,加之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国家给予农民的补贴几乎全被他们吞噬等等。显然,村民委员会并不能保障并维护农民在这方面的权利和**地位,因此,在有些组织还没有建立起来前,村民委员会要承担起维护农民权益的职责,提高带领农民提高收入能力,完善农村贫困救助、“五保”、农村医疗等社会保障办法,组织农民开展“一事一议”解决村建设问题。
要建设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各类经济协会组织和维护农村各方面利益的**组织。&n
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汇报
一 基本情况 王答乡王答村位于县城东面,是乡 所在中心村,地处208国道和榆古路交汇处,交通便利,地域广阔,位置优越。全村现有人口5000人 1300户,6000亩耕地,农民收入以种植 运输 商贸 务工为主,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二 xx年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情况 xx年以基础配套设施建...
情况汇报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汇报
一 基本情况 王答乡王答村位于县城东面,是乡 所在中心村,地处208国道和榆古路交汇处,交通便利,地域广阔,位置优越。全村现有人口5000人 1300户,6000亩耕地,农民收入以种植 运输 商贸 务工为主,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二 20xx年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情况 20xx年以基...
2024年各村 组基本情况
雪林乡各个村委会基本情况 一 南盼村委会。南盼村委会位于雪林佤族乡西南部,距雪林乡人民 9公里,是一个佤族同胞聚居的贫困村,东连木戛乡孟糯村,西与缅甸昆马区接壤,南接西盟县中科乡,北连本乡雪林村,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840户 非农业户11户 人口2885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其中佤族人口2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