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为加强民族地区就业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局对我县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把调研结果以书面形式汇报如下:
西盟于2023年成立自治县,是全国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全县国土总面积1353.57平方公里,辖5乡2镇36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36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7911人,其中农业人口72823人,占总人口的83%。
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原因,西盟的县情可概括为“国家重点扶持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典型的民族直过县、地处边境一线的边疆县、民族跨境而居的特殊县”。
国家重点扶持县”就是全县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仍有61537人,其中:绝对贫困50297人,低收入11240人。2023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在全省129个县(区)的最末位。
少数民族自治县”就是县内居住着以佤族为主的24个少数民族,佤族、拉祜族和傣族为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4%,其中: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2%,分布在全县各乡(镇),人均受教育年限4.7年;拉祜族占全县总人口的18%,主要聚居在力所拉祜族乡,分布在岳宋乡、翁嘎科乡、中课乡和勐梭镇,人均受教育年限4.
3年。地处边境一线的边疆县”就是县城距省会昆明675公里,距普洱市260公里;有5乡1镇15个村委会与缅甸佤邦接壤,国境线长89.33公里,是边防、禁毒和防艾的前沿阵地。
典型的民族直过县”就是解放前,世居的佤族、拉祜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解放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2023年创办第一所学校,2023年废除猎人头祭谷的陋习。
民族跨境而居的特殊县”就是县内与境外佤族,同宗同族,语言相通,有4条出境公路;边界无天然屏障,简易便道四通八达,反**、反渗透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 我县经济与就业现状及进展。
一)经济现状。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县经济发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县上下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县委提出的“促进科学发展、维护边疆安宁、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西盟”的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财政增收、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加快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为重点,紧紧围绕县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首要任务,2023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gdp)37860万元,比2023年增长29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119万元,比2023年增长225%;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9766万元,比2023年增长2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29元,比2023年增长了44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78元,比2023年增长1080元;
几年来我县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增长和社会事业持续、协调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运行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财源建设成效显著。
农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农村经济总量逐年扩大,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扶贫工作纵深推进。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投资拉动经济作用更加显现,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定增长。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工业企稳缓增,经济效益有所改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建设步伐加快。
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得到加强。商贸服务业较快发展,金融保险运行平稳,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商贸餐饮业稳步推进。金融保险平稳运行。
旅游业持续发展。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稳步推进各项改革。边境**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切实关注民生,就业、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着力提高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科技工作扎实推进。文化、广电事业较快发展。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安全维稳等各项工作得到加强。
二)就业现状。
2023年全县从业人员10379人,比2023年增长48%;城镇新增就业累积人数达3000余人;持《再就业优惠证》就业500余人,对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人员的年检率达95.7%;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00余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20余人;稳定困难企业就业岗位325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9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5%。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村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正确组织和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就业,促进农村经济,优化产业机构,增进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2500余人,转移就业1221 人。成功创业人数250余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新增职业技能资格鉴定获证人数477人,新增技师5人。
二、 我县少数民族就业现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我县经济落后,信息闭塞,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就业率明显偏低。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我县就业率基本保持在70%左右,与其它地方平均水平大体相当,而少数民族就业率在20%左右,就业率严重偏低。
2.高校毕业生就业理想与实现能力之间形成反差。据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就业地区、行业、薪水等方面有着较高的期待与预期:
大部分人希望留在大城市,26%的学生选择去**机关,17%的选择去科研部门,17%的学生选择去学校等事业单位,有近五成的学生对待遇较低的单位往往不加考虑,不愿到基层工作,更不愿走艰苦创业、自主创业的道路。但是,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少数民族大学生主动应对的心理、承受就业岗位的知识储备与技能相对欠缺,从而导致理想与现实的严重背离和巨大反差。
3.少数民族对自我缺乏客观认识和评价。当今少数民族自我意识和独立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个体心理逐渐走向成熟。
但相当多的民族缺乏必要的自我认知能力,意识不到自身的条件限制,不能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点及社会就业环境和形势作一个全面、客观的分析和判断。表现在对自己评价过低,忽视自身的优势所在,缺乏自信,瞻前顾后,没有主见,不能正确表现自我的才能。
4.自卑心理严重。在就业与选择职业问题上,一些少数民族有强烈的自卑心理,往往表现为“缺少自信”、“底气不足”。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不敢走进人才市场,不敢主动推销自己,在“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会”前往往裹足不前,最后出现自暴自弃的消极心理。
而且因我县区位劣势使就业工作困难重重:一是特殊的地域环境导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与市场对接困难;二是待业人员来自经济落后家庭,属群体弱势;三是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落后,无法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素质无法提高。四是工业化、城镇化较为落后,远离省会中心城市,缺乏中心城市和大城市依托和辐射,近年来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较大的提升空间,就业增长的潜力较大,但是从目前来看,当地经济增长无法拉动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增长,据统计年有300多大中专毕业生,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共1000左右需要就业,加上713名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和新增城镇失业人员200多个,而每年党政事业单位提供的岗位只有80多个,地方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又少,所以大部分的大中专毕业生无法就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困难。
国家和省级**应在“扶贫资金”和“再就业资金”安排方面,给予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县更多的照顾,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或技术培训的投入,促进这些地区劳务输出。这是解决落后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 促进我县及少数民族就业的政策建议。
1.根据我县就业环境,应成立少数民族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技巧,培训少数民族。针对当前少数民族就业率低的状况和原因,地方应该设置专业的就业指导机构来帮助少数民族就业。
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就业信息,组织专业指导教师帮助少数民族在寻找就业期间客观认识自我,准确给自己定位;帮助他们了解社会需求和职业状况,把握现行的就业政策;培养少数民族的求职就业技巧,掌握就业信息,实现成功就业。
少数民族在文化上有自己本民族独特的优势,他们接受了少数民族教育,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就业指导应该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帮助少数民族对自身准确定位,清楚地了解自己并对自身的优劣势条件、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状况进行分析,取长补短,以分析结果来帮助少数民族寻找适合自身条件的职业。除了加强能力培训和专业素质训练以外,要帮助民族树立求实的职业理想观念,引导他们以发展的观点审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处理好自身和职业理想的关系,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条件与实现个人职业理想的关系,以便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2.积极引导少数民族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首先,帮助少数民族正确认识“先就业后择业”的重要性。
如果因各种原因不能就业,不能进入社会完成知识的实践化,就会使自己的知识很快过时,自身在教育投资不会产生任何收益,没有收益就直接影响到对自己未来的投资,长此以往随着年龄增大脱离工作时间加长,学习能力下降,加之各种心理因素最终可能成为社会边缘群体。其次,针对一些少数民族“有业不就”的现象,**部门要做好民族待业人员的就业指导工作,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要教育他们从个人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要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困难与机遇的关系。克服悲观急躁情绪,正确把握自己,顺应时代潮流,转变就业观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加大对少数民族就业心理教育。在对少数民族就业心理教育时应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心理素质等因素。
以本民族文化为背景发挥少数民族的优势,积极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心态,对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的稳定的反应。在就业心理指导上要了解少数民族的就业心态,并请专业心理指导教师指导少数民族学会心理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节,一旦出现心理障碍,学会心理调节的方法,冷静分析,重新选择,培养决策能力。
5.增多加大就业岗位的开展。**应通过制定相应优惠政策,照顾和扶持少数民族自治县就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从金融、法规和政策等方面扶持旅游和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从而带动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和民间手工艺的发展,如扶持少数民族编织品、旅游手工艺品、服装加工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投资信贷。
编织、旅游手工艺品、民族服装等不太适合现代工业化,但可以形成一定规模,从税收、信贷、产业政策方面促使它们产业化经营,集团化发展,进一步挖掘就业潜力。
6.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充分开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和生物资源,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特色经济,并从政策上鼓励这些特色产业的科研投入,完善科研机制,促进科研院所与特色企业合作,带动相关联的服务业,拉长产业链,拓宽城乡就业渠道。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市场经济落后、投融资渠道单一,建议发展特色产业,以支持对特色产业投资,特别是营造宽松环境,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投资和建设。
7.逐步建立和完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推进信用和谐社区建设。重点开发面向社区居民生活服务、机关事业单位后勤保障的就业岗位以及绿化、保洁、设施养护和社区公共管理等公益性岗位。积极引导失业人员自主创业,鼓励从事非全日、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就业。
2023年6月。
县残联2023年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各位代表 一年来,县残联在县委 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残联的帮助指导下,在县人大 政协的监督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帮助下,县残联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履行职责 扎实工作,坚持以 理论和 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创先争优的要求,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现将县残联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 工作情况和取得的...
2023年县残联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相关规定,现将2019年县残联工作向县委常委会汇报,并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提请常委会研究。一 2019年主要工作。1 加强宣传 文体等活动的开展。2019年,通过 和结合 全国助残日 国际残疾人日 民生工程 等活动的开展,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通过印发致全县残疾人及其亲属一封信 各种会议 电视...
2023年县残联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相关规定,现将2015年县残联工作向县委常委会汇报,并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提请常委会研究。一 2015年主要工作。1 加强宣传 文体等活动的开展。2015年,通过 和结合 全国助残日 国际残疾人日 民生工程 等活动的开展,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通过印发致全县残疾人及其亲属一封信 各种会议 电视...